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娟
摘 要:詞語教學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豐盈的詞語教學是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最美的風景,能有效促進學生的文本閱讀。
關鍵詞:小學;詞語教學;語文基礎
一、低段詞語教學,“浮華”背后掩不住“重重危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語的恰當意義”“培養和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等要求。學生對詞語實際的綜合運用仍然十分欠缺,所謂的掌握僅僅停留在記住或會寫的水平上,對詞語的理解,浮于表面,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更談不上實際的運用。本文中,筆者對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詞語教學不當的現象進行了分析,并對如何豐盈詞語教學,提高學生文本閱讀能力做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與實踐。
二、正視當前低段詞語教學的現狀
癥狀一:架空文本,孤立無援
癥狀二:缺乏引導,流于形式
癥狀三:偏重識記,學用分離
癥狀四:興師動眾,本末倒置
癥狀五:浮于表面,缺乏內涵
三、豐盈詞語教學的策略研究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語言,一定要讓詞語深入兒童的精神生活里,使詞語在兒童的頭腦和心靈里成為一種積極的力量,成為他們意識中帶有深刻內涵的東西?!弊鳛榻處煟覀儜撁翡J地捕捉到每一個詞語傳遞給我們的豐富信息,體會到這些詞語傳達出的獨特意蘊,在字斟句酌的反復推敲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意識,從而讓詞語教學更精彩,讓學生的文本閱讀更高效。
(一)豐富教學的手段,散發詞語的靈動
如果我們在詞語教學中能夠不斷地豐富教學手段,就能使一個個詞語變得“有趣、形象、動感”,賦予詞語新的生命力,讓詞語在課堂中變得靈動,從而使我們的低段閱讀教學更加有效。
1.動作表演,賦予詞語“趣味”
低年級的學生好動,樂于表演,如果我們能很好地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表演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非常直觀地理解詞語的含義,并且也是讓學生理解那些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的詞語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對那些能通過動作神態表演來理解的詞語,我們就可以指導學生通過表演來達到理解的目的。
2.感官刺激,賦予詞語“形象”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闭n堂教學要達到的理想效果應當是:課未始,興已濃;課正行,興愈濃;課已畢,興猶濃。要達到這樣的教學境界,就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撥動學生的興奮點。在小學低段的教學當中優勢就顯得更加明顯。
3.演示描述,賦予詞語“動感”
在課堂教學中,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借助實物和鮮明的圖畫、
幻燈、音像等生動的演示手段向學生提供感性材料,使學生對詞語的意義有所理解或加深理解。
4.板書演示,賦予詞語“生命”
我們通常在美術課上見到老師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簡筆畫,常常驚嘆不已。未曾想到在我們的語文課當中也可以借鑒。對于語文課上用簡筆畫板書曾經是那么的不屑一顧,覺得多媒體絢麗的色彩、清晰的畫面更勝一籌,何必多此一舉,勞民傷財,浪費時間,根本沒有必要??墒?,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位老師的一節課徹底改變了我片面的看法,更讓我重新認識了簡筆畫板書的獨特魅力。
(二)營造語境的氛圍,準確把握詞語的脈搏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這是我們前輩們通過多年的實踐、研究總結出來的低年級閱讀的教學規律,這些寶貴的教學經驗即使在教學改革浪潮猛烈推進的今天依然是指導我們教學的寶貴財富。因此,創新語境,引領兒童在具體的語境中觸摸詞語、感悟詞語意蘊,是優化詞語教學的一種有效途徑。而所謂的語境,既指文本語境,也可以指生活語境;既可以是實際存在的,在文本中找得到的,也可以是教師通過設計開發、借助想象等方式故意營造的“意境”。教師要善于發現文中的重點詞語,潛心揣摩詞語背后的教學價值,通過營造情境,發揮詞語的張力,真正地在語境中揣摩這些詞語的意思,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領會文章的意蘊。
(三)豐盈感悟的方法,力求凸顯詞語的張力
“心有靈犀一點通?!备形蚰芰κ菍W生的一種基本素質,是我們品味課堂之美、體驗教學之美的重要能力。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交給學生多種感悟的方法,通過感悟,讓詞語變得更有張力、更有深度,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在感悟中日漸豐盈、馳騁奔放。
1.揣摩推敲,感受詞語的準確性
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揣摩推敲詞語,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同時也能幫助學生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從而加深對語言的理解。它是幫助學生深入領會課文內容不可缺少的閱讀教學
手段。
2.放飛想象,喚醒詞語的生命力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識的源泉。”想象力是一種智力活動,通過激發學生想象力,兒童能將抽象的詞語描繪出具體的情景、形象,還原成生動的形象畫面,煥發出詞語的生命活力。在詞語教學中,我們也要特別重視讓學生通過想象激活詞語,讓詞語插上翅膀,在學生的腦海中翱翔,加深對詞語的感悟。
3.適時拓展,秉持詞語的實用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在教學中,我們一方面要通過語言文字逐步深入地理解文本,另一方面也要適時抓住訓練契機,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在活動中學習語文知識,理解文本意義,形成語文能力。
四、感悟:柳暗花明又一村
蘇霍姆林斯基說:“對于詞的冷淡和不易接受性,是學習上的一大缺點,如果這個缺點扎根很深,一個人就會對學習越來越疏遠?!薄澳阋涯切┥鷦拥?,使人心情激動的詞裝進兒童的意識,在裝進去以后,還得操心,不要使它變成一支干枯的花朵,而要像一只離巢飛出的鳥兒,盡情地欣賞周圍世界的美麗……”尤其是小學低段的閱讀教學,更要激發學生的興趣,保持一份對詞語的熱情,敏銳地捕捉這些富有生命的靈動的音符——詞語,催發我們的奇思妙想,走出“詞語教學的死胡同“,讓詞語教學變得豐盈,讓語文教學呈現出深遠而獨特的意義、意味和意蘊,只有這樣,才能讓低段詞語教學“柳暗花明又一村”,成為語文低段閱讀教學最美的風景。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杜殿坤,譯.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周一貫.語文教研案例論.寧波出版社,2004-07.
(作者單位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三墩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