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犁在古稀之年,重出文壇,以敏捷的思維、深厚簡約的筆力、一年一本的速度,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文壇留下一筆不小的文學財富。從孫犁留下的諸多文字,不難發現他不可復制的養生之道。他用“大言無聲、大味必淡”為我們解釋自己的長壽之道。
飲食素淡
首先是孫犁的日常習慣素淡:飲食,一日三餐,家常便飯。一個饅頭,一小盤炒菜,一碗棒子面粥。讀他的那篇《吃粥有感》:“我好喝棒子面粥,幾乎長年不斷,晚上多煮一些,第二天早晨,還可以吃一頓。冬天坐在暖炕上,兩手捧碗,縮脖而啜之,確實像鄭板橋說的,是人生一大享受。”可以看出,這種樸素的生活,就是他的養生之道。
人生雅淡
其次,孫犁懂得寧靜致遠、淡泊人生,他一輩子遠離官場,勞累之余,用自己獨有的方法讓腦子休息。比如修書:坐在椅子上,靜靜地擦拭、縫補、包裝那些線裝古書。他說,每逢我坐在桌子前面包裹書籍的時候,我的心情非常平靜。平時,他還喜歡養花養鳥,把玩字畫,閑時哼上幾句京戲,聽聽大鼓書。
遇傷輕淡
孫犁非常懂得自我療傷,總能找到自我療傷的好辦法。他熱愛書籍,書籍給了他人生起伏中最大的救助。孫犁熱愛故鄉和故鄉的人民,那是他平復傷痛的精神家園;他喜歡歡樂的東西,常用崇拜的心情去寫他筆下的女子,是她們用樂觀的生命態度給了男人們繼續看世界的目光和胸懷。
生前,孫犁信奉大道低回,大味必淡。他的文化哲學理念中,也凸顯了他的長壽之道。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