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1日,云南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云南省省長李紀恒在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為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決定性基礎。按照云南省從2010年到2020年“翻兩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的總體部署,到2017年,經濟總量比2012年翻一番,跨上2萬億元臺階,城鄉居民收入實現倍增,貧困人口減少500萬人以上,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各項指標達到或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城鎮化率達到48%,森林覆蓋率進一步提高,開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其中在突出創新驅動方面,提出了到2017年,高新技術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0%,培育一批產值過億元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綜合科技進步水平力爭達到全國中等水平的目標。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科研處副處長馬勇認為,“跨上2萬億元臺階”這一目標對云南而言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以實現的。馬勇認為,云南是欠發達的省份,此時提出這一發展目標,既有來自云南要實現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面臨的緊迫感,同時也得益于云南目前的發展現狀已具備了較好的發展基礎。
一方面,云南近幾年的基礎設施建設有了很大變化,僅交通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就提升了不少,隨著未來5年交通建設方面實現的瓶頸突破,將進一步促進云南發揮出更大的區位優勢;另一方面,云南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過去更多局限于粗放型加工,現在更多地通過技術提升實現了精細化加工生產;此外,相比以往,目前勞動者的素質也有了大幅度提升;最重要的是隨著多年的發展,云南已積累了一定的經濟財富。
當然,在看到優勢的同時,也需要正視,云南的經濟發展目前正處在工業化初期向中期過渡的階段。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未來5年要突出產業興省的目標,其中特別強調要增加高新技術工業的投入,而這也正好是針對云南經濟發展的軟肋提出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