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蕊
摘要:本論文首先討論了課前10分鐘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價值及意義所在,接著從實施過程中學員經常遇到的問題出發,淺談了教員在心理指導和選題指導中發揮的領路人的作用,最后結合在物理教學中實施課前10分鐘的實際情況總結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辦法。
關鍵詞: 物理;課前10分鐘
如果你是一名演員,給你一個10分鐘的舞臺,怎樣才能把你的才華表現的淋漓盡致,得到導演的認可,得到觀眾的喝彩,我想那恐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學習亦如此。學習不僅僅是把教員教的知識簡簡單單的記憶,而是真正的學進去,將死的變為有生命的,將無聲的化為有聲的,要將那些文字、符號融入自己的思想,轉化成自己的語言和行動。這就需要學員在45分鐘之外多給自己尋找表現鍛煉的機會,課前10分鐘就是這樣的一個舞臺,如何才能發揮好這10分鐘的時間功效,是值得思考、探討的問題。
1.充分認識課前10分鐘的價值
現代社會的科技日新月異,我們需要培養的不僅僅是只會按按鈕的機械人,而是即會“做”又會“說”的具備應用能力的綜合型的士官人才。在物理學習中學員面對的問題往往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計算,一類是綜合應用分析。對于前者,學員應對起來比較得心應手。一遇到分析問題,因需用語言進行描述,就會面露難色,因為他們能做到心里明白,但張口說的時候,就會支支吾吾、邏輯混亂,不知道該說什么、如何去說。這說明在語言的組織、自信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通過不斷反復的鍛煉都是可以得到改觀的。課前10分鐘,不像課堂上內容比較固定、形式比較單一,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更易激發學員表達的欲望、學習的積極性、自身的創造性,既可以鍛煉學員的口頭表達能力、創新能力,還可以拓寬學員的知識視野,還可以增強學員們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學習。
2.充分發揮教員的指導作用
2.1 心理指導
對于課前十分鐘,大部分學員會感覺緊張、恐懼,走上講臺會面紅耳赤,會手足無措,會把精心準備好的內容忘得一干二凈。臺上焦頭爛額,臺下懶散懈怠,這樣就失去了課前10分鐘真正的意義。緊張、恐懼在心理學上是焦慮的一種表現。在教學中學員比較熟悉的是臺下的學習,而對臺上獨自奮戰的感覺比較陌生,在陌生的環境里他們易將自己與其他人進行對比,會更在乎自己的表現及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這些因素的不確定性會使學員產生較強的心理負擔。特別是平時物理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學員,他們會認為自己平時物理都學不好,這10分鐘理所當然的也不會表現的出色,所以這種應付及焦慮的心理更為嚴重。所以教員在學員上臺前應有針對性的給予心理指導。鼓勵他們勇于嘗試,不要只看重結果,要著眼于自己為準備這10分鐘所付出的努力,及在之后自己得到了怎樣的進步,哪怕只是敢于在眾人面前大聲說話,只要有收獲,一次不行還有再來的機會,付出了總會有回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溪,無以至江河”。多給予他們鼓勵與肯定,使他們的自信心、勇于冒險的精神不斷增強,將消極焦慮轉變成積極焦慮。
2.2 選題指導
課前十分鐘即可以是游泳前的“熱身運動”,也可以是畫龍的“點睛之筆”,切忌的是就事論事,照本宣科,這樣就會失去其內在的魅力和吸引力,得不到預期的效果。
在定題上應主張開放式的、多元化的模式。所以主題內容材料的來源既可以是來自教材,也可來源于教材之外的參考資料或網絡資料等。主要形式有舊知回顧、新知預習、知識總結、解題方法及技巧、課外知識的拓展延伸等。
在選題時,以學員自主選擇為主,教員建議為輔。成績較差的學員可以幫助他們選擇難度較低的主題,如針對“彈力”這一知識點,可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勇敢者的游戲—蹦極”,使他們在順利完成任務之后,獲得自我效能感,激發其學習物理的動機,重拾學好物理的信心;程度一般的學員建議他們選擇自己熟悉的內容為主題,如在“電場與磁場”的知識回顧中,兩名學員合作,以對口相聲的形式演繹了“電場與磁場的對話”,這樣可以充分發揮他們自身的優勢,使其持續保持學習物理的熱情和信心;而優秀的學員鼓勵他們向自己發出挑戰,嘗試一些有難度的主題,如自己設計并動手制作物理模型“電動機到發電機的轉變”,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明兩者的工作原理及知識聯系,這樣可以培養他們主動思考、積極探索、不怕困難、勇于挑戰的精神。
在這10分鐘,應盡量避免知識點的堆積,圍繞主題將科學的道理隱含在多樣活潑的表現形式中,貼近學員生活,來自他們自己的思想創造,這樣才能給學員更大的發揮空間,才能真正上好正餐之前的這道“開胃菜”。
3.充分認清演講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辦法
最大問題就是流于形式、時間不易控制,不僅影響接下來的講課,同時也會打擊學員們的積極性。所以需制定合理的演講制度及要求勢在必行。
3.1 演講人員安排
人員安排必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整個學期下來,使每位學員都有1-2次登臺表現的機會,所以在安排時可以按學號或隨機抽取剔除的方法。人員提前一周安排,并由相關負責人通知,給予充足的準備時間。如有變動提前申請,無正當理由不得隨意變更。
3.2 演講主題的選定
主題的選定可通過兩種渠道。一是完全自己選定;二是在教員提供的主題范圍內選定。但無論選擇哪種途徑,盡量選擇自己熟悉的內容。這樣可以提高準備效率及降低困難指數。根據收集整理的材料,需要制作幻燈片,同時還要準備講演稿,盡量把要說的每一句話都寫進去,越詳細越好,語句要注意前后的順承連貫,語言要注意簡短精煉。在上臺前至少自行練習3次,根據練習情況修改演講內容,確保演講內容在8分鐘內順利完成。在準備的過程中,要求每一個環節認真
對待。
3.3 演講基本要求
衣帽整齊、姿態端正、大方得體、聲音洪亮。演講時避免照稿宣讀,盡量脫稿演講。注意板書與幻燈片的一致性,書寫清晰整潔、安排合理。
3.4 演講的考評
考評分為兩部分:一是定性,由教員或隨機抽取一到兩名學員進行點評,點評時間控制在2分鐘以內;二是定量,采取100分制,由預選的10位評委(評委定期更換,確保每位學員都有選當評委的機會)打分,最后定量成績取平均分。分數具體分配如表1。
以上內容都有專人記錄,最終的演講成績由定性及定量兩部分共同決定,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一輪演講完畢后,根據成績排名情況,給予前三名及進步較大的學員相應的獎勵,以示對他們能力的認可及學習的激勵。
參考文獻
[1] 方元山 《課堂教學改革研究》,[J]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
[2] 于澤元 《教育中的后現代現象》,[J]今日教育,2007年
[3] 陳靜 《怎樣有效組織課前三分鐘演講》,[J]中等職業教育理論,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