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豐妍 范利飛
摘 要:當人們置身于建筑內部空間中,都會很自然地注意到周邊的環境構成要素,這些要素作用于人們的感官,并通過其表現形式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們的生活。本文通過對老工業建筑內部環境結構組成要素進行了總結,對改造具體的空間重組形式進行了分析,強調環境與裝飾的有機結合,追求材料、照明、色彩的表現深度與精度,從而使作為載體的室內空間與所體現的精神內涵相得益彰,以創造出良好的人性化的空間環境。
關鍵詞:老工業建筑 內部環境 構成要素
本文系:浙江農林大學人才啟動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2FR006
1 老工業建筑的結構組成要素
建筑主體的結構與材料緊密相關,對于老工業建筑而言更是如此,在歲月的侵蝕下其內部的結構和設備都真實地流露出來,原有的特征和材料構件也被暴露出來,裸露的磚墻、斑駁的混凝土梁和樓板、生銹的管道和設施,以下主要從結構要素、構造要素、工業元素三個方面來分別闡述:
(1)結構要素
磚混結構:老工業建筑中的磚混結構是應用最為廣泛一種結構型式,它是指由磚墻、鋼筋混凝土樓板和屋頂構件為主要的承載構件,這種結構多見于中小型以及早期的工業建筑之中。
鋼筋混凝土排架結構:在老工業建筑中,屋架和柱子是鋼筋混凝土排架結構的主要承重體系,主要包括屋蓋、吊車梁、柱子、基礎、支撐和圍護結構。排架結構的工業建筑,其內部空間更具有高大完整的特點。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是以柱、梁、板為結構體系,一般由屋蓋、樓板、框架梁、框架柱、柱基礎和框架墻構成。此類結構特點是形成較大的空間形式、結構的抗震性能優越,具有良好的結構延性優點。
鋼架結構:是指以梁、柱、屋架等構件用鋼材制作,其墻體用磚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工業建筑,構件之間是通過焊接、螺栓、鉚釘等進行連接,主要應用于大跨度、重型工業建筑及某些特殊的建筑結構體系之中。
木構架:是指全部或者大部分的材料是以木材為基礎的建筑結構體系,這種結構在我國的建筑史上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工業建筑中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結構體系。
(2)構造要素
墻體:工業建筑墻體的特征是與其所采用的結構體系息息相關的,總體來看,工業建筑的墻體一般比較高大,根據地域與使用功能的不同,有的墻體沒有采取保溫措施,而且工業建筑的內部空間所采用的一般都是天然采光和自然的通風,因此在墻體上會有整片的巨大玻璃窗形式。
門窗:窗戶是工業建筑中重要的建筑構件,是保證內部空間具有良好的通風、隔熱、隔聲的基礎構件,有木窗、鋼窗、混凝土窗三種形式。對于窗戶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外窗,另一種是天窗。外窗因其要給工業建筑內部空間提供充足采光和通風,所以面積一般都比較大,分為固定式窗戶和開啟式窗戶。天窗是用以解決跨度比較大的一類工業建筑的采光和通風的重要手段,根據天窗橫斷面的形式可將天窗分為直角形天窗、鋸齒形天窗、梯形天窗、M形天窗和三角形天窗。
(3)工業元素
工業元素是指老工業建筑中最能體現自身所具有獨特性格特征的元素,包括工業建筑中的生產設備、運輸工具、工業半成品以及生產標語口號。工業元素有兩層含義,其一是與原有工業建筑的工業生產相關,其二是工業建筑中所特有的標志或標識。以工業元素的大小為標準,可以分為大型工業元素,中型工業元素,小型工業元素;以工業元素的動靜為標準,可以分為動態的工業元素,靜態的工業元素。
2 老工業建筑內部環境的重組形式
空間的組織形式是構成建筑內部空間環境的基礎,它決定建筑內部空間的總體效果,對空間中功能與環境氛圍等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經過對老工業建筑內部空間的改造形式的研究,將其主要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集中式空間組織形式
這是一種理想的空間重組形式,一般以一個主體空間為主,其他空間圍繞母體空間而依次展開,因其主體空間具有集中性的特點,從而達到所形成的空間具有強烈的向心性作用。集中式的空間組織形式最大的特點是從感官角度喚起了人們對空間感的追求,這種空間模式促進了人們之間交往的互動性。集中式空間的出現是對于那些千篇一律、沉悶的空間組織形式而產生的一種新視覺與新感覺的空間組織環境。
(2)線式空間組織形式
