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琳
摘 要:隨著普通高等學校貧困生數量的增加,和國家補助政策力度的加大,特困補助的名額分配成為了焦點。同時,經濟問題和自卑心理是貧困生所面對的最主要也是最嚴重的問題。作為一名普通高等學校的輔導員,合理分配特困補助名額,關注貧困生的學習生活,積極采取措施,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是刻不容緩的。
關鍵詞:貧困生;經濟問題;自卑心理
0 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更多的孩子有了走進大學校門的機會,學習更多的知識,讓他們能夠有機會創造出更多的社會價值,實現自己遠大的人生目標。但是對那些家庭環境貧困的孩子來說,走進大學校園,雖然完成了他們自身和家長的夢想,但是在大學中要面對的種種問題也成為了他們的生活負擔,甚至有些貧困生選擇了退學,因為經濟問題過早的參加到社會工作中。高校貧困生問題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須引起關注的問題,也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據2004年9月1日《人民日報》報道: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中,經濟困難的學生約占在校生總數的20%,人數約為240萬左右。目前我國高校的貧困生比例達到30%以上,其中特困生比例占10%~15%。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關注貧困生的學習生活是刻不容緩的。
1 貧困生面對的經濟問題
1.1 貧困生面對很大的經濟壓力
經濟問題是每一個貧困生所面對的最主要也是最嚴重的問題。學費、生活費,這些普通學生都不會擔心甚至不會過問的事情,卻會成為每一個貧困生心中的一個結。假期打工掙學費,上學期間還要在周末外出做兼職,不僅要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多余的錢也要貼補家里。因為家里發生不幸,選擇輟學外出打工的貧困生比比皆是。放棄了自己的學業,為了一時的金錢需要,以一個教育者的角度來看,無奈的生活毀掉了這些學生美好的未來。
與看待其他學生不同,有時我最擔心的并不是貧困生的學習成績,我所接觸的貧困生中,很少有學習不好或是不努力的學生,因為他們往往清楚自己的處境,明白只有好好學習才不會讓昂貴的學費白白浪費,他們懂得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他們會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為了獎學金和補助不停地催促著自己。在學習經驗交流會上,這些成績優異的貧困生都會對自己的學習方法侃侃而談,卻很少談到自己的學習動力,因為貧困迫使他們比別人更加努力,而貧困帶來的自卑使他們不愿提起自己的“特殊動力”。
1.2 解決貧困生經濟壓力的根本措施
對于貧困生在經濟上的問題,首先應該上報上級教育機構。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和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級政府、高校和社會各界對貧困生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關心,貧困生資助體系也日趨完善。教育部門的資助可以為學生提供能夠長期維持的經濟支持,學校也應該鼓勵學生參加各項獎勵計劃,在經濟支持的同時也給學生努力學習的動力和信心。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立能力,不能讓學生拿著國家的資助消極的對待大學生活,只是等待國家機構對自己的救援,卻不懂得去感恩去回報。輔導員要引導學生適宜的參加各項社會勞動,為他們爭取學校各個崗位上勤工儉學的機會,讓他們用自己的勞動換來收獲。
2 貧困生的自卑心理
2.1 心理貧困比經濟貧困更可怕
可能每一個貧困生都曾經有過或多或少的自卑感,他們中的有些人從平淡的生活走進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卻從平靜的心態走進自卑、失落、嫉妒的心理狀態。他們一方面為經濟所累;另一方面心理的弱勢又對他們的生活“反戈一擊”,加劇了他們經濟的弱勢。可以說,大學貧困生不僅僅“物質貧困”,更是“精神貧困”。不敢和寢室的同學一起出去吃飯或者逛街買東西,不敢參加同學的生日聚會,也害怕自己的生日被同學知道,更別提什么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現代電子設備。與周圍同學的差距時時刻刻提醒著他們自己的處境,這對貧困生來說是一種殘忍的現實打擊。長此以往還會影響貧困生與周圍同學的友誼,使貧困生變得孤僻,更加不愿接觸外界敞開心扉,更不容易消除心中的自卑感,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都是不利的影響。
2.2 如何讓學生在心理上脫貧
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讓自己的每一名學生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心發展是我們的職責。所以,針對這些貧困生所面對的大學生活問題,我們必須采取積極的措施,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貧困生的心理改善是貧困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總體來說是要以學生為本,時時刻刻關心并尊重學生。
2.2.1 心理的輔導首先應從輔導員自身對學生的關懷開始
前不久,我校開展了“千名輔導員萬家行”的活動,輔導員走進學生的家中,進一步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家庭狀況。對于那些貧困的學生來說,走進他們的家庭,走進他們的生活,可以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們的重視與關心,我們從這些事物中也能更加深切的體會到他們的處境,對于幫助他們是有很大益處的。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輔導員也應該時時刻刻注意貧困生的思想波動,適時適度地關懷和交流,不能夠將貧困生的家境狀況隨意泄露,要時時刻刻尊重并保護貧困生的自尊心。這樣的舉措可以減輕貧困生的壓力,緩解他們對未來人生的擔憂,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2.2.2 給貧困生營造良好的生活氛圍
作為輔導員,僅憑自身對貧困生的關注是不夠的,應該讓其他同學也認識到,我們周圍的貧困生同學應該和我們一樣,在大學校園里安心的讀書學習,而不是過早過重的為自己的生計擔憂。學生干部應該起到帶頭作用,主動與貧困同學多交流多溝通,在生活細節上給予足夠的幫助。普通同學也應該和貧困生同學友善相處。只有從周圍的環境中得到足夠的關懷,才能使貧困生真正的擺脫心里的自卑感,融入到同學之中,體會到大學生活應有的快樂。
2.2.3 讓貧困生在精彩的文化生活中找到自信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所展開的大學文化活動也應該重視貧困生的參加情況。許多貧困生都有著自己的長處和獨特的經歷,這些優勢可以讓貧困生在各項活動中展示出自己強勢的一面,從而獲得自信,也可以贏得同學們的贊許,使貧困生更容易擺脫掉心中的自卑,更快的融入到大學集體之中。
3 結束語
在大學校園里,輔導員雖然不是專業課程的任課教師。但是,我愿用自己的愛心與關懷來輔導每一名貧困生,讓他們在大學生活中褪去年少時的青澀,學會面對社會的現實,擁有一顆真正成熟起來的、敢于面對未來挫折與挑戰的心。讓每一名貧困生都能順利畢業,對未來充滿信心與理想,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自己的美好未來。
作為一名教師,我并不期望我的每一名學生都是科學家、企業家。但,我希望我的每一名學生都能生活的心安理得、踏踏實實,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祖國和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無愧于學校的栽培和父母的期望。我也希望,若干年后,當我的學生再次踏入母校的大門,這里帶給他們的是青蔥歲月里最美好的回憶。
參考文獻
[1]趙海軍. 高校貧困生工作現狀分析及對策思考——以聊城大學為例[J].科教文匯.2010,(03).
[2]劉志洲, 陳恩玉.高校貧困生資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探索.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