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雨
一個優質的水利建設工程,是實施嚴格且先進的質量管理的結果。一般來說它是通過施工前期的質量管理和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來實現的,現場質量管理是施工過程中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切實抓好水利工程現場質量管理是創造優良工程的關鍵。
一、充分分析水利工程的施工特點
水利工程主要的作用就是擋水、蓄水和泄水,所以對于工程基礎建筑物的穩定、抗沖、防滲、抗裂等性能有著特殊的要求,要嚴格的按照水利工程的施工技術規范進行施工操作,并且采用專門的施工方法和措施,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其次水利工程對其地基的要求也比較高,但是往往工程所處的環境又極其復雜,一旦地基處理不好,就會給工程留下嚴重的安全隱患。最后就是水利工程的施工要在枯水期進行,受季節以及自然環境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必須事先對工程做好詳細的施工計劃,才能夠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同時確保工程的施工質量。
二、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優化管理模式
1、加大科技投入。水利施工技術企業積累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科技創新專項資金,并從中設立創新獎勵基金。
2、加強技術及材料的研究。結合施工項目具體特點,安排必要經費,進行技術攻關和專題科研,力求與項目技術措施計劃同步實施。加強與學校、科研院所合作,組織新技術培訓,吸收院所科技人才,共同開展施工工藝開發和新材料、新機具應用研究。
3、優化管理模式。優化現代管理技術、方法和手段。學習同行業先進經驗,開創研究合適的管理模式。應不斷總結過去行之有效的管理經濟,引進國內外先進管理辦法,加強企業管理改革,探索出適應企業本身特點的管理新模式,促進技術快速發展創實效。
水利施工技術創新的關鍵是人才,要把市場實現程度作為人才激勵的重要依據,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建立吸引、培養和使用人才的新機制。要提高水利施工技術,就必須大力引進科技人才,建立健全挖掘、鑒別、評價、選拔與使用人才等一整套管理制度,運用激勵機制,充分發揮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活動中的骨干作用,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此外,應加強人才培養,制訂科技人員繼續教育制度,多渠道、全力位地加快人才培養和知識更新的節奏。在引進新型人才的同時精心培育自己的本土骨干,形成一支技術過硬、綜合素質高、創新意識強的技術隊伍。
4、加強施工人員綜合素質教育,提高專業技能。
(1)加強思想教育工作,工程項目管理人員應牢固樹立工程質量第一的意識,在保證工程質量前提下考慮經濟效益;(2)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加強施工人員的政治思想、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敬業精神;健全崗位責任制,建立激勵制度,增強責任心,發揮創造積極性和創新精神;(3)加強專業技術培訓,提高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操作人員操作水平;制定操作程序避免發生意外事故;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嚴禁無基本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人員無證上崗。
5、嚴格工程質量檢查、評定與驗收。為保證工程質量,在科學管理手段外,施工現場應配備必要的檢驗工具,如水準儀、經緯儀、塔尺、鋼卷尺、線錘等。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工程質量檢驗和評定,并參照有關新規范內容進行調整。加大工程質量監督力度。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除了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質量控制體系外,還要及時收集整理質量統計分析資料和質量控制圖表、審核變更設計及其修改的圖紙。對正在進行的施工作業進行嚴格的監督和檢查并建立質量信息反饋體系,并定期或不定期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查。水利工程從施工開始就應落實質量監督責任制,以實現從日常的監督中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把握好進工地的材料關。工程中使用的各種材料的質量和性能,是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的首要因素。為此,要求質檢員要嚴把質量關,對每一批進場材料都要遵循嚴格的報檢制度,抽樣送檢,合格后才允許使用;對關系到結構安全和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關鍵材料,必須采取抽檢和普檢相結合的原則,確保用材質量。水利水電工程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應通過各種合理的方式提高水利水電施工技術及其質量管理,從而全面發揮水利水電工程的作用,加強技術創新,提高工程質量,從而實現水利水電工程的綜合效益。
三、水利信息化技術的應用
信息化技術能夠提供防汛預案,支持積極支持會商。水利信息化不能對行政領導提供行政決策服務是目前比較普遍的問題。為了滿足水利管理部門這方面的需求,需要在信息系統中加入防汛預案,提供洪水的預警。例如當洪水達到一定的預警級別時,這樣的系統就能夠給出相應的預警方案,根據方案,領導就會在會商中做出相應的調度決策。而在決策之前系統還能對放多少洪量、對下游會有什么影響等進行模擬。這樣的系統也能夠將水利信息完全掌控。為了讓用戶更快捷地了解到水利信息情況并作出相應舉措,掌上GIS資訊系統是重要的支撐。“掌上GIS資訊系統”可以運行在智能手機之上,智能手機提供無線電話、短信、電話簿等功能,“掌上GIS資訊系統”還能夠提供全面的行業資料查閱、電子地圖、空間定位、實時信息瀏覽查詢等功能,兩者有機結合,基于“掌上GIS資訊系統”提供的及時、充分的水利信息,項目領導、相關負責人可以快速地進行決策。
四、提高水利科技創新的技術含量
隨著城市化和工業經濟的迅速發展,農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份量似乎越來越小,這種價值取向使得地方政府對農村環境保護沒有足夠的重視。針對農村污染呈現“面廣、點多、污染來源復雜”的特點,水利科技創新可以在改善農村環境方面發揮作用。而對于城市而言,在城市的快速發展過程中,由于部分企業和群眾對水資源保護意識淡薄,加上城鎮污水管網不完善,再加上生態環境監管不夠到位,出現了大量工業廢水超標排放和大生活污直排的現象,這就直接導致了部分江河水庫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在積極主動爭取各級財政對水利管理投入的基礎上,抓好安全管理,主要是通過工程管理、技術管理以及信息管理來保證工程安全。抓好法制管理,依據現有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堅持依法管理,努力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保證各項管理工作有序開展,抓好經營管理,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和水土資源及其他優勢,下大力氣開展多種經營,努力提高經濟效益。堅持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水利科技創新可以在多個方面為社會主義的水利建設做出貢獻。
近年來,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快,水利工程也迎來了投資和建設高峰,水利工程的投資及建設規模在不斷擴大,水利工程的建設施工工程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我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也還存在一定的質量問題,希望通過水利工程技術創新來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更好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設施工質量,利國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