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
摘 要: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我國網絡原創文學的發展高漲。隨之而來的侵權行為,使原創網絡文學作者及網絡原創網站的合法權益受到極大的損害。同時,相關作者及文學網站的維權行為卻顯得舉步維艱。由于我國關于網絡文學版權保護方面的立法不夠完善,要求我們必須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網絡文學版權保護的法治環境。同時,互聯網行業內部建立監管機制,網絡用戶增強版權意識、恪守道德底線。只有這樣才能維護我國原創網絡文學數字版權保護秩序良性運行。
關鍵詞:網絡文學;版權保護;侵權行為
1 我國原創網絡文學數字版權的釋義
1.1 網絡文學數字版權的概念,主體與客體
版權又稱著作權,是指作者依法對其創作的科學、文學、藝術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總稱,是創作者的專有權。
網絡文學數字版權即在網絡環境中,原創網絡文學作者及網絡原創文學網站對其創作、發表的原創文學作品享有的人身權和財產權。
《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屬于作者。創作作品的公民,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其作品的責任,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一般來講,作者、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通過受讓、繼承、受贈或其他法律認可的途徑獲得全部或部分著作權的人以及國家都可視為版權的主體。
網絡環境中,網絡用戶在自己的博客等個人空間或公共社區發表文學作品和我們通常所閱讀的、面向大眾的、以出售版權為盈利目的的網絡文學作品均是應該進行版權保護的客體。而這些原創文學作品的作者以及經過授權的網絡原創文學網站均可視為網絡文學版權的主體。
1.2 網絡文學數字版權侵權的特點及行為分析
1.2.1 網絡文學數字版權侵權的特點
網絡盜版行為中,專業盜版網站通過各種手段,獲取網絡原創網站每日更新的正版內容,然后以搜索引擎為推廣途徑,賺取網絡流量;同時,再以廣告為盈利途徑,賺取廣告收入,而搜索引擎、廣告聯盟則與盜版網站按照一定比例共享收益。
在這一產業鏈中,實施侵權行為的盜版網站對原創網站的非法復制行為,是為了實現內容的大量傳播進而獲得收益。因此,在網絡環境中,網絡文學作品數字版權呈現出復制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易被同時侵犯的特點。
1.2. 2 侵權網站的盜版行為以及搜索引擎的間接侵權行為的分析
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環境下的數字化作品可以更方便的被專業的盜版網站進行使用,復制的成本顯著下降而復制質量有了大大的提高。搜索引擎和盜版之間也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在網絡盜版這一鏈條中,作為網絡中介的搜索引擎,通過引導流量走向,推動侵權行為的蔓延并通過廣告為盜版網站謀取利潤。
1.2.3 私人復制的侵權界定
在侵權行為中,網友的自主上傳對網絡盜版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一方面,網友在閱讀網絡文學作品時在個人電腦中發生的暫時性復制,應該納入作者的復制權范圍,要對復制權中的這種“暫時性復制”加以限制。另一方面,即使網友對于所復制的受到版權保護的網絡文學作品進行非商業性的傳播,雖然并沒有形成法律意義上的侵權,但也侵犯了作者及相關文學網站的權益。因此,杜絕和防范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網友在原創網絡文學網站的瀏覽、復制、下載行為應該適可而止。同時,網絡共享平臺也更應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2 我國原創網絡文學數字版權侵權行為存在的原因
2.1 法律缺失,立法滯后,執法難度大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版權護問題日益凸顯,我國的網絡版權保護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建立起來。但是,我國網絡版權保護法依然存在著許多不足。與此同時,盜版網站已呈現小規模零星分散化的趨勢,大型盜版網站一般采取在境外注冊站點的方法逃避檢查,中小型盜版網站則采用不斷更換域名的策略隱身,這也成為打擊盜版的困難。相關法律缺失以及技術執法支持不夠導致不法分子有空可鉆。
2.2 行業利潤驅使,網絡原創網站維權不易,網絡用戶版權意識淡漠
相對于紙質盜版,網絡盜版中間環節少、無成本、傳播快的特點導致盜版文學網站橫生。在巨額利潤的驅使下,盜版形勢迅速發展,為原創網絡文學作者和相關文學網站帶來極大的利益損失。
網絡原創網站的發展依托于整個開放的網絡環境。網站可以通過一些技術措施規避一些被侵害的風險,但任何一項技術措施都不能絕對控制非法訪問和非法復制,而一旦版權受到侵害,原創文學網站又會因為取證艱難、維權成本高等問題舉步維艱。而對于網絡用戶,除了一些網絡用戶的無私共享以外,一部分網絡用戶的上傳實際上是為了牟利。他們利用他人的勞動成果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殊不知在這一過程中已經為原創作者帶來了損失。
3 我國原創網絡文學數字版權保護的措施
3.1 完善立法,加強執法
首先,在目前修訂的涉及網絡著作權的法律法規中,需要不斷通過司法解釋或法規進行細化,使權利人得到適當的保護。同時,應當明確網絡版權侵權的賠償標準,統一賠償數額的計算辦法,同時增加懲罰性賠償條款,提高侵權賠償最低起點,加大懲罰力度。
其次,出臺專門針對網絡版權保護的法律法規,促進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有效地控制網絡侵權行為的發生并及時維權。
最后,發揮行政機關的執法能力,加強技術執法。完善現行網站注冊備案的管理制度,提供網絡備案信息的公開查詢,方便權利人維權舉證。
3.2 行業內部監管,網絡原創網站轉變維權方法,網絡用戶提高版權意識
行業主導部門應該行動起來,倡導良好的商業文化。互聯網協會等行業組織應加強行業自律,加快建立知識產權行業保護體系。
網絡原創網站可以在網絡服務提供商尊重版權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拓展新的盈利模式,使權利人由個體維權向集體維權轉變,由單方維權向多方維權轉變。互聯網公司可以共同開發出版權使用管理機制,根據文檔下載的總次數來作為利益分配的基礎。
防止盜版,根本要靠讀者自覺尊重知識產權。網絡用戶需要普及著作權和知識產權教育,自覺抵制盜版,提升自身道德水準。要改變現狀,全社會版權意識的增強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參考文獻
[1]鄭成思.版權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2]夏來祥,田偉.淺析網絡著作權侵權行為構成要件[J].法制與社會,2009,08
[3]肖燕.網絡環境下的著作權與數字圖書館[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