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偉烽
摘 要:本文結合筆者的切身工作經驗,論述建筑工程消防監督審核工作。
關鍵詞:建筑消防;監督;審核
建筑消防監督審核是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加強對建筑工程消防管理、提高建筑工程防火抗災能力以及保障人民生命及財產安全的重要措施,因而加強對建筑工程消防監督審核對提高現代建筑品質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1 建筑工程監督要抓好施工過程各重要環節
施工是把設計創作、建筑功能和法律法規要求付諸現實的過程,也是建筑項目從立項到投入使用,中間周期最長、最為重要的階段。建筑項目的消防設計也將在“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過程中一一實現,顯然,加強施工過程的監督力度是確保建筑項目消防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確保驗收工作順利進行的有效保障,更是把好火災隱患源頭關不可避免的管理階段。
(一)施工現場的監督管理。對施工現場進行管理,首先要掌握建筑項目的施工進度,不同的階段管理重點也應有所區別。一是土木工程建設,要掌握基礎定點和預留的消防車道、消防登高面等是否符合審批合格的總平面布置;各建筑構建耐火極限是否符合要求;疏散樓梯、門、通道的位置、凈寬、形式是否滿足要求;自然排煙口的面積是否充足等;二是消防設施安裝,要根據相關施工及驗收規范和技術標準要求,嚴格把關。禁止降低設計標準,禁止違反規范要求,禁止超進度施工;三是協調好消防設施施工與其他設施安裝、室內裝修等方面在功能實現及施工進度中的矛盾。禁止因為建筑條件受限影響消防設施的功能實現(如:由于層高不足,優先考慮空調系統安裝,而降低排煙管道安裝高度,影響排煙效果),禁止為了遷就裝修效果而擅自改變消防設計、減少消防設施數量及破壞原有消防設施;四是施工活動本身的消防安全,要制定施工現場相關消防安全制度、張貼消防常識掛圖、保障有關人員住宿和起居條件、嚴格有關人員加強用火用電管理、設置臨時蓄水池及相應消防設施等。加強施工現場的監管,還應該充分利用政府、建設、監理公司等部門和機構的服務、管理職能,以形成對施工過程全方位、無間隙的管理態勢。
(二)消防產品的管理。消防產品是構建消防設施的基礎元素,產品質量不過關,工程質量再好也是枉然。所以必須按照“加強監管,肅清市場,嚴懲不怠”的原則開展消防產品監管工作。一是要及時告知投資者、施工方國家對消防產品的有關管理規定,以及消防機構實施消防產品監督管理的程序和方法;二是要按照有關制度嚴格開展消防產品市場準入資格審查、現場判定和送檢工作;三是要聯合質監、工商等部門對消防產品的生產、銷售、維護等環節進行把關;四是要利用各類媒體平臺及時曝光、大力宣傳,爭取工作的主動。
(三)室內外裝修材料的管理。火災中數量眾多、種類復雜的裝修材料往往成為奪取人民群眾寶貴生命的罪魁禍首。裝修材料的管理根本是要控制好燃燒性能,室外裝修材料,特別是保溫層嚴禁使用可燃材料,室內裝修材料應符合相關技術規范要求。管理手段上應該把裝修施工現場的監管和材料燃燒性能控制結合起來,嚴格“裝修材料現場抽樣檢測”程序,依托監督檢查相關技術裝備,有效降低建筑火災荷載以及火災時毒害氣體釋放量,避免出現新的火災隱患。
(四)施工有關人員的管理。建筑消防設計最終要由人來實現,建設方的投資意愿、監理單位的職業操守、施工單位的工作責任心都是影響施工效果和質量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強施工相關人員的管理才能保證消防安全相關要求的落實。一是要抓好建筑項目相關人員的培訓。加強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消防法律法規常識、法律責任、火災撲救和逃生技巧的學習和應用,并應組織相關人員開展滅火逃生演練,提高有關人員自防自救的能力。同時,對各施工單位施工人員,特別是消防施工單位人員進行崗前培訓,結合工種特點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并采取一定強制手段,尤其是切割、電焊、電氣設備安裝、噴漆等特殊工種,要作為培訓重點;二是督促相關人員落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硬件條件,避免相關制度淪為形式,成為鏡中月、水中花。
2 建筑工程審核要“因地制宜”,避免機械化
(一)提高審核質量,優化消防設計。建筑工程審核中使用各類設計防火技術規范是在廣泛總結我國建筑實際的基礎上編制的概括標準,能夠解決大多數設計圖紙體現的問題。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首先我國的技術規范不是字典式的規范,其次消防設計審核不應停留在圖紙設計與技術規范條文機械的對照上。我們應該在滿足技術規范的前提下,盡量優化消防設計,提高性價比,保障實用、高效。比如,一棟多層公共建筑的室內消火栓系統設計,首層公共走廊上布置了三個消火栓,從規范條文上看已滿足兩支水槍的充實水柱能到達任一點的要求。但是,如果我們要求將其中一個消火栓設置在首層靠近入口的門廳內(同時,不違反規范要求),就能優化其設計。因為當室內管網壓力不足時,消防員能夠最安全最便捷的到達靠近入口的栓體,并利用這一接口直接為消火栓系統供水加壓。同時,在同一舉例中,我們還應該了解消火栓箱的敷設方式,外掛式的是否會影響疏散寬度,內嵌式的是否會影響隔墻的耐火極限等。
(二)掌握全局,提高審核工作的預見性。此外,在建筑工程消防設計的審核過程中,還要加強與建設單位的溝通。對其背景、經濟實力和建設目的有概括的了解。這一點可以用我們常遇到的例子來說明:高層建筑裙房多為的大空間營業性場所,審核中多是按照大空間商場無隔斷情況下的疏散距離和疏散寬度計算。但是,通過多方了解和溝通,我們往往發現由于項目所處地點商業價值和建設方投資愿望的不同,設計的大空間商場有變成小型商鋪、餐飲娛樂場所、家庭式旅店的可能,這大多導致設計的疏散距離過長、疏散出口數量和寬度不足等情況。而待到二次裝修或者功能變更時提出增加疏散出口、樓梯間的要求,不僅成本高難度大,更使消防審核驗收工作陷入被動。 由此可見,在建筑工程消防設計審核過程中,綜合分析多方因素,針對性的進行評判,能有效避免機械地開展工作,贏取主動。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消防監督審核工作是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執法的前提和基礎工作,只有科學分析其各個階段并分別加以監管,才能真正把好火災隱患的源頭關,才能切實為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提供保障。只有科學、高效的開展審核、施工等階段的消防執法工作,才能履行好消防機構的職責,滿足人民群眾對消防執法工作的新期待、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