它實質是由一系列的空間組合而成,空間之間可以是逐個連接,也可以是由一個單獨的、不同的線式空間把他們聯系在一起。線式空間的組織形式表達了一種方向性,從而具有運動、延伸、增長的意義。線式空間的組合一般都是根據尺寸、形式和功能都相同或是大體相同的空間連續重復的出現而構成的;或是將一連串形式、尺寸和功能不相同的空間,由一個線式空間沿軸向的方向組合起來。
(3)發散式空間組織形式
它是集中式空間組織和線式空間組織的有機結合,具有一個主導空間和一些向外放射擴展的線式空間所構成的。發散式空間形態是具有“外向”的圖案,它所呈現的是空間組合的外圍擴展。它所屬的空間形式是沿著正方形或是規則的中央空間向外擴展、延伸,形成具有動感的圖案,同時在視覺上所產生的是一種圍繞中央空間旋轉運動的聯想,增添了內部環境的活躍氣氛。
(4)組團式空間組織形式
它是通過空間中各個小空間之間的相互連接所得到的一種空間形式,也可稱作包容式空間形態。組團式空間組織形式具有靈活可變的特性,它是可以隨時進行增加和變化而不影響其空間特點的一種空間組織形式。可以將具有相類似的形狀、方向或功能特性的小空間組織到一起;也可以在同一空間中采用尺寸、形式、功能各不相同的小空間,通過加以協調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而建立關系,使之共同存在于一個大空間之中。
3 老工業建筑內部環境的再創造
老工業建筑內部空間中原有的構造細部設計、材料裝置設備及風格暗示著建筑曾經的功能特色與時代風格,因此對其內部空間環境的再創造,將新舊元素相互結合與協調,使改造后的建筑空間具有特定的時代特色與文化特色。
(1)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
在生態的建設中應盡量使用綠色的建筑材料,舊材料的再利用與新材料的加入在整體空間中呈現出同等重要的關系。生態的建筑材料不僅局限于物質方面,同時也體現在精神境界方面,其中包括生態的自然景觀融合、人文景觀融合,這多種方面的結合對于營造特定空間氛圍具有重要的意義。老工業建筑中的舊材料具有一定的歷史性和歲月的滄桑感,具有不可替代的特點,因此所增加的新材料要處理好新舊材料共存的問題,從而形成獨特的視覺沖擊力,同時考慮其安全性、經濟性和建筑美學性。
(2)內部環境光環境的營造
光環境的營造是老工業建筑內部環境構成要素的重一個環節,由于老工業建筑使用的特殊性要求,最初的采光和照明設計僅是以生產為目的,因此在改造設計中對于老工業建筑內部采光必須要重新根據新的使用要求而進行重新定義。恰當的光環境設計可以解決功能問題,同時也能夠烘托氣氛,從而創造出富有情趣的空間效果。主要有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兩種方式,在工業建筑內部空間的設計中特別注重自然采光,如采用在非承重墻體上設計采光窗和天窗。人工照明是對自然采光的一種有效補充手段,人工照明比自然采光更易于控制、不受天氣的影響,且照明的方式、燈具的種類及光線的顏色可以很方便的進行選擇。因此,要根據不同的功能分區而明確各個區域的照明標準。
(3)色彩創造適宜氛圍
色彩對人的心里產生重要作用,不同的色彩環境能產生不同的氛圍,尤其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內,通過色彩可以調節人們的情緒,使人們在適宜的環境氛圍里工作生活。空間中的色彩主要有背景色、主體色、強調色組成,針對老工業建筑內部較大的空間場所而言,對于顏色的選擇要采用純度較高的色彩,使空間具有豐富、充實之感;而針對于空間中較為狹小的部分,則可以選擇具有后退感、純度較低的顏色,從而使空間產生寬闊之感。例如對老工業建筑的改成為工作場所,其色彩的選擇往往選用彩度不高的冷色調來營造氛圍;如果改造為娛樂場所多用彩度高的色彩,或是對比強烈的色彩,來營造環境氛圍。
4 結語
老工業建筑內部環境是由一系列的要素有機聯系在一起的整體系統,要認識到各個要素在整體中的地位和作用,為了更好的設計和組織老工業建筑內部空間,就要明確其具體的功能和形式,對其構成要素進行具體的分析,并融入其他的設計理念,充分發揮各種構成要素的特質和優點,使之創造良好的空間環境。
參考文獻
[1]張月淳.失去生產功能的舊工業建筑改造再利用初探[D].重慶大學碩士論文.2005: 55~57
[2]陸地.建筑的生與死—歷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4
[3]劉芳,苗陽.建筑空間設計[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2001: 38~41
[4]姚樂嘉.從工業廢棄地到藝術產業區[D].南京藝術學院碩士論文.2006:3~5
[5]李巖.打造節能生態型會所-淮南舊工業廠房改造[J].工業建筑.2010(12): 4~6
作者簡介
齊豐妍(1984-),女,黑龍江哈爾濱人,浙江農林大學天目學院講師,文學碩士,主要從事室內與家具設計教育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