駱曉昌
云南省勐??h人民醫院五官科,云南勐海 666200
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慢性鼻竇炎一直都是長期困擾的主要難題之一[1],越來越多的臨床實踐證明,傳統的手術治療方法根本無法滿足最終治愈效果的要求,而且術后復發情況極為嚴重。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于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治療效果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所以作為醫療單位改善手術治療方法是新時期社會發展狀態要求的必然趨勢[2]。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鼻內鏡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手術應用越來越廣泛,能夠在徹底徹底清除病變組織的基礎上保證患者的鼻腔、鼻竇的正常黏膜以及相關結構的正常狀態,使得患者的通氣以及引流的狀態,最終達到逐漸治愈的效果和目的[3]?,F對該院在2008年4月—2010年4月之間所收治的68位鼻內鏡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手術治療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具體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本組研究的主體為該院在2008年4月—2011年4月期間接受治療的68位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包含44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每組患者34例,其中對照組包括24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這些患者的年齡13~44歲,包含5例未成年人,平均年齡為(35.45±2.34)歲,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的手術治療方法。治療組中包含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位,其中有7例患者為未成年人,患者的年齡14~42歲,平均年齡為(34.56±2.28)歲,采用鼻內鏡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手術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檢查過程中均表現出了鼻塞、流鼻涕以及頭痛等多種癥狀,要求護理人員將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詳細記錄。兩組手術治療患者無論是在年齡上、性別上、發病程度上都沒用明顯的差別存在,具有臨床可比性意義。
對照組的34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患者采用傳統的手術方法,主要包括進行患者鼻息肉的摘除、篩竇開放以及上頜竇根治等相關方面的手術展開方向,根據患者病情發展的情況進行麻醉方式的選擇。而治療組的34例患者則采用鼻內鏡下手術治療的展開,在手術開始之前,要對患者現階段的鼻竇情況進行必要的CT掃描處理,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麻醉方式的選擇,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表面麻醉,而對于一些存在著相對特殊病癥的患者則需要采用全身麻醉處理方式?;颊咴谑中g開始之前要行仰臥位,麻醉師嚴格按照患者自身的體重來進行杜冷丁的使用,用棉片對患者的鼻腔進行麻醉,使其能夠充分吸收。為了保證麻醉的效果要在患者的鼻丘、中鼻甲黏膜以及鉤突下等位置進行適當的侵潤麻醉處理,手術過程主要包括對患者進行鉤突的切除、息肉摘除等,在手術結束之后對患者鼻腔進行常規處理。
通過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術治療方法,收到的臨床治療效果也不盡相同,但是從治療的有效率來看,治療組所采用的鼻內鏡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手術方法明顯高于對照組所采用的傳統手術方法。在手術過程中出現了部分無效病例情況,探究發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病灶清除上存在問題,最終引起的患者鼻腔內引流不暢的現象。具體治療結果詳見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療效對比(每組34例)[n(%)]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隨著鼻內鏡手術在臨床治療的不斷開展收到了積極的治療效果,相對于傳統的手術治療來說,鼻內鏡手術治療具有重建鼻竇、鼻腔的通氣以及引流等多方面特點,并有效的減輕了復發程度,在操作過程中對患者的損傷相對較小,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治愈效果。相關醫護人員要具備較強的手術經驗以及相應的技巧,這樣在發生問題時才能及時應對,在手術過程中禁止憑經驗操作的不良情況。要做好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的準備以及相應的處理工作,這樣才能在保證手術治療的基礎上控制復發情況。臨床實踐證明鼻內鏡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手術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情況,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1] 黃學勤,程學仕,王俊芳,等.鼻內鏡下鼻竇炎鼻息肉手術88例臨床分析[J].中國內鏡雜志,2008,14(3):128-130.
[2] 楊洋,黃學勤,程學.鼻內鏡下鼻竇炎鼻息肉手術112例臨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30(5):30-31.
[3] 游學俊,劉爭,胡勁,等.慢性鼻竇炎鼻息肉鼻內鏡術后的康復治療[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5,19(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