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成學
摘要:水泥砼路面在我國的公路、市政道路等建設中應用比較普遍,本文就其施工工藝在施工及養護中出現的裂縫成因與防治措施進行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水泥砼路面;裂縫;原因;防治措施
水泥砼采用真空吸水工藝施工具有強度高、節省水泥、收縮裂縫少、抗凍和抗滲能力強、施工進度較快以及配套機具構造簡單、操作方便、價格低廉等許多優點。但由于砼路面往往造價較高,且維修養護比較困難,如何保證水泥砼路面的施工質量,是擺在公路建設者面前的一個嚴峻課題。
1 水泥砼路面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1.1水泥
要求提供水泥的生產廠家必須持有產品合格證書,水泥的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安定性和凝結時間等參數指標必須在持有試驗資質的中心試驗室檢驗合格。
1.2 粗集料
選定石料時要考慮到采石場的產量,要保證有充足的石料供應量。做路面和橋面砼的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級的統料,應采用2~4個粒級的集料進行摻配,并應符合合成級配的要求。卵石最大公稱粒徑不宜大于19.0mm,碎卵石最大公稱粒徑不宜大于26.5mm;碎石最大公稱粒徑不應大于31.5mm;貧砼基層粗集料最大公稱粒徑不應大于31.5mm;鋼纖維砼與碾壓砼粗集料最大公稱徑粒不宜大于19.0mm;碎卵石或碎石中粒徑小于75μm的石粉含量不宜大于1%。
1.3 細集料
路面和橋面用天然砂宜為中砂,也可使用細度模數在2.0~3.5之間的砂,還應檢驗砂漿磨光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較差的泥巖、頁巖、板巖等水成巖類母巖品種生產機制砂,配制機制砂砼應同時摻引氣高效減水劑。
1.4 水
飲用水可直接作為砼攪拌和養護用水。水質有問題的,應檢驗合格,不得使用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雜質的水。
在此基礎上方可進行水泥砼的配合比設計工作。而對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必須進行同步驗證,需要強調的是,水泥砼的配合比設計一經確認便不得隨意更改,應嚴格按水泥砼的配合比設計進行施工。
2.水泥路面面層施工
2.1 模板安裝
根據設計圖紙進行放樣,找出路面中心線和路邊線,主要采用鋼板,而且其高度主要與混凝土板厚度相同。模板的拼接必須保持平順、密實,而且支撐必須牢固,這在一定的基礎上主要采用的是鋼釬打入式進行固定的,不能存在變位或者是其他的與地面接觸過之后要用砂漿將出現的裂縫密封好。安裝完畢后,在內側均勻的涂上一層廢機油或者是塑料薄膜。模版的備用量應不少于3天的使用攤鋪量。雙幅路面的中間模板要用有孔的。
2.2 混凝土拌和物的拌和與運輸
混凝土應采用雙臥軸式強制式攪拌機進行攪拌,其拌和時間宜為60-90 秒,純拌和時間不宜短于30秒,最長總拌和時間不宜超過高限值的2倍。混凝土拌和物應盡快運到攤鋪現場,運輸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拌和物的污染和離析。
2.3 攤鋪
混凝土拌合料攤鋪前,應確認好模板、傳力桿、拉桿等正確的進行安設,對于基層應保持平衡與干凈,若是存在破損的情況應及時進行修補,攤鋪前應打掃干凈,并灑水濕潤,對于施工現場及時的進行調整,出現過多加水或者是拌合料離析的現象。
2.4 振搗
拌和物攤鋪均勻后,采用插入式振搗棒、平板振動器和振動梁配合進行振搗成型。插入式振搗棒振搗時應呈梅花狀交錯進行,其每次振搗時間不宜少于30秒,以拌和物停止下沉,表面不再冒氣泡和泛出水泥漿為準,不應過振。移動間距小于 50cm,距模板邊不宜大于20cm,不要碰模板和鋼筋。插入式振搗棒振搗過后,再用平板式振動器在混凝土表面全面振搗,縱橫方向各振搗一遍,振搗位置應重疊 10-20cm,振動板在每一位置的振動時間以振動板底部和邊緣泛漿厚度 3-5mm為限,并不宜少于15秒。
2.5 整平飾面
振實作業完成后,主要采用的是滾桿提漿的技術進行整平的。在整平的過程中,第一遍要短距離進行拖滾或者是推滾,并在較長距離控制中勻速拖滾2遍,并將水泥漿始終趕在前方。滾桿正平之后,使用磨面機進行相應的整平飾面的操作,在抹面完成之后,最后再用抹刀將抹面留下的痕跡抹平,再用3m刮尺,縱橫各一遍整平飾面。
