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年
摘要:隨時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開展,施工企業抓住建設的歷史性發展機遇,在各個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但有一個最根本的問題一直困擾施工企業,那就是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工程標價不斷降低,企業由于利潤水平逐年下滑,普遍感到企業發展的后勁不足,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得到生存和發展,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強內部管理,控制成本。由于材料費占工程成本的比重超過60%,因而施工材料管理成為施工成本控制的重點。
關鍵詞:建筑材料;施工管理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實體、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環節。在工程建設中,管好了建筑材料,建筑成品的質量就有了保障,建設成本也就會相應降低。面對競爭激烈的建筑市場,如何加強風險管理,有效地實現預警、規范和轉移風險,已成為擺在建筑企業面前的又一個重要課題。
一、施工材料管理存在的問題
1、施工企業材料管理人員素質不高,管理水平低下,不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甚至不熟悉操作流程,這種現象在當前施工企業內部是明顯存在的。
2、材料管理部門提供的信息不能滿足新市場環境下管理對信息的需求,難以適應市場外部環境變化。一是由于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材料管理部門在工程投標活動中沒能為工程單價分析提供有效信息,導致在中標后工程施工過程中材料價格與投標時調查的材料價格相差較大,給工程項目經營帶來不利影響;二是在工程項目中標后、施工前沒做好工程項目的材料成本預測,沒有制定應對建筑材料價格上漲風險的措施;三是材料成本核算、分析工作薄弱,使材料管理工作過程中產生的信息滯后,造成流動資產流失,不利于經營決策、資金安排。
3、材料采購中未作材料預算或雖有預算但過于草率。未簽訂購貨合同或者簽訂的合同過于隨意,甚至暗箱操作。材料驗收把關不嚴。對周轉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等一次性出賬之后便不聞不問。領料人員領取材料后嚴重浪費甚至私下變賣。相關領導與材料人員串通一氣虛開發票將一些財經制度不準報銷的費用通過材料出賬,虛增材料成本,損公肥私。
4、材料儲存保管中不注意防火、防盜、防潮等安全防范。材料堆放零亂,無明顯標識卡片、標記等。沒有登記材料收、發、領、退、存臺賬,沒有對材料進行盤點,無月、季度材料收支動態報表。倉管人員會通采購人員、領料人員虛列單據,中飽私囊。倉管人員故意刁難供貨方,以索取好處費。
5、忽視對工程分包勞務隊伍材料使用的管理,造成工程項目流動資金浪費和項目資產流失,甚至會提高工程成本。沒有針對分項、分部工程制定材料消耗定額。一些勞務人員領用工程材料后將其變賣,提前套取資金,造成項目流動資金浪費。個別項目忽視對業主或供應商提供材料的驗收環節,直接由勞務隊伍驗收后到項目經理部辦理領用手續,帶來資產流失風險。
二、面對以上問題主要有如下解決措施
1、加強培訓,提高材料管理人員素質:首先,通過培訓,要讓材料管理人員明確材料管理的基本思路,熟練掌握材料管理的基本流程以及程序;其次,要求材料管理人員熟練掌握材料管理的相關技能,提高業務操作水平;施工企業或者項目部可以采用定期考核的方式,對材料管理者進行考核,最大限度發揮其潛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2、工程材料信息化的管理:材料管理要實現信息化,這是施工企業從粗放型到精細化轉變的開始。材料管理者首先要熟悉工程所在地相關材料的市場價格,掌握市場信息,就是廣泛的收集材料的市場價格。材料價格信息收集過程,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場、材料產地等進行價格信息的采集、調查過程。所采集的價格信息,必須切合市場的實際情況,能反映材料價格的一般水平。工程材料價格信息的調查和采集,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是一個復雜的信息系統。還需掌握當地不同材料的供應量,有效預測當地材料價格的變化趨勢。此外,材料管理人員還需要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在掌握工程量清單的情況下,預算工程的結構材料,為工程成本控制提供有效保障。所有這些,都需要數據化,這樣才能形成有效地信息資源。
