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維剛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高等職業教育迅速興起,職業院校的規模迅速擴撒,也因此引發了高職學生質量一般化的隱憂。面對這種職業技能型人才供需不相協調的狀況,職業院校尚未及時做好充滿的調整,而是一貫性的延續著落后的學生管理辦法,這些與新社會環境不相適應的學生管理模式,制約著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的健康、持續發展。對此,本文主要從學生管理的法律問題方面、學校規章制度建設方面、院校教師管理培訓方面、學生自覺性培養方面、以及一些新的理念與方法的闡述,來探討當代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問題。
關鍵詞:高職;學生管理;法律;管理培訓
高職院校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而呈現出繁榮的場景,高職院校與市場相結合、以就業為導向,實行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工作于學習相結合的模式,能夠高效的學習,直接把學到的應用到以后的工作中,真切做到學以致用,深受廣大學生、家長的歡迎。然而,隨著高職院校的快速發展,求學人數的不斷激增,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為此,依然沿用老的管理辦法就會制約高職院校的發展,為此我們需要去進行相關問題研究,尋求解決辦法。
一、關于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法律、學校規章制度建設問題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建設不完善,沒有統一、完整的體系。現有的法律沒有對普通高校以外的高校做出更加具體的要求。即使有也是參照《教育法》做出的一般性規定,與實際相結合的可行性、實用性方面明顯不足。由于缺少有效法律支撐,因此,實踐中出現各種無法找到合適的解決之道的問題層出不窮。高職院校自己制定的規章較為普遍,隨著招生的不斷增加,自身的管理壓力不斷加大,一些制度的建設沒有考慮學生的心理與精神健康需求,而只是一味的需求管理。學生權利與義務設定的失衡等等都會照成與法律的相違背,各種學生權利被侵犯的時間的出現,嚴重影響高職院校的對外形象與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一些管理法律相關方面的缺陷也會給學生可成之機。對于那些喜歡“搞破壞”的學生,他們就會利用相關空隙去做一些損害學校利益的事件,而學校又沒有相關支撐去處罰。對于那些學校管理人員,也會利用手中的權利,去自行定奪,濫用權利,損害別人的利益,而不會受到相關約束與懲罰。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最終的對象還是學生,他們是被管理的主題,他們呢的利益應放在第一位,但是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學生的生命健康、人身權利、人格方面等長受侵害。因此,相關法律的完善刻不容緩。
首先,國家立法部門應設立相關法律,去建立健全高職院校相關法律法規。通過立法去明確高職院校在處理學生問題時的權利與義務問題,詳細說明,學校管理者在處理學生問題時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又是不可以做。做到法律上的細分,從而減少權利的濫用,減少利用職務之便對學生的不法侵害。同時,對于侵害學生有相關的維權之道,運用法律武器去維護自身權益。
其次,設立相關法律咨詢處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進行相關討論,相關調節。高職院校與學生發生的糾紛,實際上是可以調節的,對于事件的發生,假如雙方能夠找到一個中間人即質詢處,進行相關的述說,然后對具體問題進行調節,那么管理就會更加的容易,更能符合學生的利益。
最后,學校規章制度有了法律的支撐才會顯得有力度,才會具體真實的可行性。制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在事實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依據大多數人的利益設立相關法律法規,結合高職院校自身實際情況量身打造相關學校規章制度,才能從跟不上保證管理工作的順利、正確進行,學生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保障。
二、院校教師管理培訓、學生自覺性培養方面的問題
教育的目的在于人才的培養,而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是其中的關鍵性所在,如何做好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相關工作是解決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又一大重點。
一所好的院校有一批高質量的管理者。在新形勢下,做好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就必須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管理隊伍。院校教師就要做到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同時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以省級教育部門為主導,對教師隊伍進行分批化、集中化培訓,加強對培訓環節的檢查、監督與考核,落實培訓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設定對院校教師管理培訓的質量標準,建立相關的反應機制,做到管理培訓與在實際解決問題方面相結合,加強信息采集、信息反饋、考評等監管制度,嚴格執行。在教師自身管理能力提升與相應制度完善的基礎上,聯系實際,把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學生是管理工作的直接反應者,也是管理工作存在的基礎。高職院校要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就要從學生入手,去進入學生的生活,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與所面對的問題,這樣才能增進理解,更好的為管理工作找到突破口。學生是明天企業、社會的主力軍,作為學生就要培養自身良好的習慣。要明確自身的任務,明確學習目標,把學習作為自我修養,提高自身素質的一個重要手段。制定詳細的計劃,實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提高自制力,配合院校的管理工作。自我約束能力是一個人一生必備的素質,培養頑強的意志和執著追求精神,從而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懷特海曾說“我們現在仍堅定的認為,發展的本能來自內部:發現是由我們自己做出的,紀律是自我約束,成果是來自于我們的首創精神”。可見管理的主體,來自于學生,而學生的發展主要來自于自身的學習,學習來自于方式。教師在此起著雙重作用,即是授予知識,同時又在約束學生的行為進行管理工作。但,學生終究要步入社會,因此,自身自覺性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樣你才能成長。同時學生自覺性養成后會為學校的管理工作帶來大的改觀,使管理工作變得更加容易、高效。
三、一些新的理念與方法
改革是發展的第一動力。為此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也要有新思想、新方法的注入,去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更好的為院校管理工作服務。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管能動性,以學生管理學生。由于招生的不斷擴大,教師管理隊伍出現短缺,出現明顯不足現象,同時學生之間的溝通比院校教師與學生溝通顯得更加容易。。因此,加強學生管理隊伍的建設迫在眉睫,建立學生教育與管理專業學科,培養學生工作的專門人才是當務之急。通過建設一支作風正、思想好、業務精的學生管理工作隊伍,確立學生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構建好責權清晰、分工明確、合作有序的學生管理工作體制,運用現代化的教育管理手段,真正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人性化、專業化、科學化,適應新形勢。做到管理工作從學生中來,同時也走到學生中去,使得學生更加貼近管理工作,更能理解接受管理工作,同時也能對管理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做實踐中尋求新的突破。不斷為加快高等教育作出巨大貢獻。
四、結束語
高職院校為企業直接輸送著技術人才,保障學生的素質是重中之重,這一切都離不開院校的管理工作。通過分析現狀,我們了解到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完善院校規章制度,提高教師管理理念,提高學生的參與性等是解決當今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任務所在。通過不斷學習改進,研究新方法,是管理工作的前進導引,最終實現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實現工作的良好進展,為社會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劉凱.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港航論壇,2007,(01)
[2]鄒敏.論高校學生工作中的法律問題.文教資料,2007,(3)
[3]張宗海.論高校學生管理向法治化模式轉換的必然性.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7)
[4]任炳旺.探討高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技巧[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1)
[5]周亞敏.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