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跳遠技術的教學和訓練中。踏板準確性是其中的難點,跳遠運動員跑踏板不準的情況是一個普遍的問題。據報道:世界水平男子跳遠選手的踏板準確性為75%左右。而我國優秀男子跳遠運動員在國際比賽中,踏板的成功率大大低于這個比,一般在62%一67%之間,而初級動員這一問題更為突出。據有關統,中學學生在跳遠中踏板失誤率在4%左右。如果學生經常踏板不準會響他們對跳遠的學習和教師教學務的完成。因此,跳遠的準確性是跳遠技術中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 助跑; 起跳; 準確性
0 前言
在跳遠技術的教學和訓練中,踏板準確性是其中的難點,跳遠運動員跑踏板不準的情況是一個普遍的問題。據報道:世界水平男子跳遠選手的踏板準確性為75%左右。而我國優秀男子跳遠運動員在國際比賽中,踏板的成功率大大低于這個比,一般在62%一67%之間,而初級動員這一問題更為突出。據有關統,中學學生在跳遠中踏板失誤率在4%左右。如果學生經常踏板不準會響他們對跳遠的學習和教師教學務的完成。因此,跳遠的準確性是跳遠技術中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中學部分跳遠運動員在比賽中的有關參數。
1.2 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國內外的文獻資料,了解國內外優秀跳遠運動提高助跑準確性的方法所進行的闡述、分析和總結。分析比較法:根據所查閱的文,對跳遠運動員的起跳的速度與準確性進行比較和分析。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影響跳遠助跑與起跳準確性的因素
2.1.1助跑的起動方式
助跑的起動方式分為站立式和進間兩種,一般采用站立式起動技術較易使步點準確。有資料表明,全國幾次重大比賽男子跳遠中。站立式動156次,成功124次,占總數的79%;而行進間起動的成功率只有50%。這是因為站立式起動技術容易控制身體的姿勢,使雙足站立距離、膝關節彎屈角度、上體前傾角度等容易保持一致,從而使起動的蹬地力量、速度及步長增長的規律等保持穩定;行進間起動,雖然不如站立式起動容易控制身體姿勢,但容易發揮出速度,動作放松且有彈性,有不少優秀的運動員喜歡采用這種方式起動。
2.1.2助跑的加速方式
助跑加速的方式有兩種,即平穩加速和積極加速。平穩加速方式的特點是開始階段步頻較慢,然后在逐漸加大步長或保持步長的基礎上提高步頻,最后幾步保持步長,提高步頻。它的加速時間較長。積極加速方式的特點是步頻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上,能夠較早地擺脫靜止狀態,并獲得較高的助跑速度。它的開始幾步的助跑步長較短,步頻較快,上體前傾也較大。
2.1.3助跑的節奏
節奏指的是一個動作所具有的時間和空間特征,助跑節奏也就是步長和步頻在助跑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特點。盡管世界優秀跳遠運動員的助跑在啟動方式、加速方式等方面各異,但其節奏,特別是最后幾步的節奏卻非常相似,即從啟動開始后要逐漸加大步長和加快步頻,到最后4—6步則主要是加快步頻,同時盡量保持步長(略微縮短),而最后一步的節奏應達到最快。
2.1.4助跑的速度
助跑速度的快慢是影響跳遠成績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起跳前9~10米內的速度,越快跳遠成績越好。而絕對速度是助跑速度的基礎,只有具備較高的絕對速度能力,才有相對較高的助跑速度,并能在達到較高的助跑速度情況下,留有一定的速度儲備,使運動員可以從容地做出充分的起跳動作,這已被大量研究和實踐所證明。
2.1.5助跑的距離
根據前人的科學研究。在跳遠起跳前一瞬間,助跑速度每提高0.1m,s,跳遠成績將提高8—10cm,可見助跑速度和助跑距離的重要性。然而,在比賽中助跑距離受到比賽的氣氛、場面、情緒、運動員助跑起動方式、身體狀況、跑道、風向等因素影響。一般來說,在情緒高、身體狀態好、順風的情況下。助跑距離應增加20~40cm;反之,則助跑距離應縮短30~50cm。
2.1.6助跑標志的設定
標志的設定是為了更好地使運動員確定步數和距離,便于發揮自己的最好速度。一般在最后4~6步都設第二標志(也有運動員只設立一個標志)。設立標志,不僅使運動員好掌握前半節奏的助跑是否準確,還便于教師及時糾正運動員在助跑中可能出現的錯誤。
2.1.7運動員的心理因素與外界環境因素
助跑中所出現的種種問題,離不開人的心理作用。激烈的競爭引起心情緊張,會破壞正常的技術動作。如助跑中怕犯規,就形成助跑過程中不自覺地縮短步幅或減慢助跑速度。當犯規后,向后移動標記,這時又會怕踏不上板,在無意識情況下,就不斷加大步長,結果又形成犯規。反之,如果沒踏上起跳板,向前移動標記,又怕跑過起跳板犯規,結果又縮小步長,仍然踏不上起跳板,這都是各種心理因素所導致的不良結果。外界因素主要指場地情況、風速、風向、氣候變化、比賽規模、氣氛、地理位置等,所有這些在一定情況下相當程度地影響著跳遠的準確性。
2.2 提高助跑與起跳準確性的幾種方法
2.2.1提高助跑節奏的穩定性
起跳前的助跑節奏是影響助跑準確性的重要因素。眾多研究表明,正確的助跑技術,應在起跳前不改變運動員在跑動時形成的節奏和身體重心高度。在訓練中應做到速度與爆發力的平衡.身體素質與技術的平衡,以建立完整技術來提高助跑的準確性。
2.2.2注重設定標志的訓練
從理論上分析,在助跑的最后6步設置海綿磚標志,對于初學者或助跑技術和心理穩定性較差的運動員來說,可以指示運動員著地的位置和提高運動員辨認與跳板之間距離的準確性,并幫助運動員記憶助跑時的肌肉感覺,從而有效地減少運動員最后幾步的波動。所以,在開始進行海綿磚助跑節奏訓練前和訓練過程中,都應堅持開始幾步的助跑步長的穩定性和加速過程中步長與步頻的穩定性,從而建立起比較穩定的動力定型,為全程助跑節奏的穩定性奠定基礎。
2.2.3提高運動員的心理素質
運動員在比賽時主要有以下幾種心理狀態:一是害怕犯規;二是助跑時眼睛盯著踏板;三是一心想取得好成績,致使動作變形;四是受外界影響,情緒緊張,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比賽上。這幾種心理狀態都嚴重分散了運動員的注意力,影響了助跑與起跳的準確性。因此,提高運動員的心理素質非常重要。
3 結論
(1)在跳遠中助跑速度是成績的基礎,而助跑的準確性是關鍵,應重視助跑速度和準確性的練習。
(2)在跳遠訓練中強調助跑速度、助跑能力、準確性、起跳技術等因素協調發展,使之達到一個相對的動態平衡。
參考文獻
[1] 毛永 提高跳遠運動員助跑準確性的理論探討 2003(9)
[2] 付金秋 淺析影響跳遠助跑準確性的因素及改進措施 [期刊論文]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3(2)
[3] 魏曉光 淺析跳遠助跑上板準確性的控制 [期刊論文] -遼寧體育科技2003(2)
[4] 張雁鴻.吳軍偉.歐陽林 對跳遠助跑技術的探討 [期刊論文] -甘肅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4)
作者簡介
黃玉英(1966-),女,任職于威海職業學院應用外語系,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