3、控制材料的采購成本: ①依據工程量清單,明確工程材料預算,做好材料的采購計劃工作,切勿出現盲目采購造成庫存積壓現象的發生。②對于工程中應用較多的材料,比如水泥、鋼材,需要進行投標采購,要求材料供應商必須按照合同的要求以及標準供應材料,嚴厲禁止不符合工程設計、規范要求的材料進場,以免由此引發工程質量問題。③加強對材料質量的檢驗。材料運輸到現場之后,項目部需要安排材料管理人員進行檢查驗收。主要驗收材料數量、型號是否跟施工企業要求一致,此外,還要查閱相關材料的資質證明,對于不符合規定要求的材料一律清退。對于工程中的重要材料,如水泥、鋼筋,還需要抽樣送檢,以確保工程材料的質量。④工程所需材料需要提前就做好計劃這邊,及時就行采購,防止臨時抱佛腳事件的發生,以免影響的工程的進度。⑤材料采購人員需要及時的把相關材料合同、票據等原始材料報送到財務部門,這樣才能有利于財務人員及時的進行材料核算,安排好工程材料款項,落實資金到位,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
4、材料的合理用料:①領料手續必須齊全。當工程需要材料時,領料人員評領料單到材料管理處領取材料,而領料單則是由相關的技
術部門或者分項工程的負責人簽發的,領料單必須根據工程施工圖預算來簽發。②控制領料數量。實際耗用材料的數量,必須以計算期內實際用量為準,不得以領代用,對超額領料應由相關負責人審核簽認并注明超用原因,已領未用的材料,應及時辦理退庫手續。③及時回收處理邊、角、廢、殘料。處理沒有多大用處的殘料所得的變賣收入應辦理正規手續并沖減相應材料成本。另外,對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及勞保用品等的領用除辦理正規領用手續外,倉管員應設立專門臺賬并及時攤銷或回收,對損失或丟失用料追究責任。④材料倉庫管理員需要及時的將材料消耗的單據報送到項目部財務管理處,以便財務人員及時的對材料消耗進行實時的核算,做好實際消耗和計劃消耗的對比,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
5、加強材料的存放發放工作:①材料購回至使用是有一定時間差的。在這段時間內,應加強材料存放管理,不能因保管不善而降低使用壽命。主要應注意兩點:(1)專門庫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應存放于符合要求的專門材料庫房,否則,會降低材料的使用壽命。如鋼材、水泥等材料,應避免潮濕、雨淋。鋼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濕的地方或被雨淋,會很快被氧化銹蝕,從而影響其使用壽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沖淋了,那根本是不能使用的。(2)標識清楚,分類存放。一個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較多,同一種材料有諸多規格,比如鋼材從直徑幾毫米到幾十毫米幾十個品種,又有圓鋼和帶肋之別;水泥有標號高低之不同,建筑物的不同澆灌部位,其設計標號是有差別的,絕不能錯用、混用。對于材料的發放,都要實行”先進先出,推陳儲新”的原則,項目部的物資耗用應結合分部、分項工程的核算、嚴格實行限額/定額領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須由項目施工人員開簽限額領料單,限額領料單必須按欄目要求填寫,不可缺項。對貴重和用量較大的物品,可以根據使用情況,憑領料小票分多次發放。對易破損的物品,材料員在發放時需作較詳細的驗交,并由領用雙方在憑證上簽字認可。②認真登記材料的收、發、領、退、存臺賬,及時報送各種材料報表,掌握、匯報材料動態,以便加強材料宏觀監控和有效利用。③加強對材料的安全管理,避免出現偷盜現象,此外還需加強防火、防潮、防腐蝕的工作,有效保證材料質量。④項目部的材料管理部門和財務管理部門要做好溝通協調工作,使材料數據明朗化,有效實行倉庫的零庫存管理,有效節約管理資金,以降低工程成本。
6、注重材料成本核算分析:注重工程材料成本核算分析環節,按照材料管理的要求進行材料核算,把材料核算、分析工作作為材料管理的重點工作來抓,使材料管理工作過程中產生的信息及時有效,使經營決策者能及時制定針對性的措施來克服材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利因素;按成本管理者、決策者的要求及時提供相關信息,以便其他相關部門及時對整個項目的經營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同時,庫存材料資金占流動資金的比例較大,也利于相關部門對庫存材料數額的合理性進行核算分析。
三、結語
建筑材料的質量控制是確保建筑工程質量的前提與保障,只有把好了材料的質量關,建筑工程的質量才有保障。因此建筑工程的現場材料管理,需要全過程貫穿管理,需要全體項目部成員的通力合作,是一項相當微觀的管理工作,隨著施工企業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材料管理也肯定會更上一層樓,為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合理控制造價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