2.6 抗滑構造施工
可采用拉毛與拉槽的方法制作抗滑構造,并應在整平飾面后適時進行。二級及以下公路抗滑構造深度,一般路段 2-4mm,彎道等特殊路段3-5mm。
2.7 養生與交通管制
整平飾面完成后,應及時進行養生。一般采用濕法養生,即在混凝土表面全面覆蓋保濕養生膜、土工布、麻袋、草袋等,并每天均勻灑水數次,使覆蓋物底部始終保持潮濕狀態。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 80%以上時結束養生,一般為14-21天,熱天不少于14天,冷天不少于21天。前7天混凝土強度增長最快,應特別注意加強養生。養生期間和填縫前嚴禁車輛和行人通行,在達到設計強度的 40%后(約3天),方可準許行人通行。
2.8 拆模
混凝土的立方體試件強度達到 8Mpa 以上時,應及時拆模。砼成型后至拆模的時間稱為允許拆模時間,可參考以下規定:當晝夜平均溫度分別為 5、10、15、20、25、30 度時,相應的參考切縫時間分別為:72、48、36、30、24、18 小時。
2.9 接縫施工
縮縫施工:橫向縮縫宜等距離布置,一般采用 5米板長,不宜采用不等間距縮縫,不得不調整板長時,最大板長宜不大于5.5米,最小板長不宜小于板寬。縮縫的施工優先采用切縫的方法,切縫時間以鋸片磨耗小、縫邊不發生碎裂崩邊為準??v向施工縫:當一次攤鋪寬度小于路面總寬度時,設縱向施工縫。位置宜與車道線一致,構造采用平縫加拉桿型。施工時,應在振實過程中從側模預留孔中扶正插入拉桿。拉桿在路面硬化前,禁止碰撞和松動。橫向施工縫:橫向施工縫采用平縫加拉桿型。澆筑端頭施工縫拌合物時,先澆一層到傳力桿高度以上,安放傳力桿并固定好,檢查傳力桿的位置符合要求后,再澆上一層,并用振搗棒仔細搗實。脹縫:在攤鋪至脹縫位置前方1—2m處時,將脹縫支架準確定位錨固,攤鋪混凝土拌合物并用振搗棒振實脹縫兩側的拌合物。脹縫板應連續貫通整個路面寬度,鋼筋支架兩側應比攤鋪寬度各短3cm,脹縫板的高度應保證密封槽的尺寸符合要求,密封槽先采用木條嵌填,嵌入的木條和脹縫板暫時連成一體,填縫時再取出。填縫:混凝土板養生期滿后,應及時采用專用填縫料填縫。清理縫隙后,用專用工具將襯墊材料嵌入到規定的深度,嵌入襯墊材料后,縮縫和施工縫的密封槽的深寬比為1-2,脹縫為 1。
3 水泥砼路面施工質量控制
影響水泥砼路面施工質量的因素主要有路基施工質量、路面材料、施工過程質量控制與管理幾方面。其中路基施工質量是水泥砼路面施工的基礎,其施工質量以及路面攤鋪前的清理對路面施工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路面材料是水泥砼路面施工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在進行水泥砼路面施工時必須通過嚴格的材料管理保障工程施工質量。另外還需要對施工過程各項工藝參數、施工技術等進行嚴格的控制與管理,以達到設計施工要求。
水泥砼路面施工材料管理是在路基施工質量檢驗合格后進行路面施工的基礎,其對路面工程施工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進行水泥砼路面材料采購時需注意對水泥強度、干縮性等參數進行嚴格檢驗,同時注重粗集料與細集料粒徑的檢查,通過采購與進場的雙重審核與檢驗確保施工用材料的質量,為保障水泥砼路面施工質量奠定基礎。同時還要注重材料進場的存放管理,對水泥、接縫用杉木板等易變質的材料進行科學的存放管理,確保施工用材料質量符合設計要求。
4 結論
水泥砼路面施工質量的各項控制要點需要施工企業以現代管理理念與質量管理體系作為基礎保障,通過有效的實施保障水泥砼路面的施工質量。因此,施工企業必須加強自身管理水平與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以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的提高為基礎,科學的開展施工質量管理工作,保障水泥砼路面施工質量處于受控狀態,保障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劉俊宏.水泥砼路面公路施工技術與施工管理[J].科技資訊,2009.3
[2]王振江.水泥砼路面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J].公路施工與管理,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