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8日,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茅臨生同志在全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讀書會上發表講話。茅臨生強調——

茅臨生說,這次全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讀書會,是省人大首次舉辦的全省市、縣(市、區)人大主任參加的讀書會,也是本屆人大常委會著力推進的一項重點工作。會議期間,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夏寶龍同志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的根本政治制度優勢,更加有效地依法行使好人大各項職權,進行了深刻闡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為我們如何圍繞省委的重大決策部署,以開拓創新精神做好人大各項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
下面,我就圍繞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有關部署要求,結合學習貫徹夏寶龍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推動人大工作創新發展,談幾點認識和思考,與大家共同研討。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黨領導下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們必須自覺貫徹黨對人大工作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一)要在指導思想上把好方向,把堅持黨的領導貫穿于人大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各級人大的同志要在思想上切實增強黨的領導意識,在行動中自覺貫徹黨的意圖和部署,在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揮國家權力機關的作用。一是把好關,就是要把好依法履職的思想政治關,充分認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西方議會制度的本質區別,充分認識人大和“一府兩院”的關系與西方國家的國家機關間關系的本質區別,充分認識人大代表與西方議員的本質區別,始終堅持在指導思想上不搞多元化,在政黨制度上不搞多黨輪流執政,在權力行使上不搞“三權鼎立”、不搞“兩院制”。要在涉及黨的領導、國家性質、政治體制等問題上,始終保持清醒頭腦,自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決策部署,牢牢把握人大工作的正確前進方向。二是把好度,就是要準確把握人大行使職權的關鍵環節和著力點,正確把握人大工作的時機、節奏和力度,不講過頭的話、不做出格的事、不脫離實際行使職權,通過依法決定重大事項、依法監督、科學立法,更好地推動黨委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人大的許多同志都是從黨委政府領導崗位上轉過來的,以前行使行政權、用人權、事權和決策權,習慣于處理大量具體的日常工作,習慣于抓重點工程項目,習慣于“忙忙碌碌”,現在則要行使立法權、監督權,要更多地考慮制度性、法制性問題,集中精力研究、思考和抓好帶有戰略性、全局性、系統性、長期性的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制建設作出積極貢獻。三是把好導向,就是要站在政治高度和全局角度考量人大常委會的各項工作,在做什么、不做什么等問題上要把握政治影響和社會效應,無論是立法工作、監督工作、代表工作,還是決定重大事項、人事任免等,都要有利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有利于人民當家作主,有利于依法治國,真正把黨的領導貫穿于人大工作全過程、落實到依法履職的各方面。
(二)要在實踐推進上找準方位,緊緊圍繞黨委的決策部署開展工作。人大工作是政治文明建設的“一線”工作。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著眼全局、服務大局,準確定位、找準落點,確保人大工作不缺位、不錯位、不越位,圍繞黨委中心工作的開展集聚正能量。要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決策部署,精心選擇立法、監督、決定等工作題目,周密組織實施,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各項決策部署一級一級地真正落地,保證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要站在黨委的角度思考問題,根據全局的需要謀劃工作,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統一行使國家權力的作用,為深化改革凝聚共識,為化解矛盾暢通民意,為加快發展提供法制保障。要注重增強人大立法監督的前瞻性和科學性,在涉及改革發展大局、關系子孫后代未來、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上,在事關省委決策部署落實、政府重點工作推進的問題上,及時預警、敢于說話、善于監督,為推進全局工作發揮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作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對黨委、人大、“一府兩院”的工作關系有成熟的架構,對決策權、行政權、司法權、監督權的邊界也有明確的界定。要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正確把握人大在整個權力運行體系內的職責所在。屬于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職權范圍的事項,依法督促“一府兩院”去整改落實,不能干預“一府兩院”的具體工作。同時,在工作方式方法上,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黨委重視和鼓勵的事要主動作為,對黨委從全局考慮認為當前不宜做的事,要堅決不做,始終與黨委保持高度一致。
(三)要在工作開展上主動有為,積極爭取黨委對人大工作的支持和領導。各級人大要善于抓住機遇、善于主動作為、善于爭取領導,支持各級黨委進一步擔負起領導人大工作的政治責任。一要以制度保障黨委領導。認真落實請示報告制度,立法、監督、重大事項決定、換屆選舉等工作中的重要情況和重大問題,及時向同級黨委請示匯報,按照黨委的指示和要求開展工作,自覺將人大工作置于同級黨委的領導之下。要用足用活省委有關加強對人大工作領導的政策文件,為人大工作提供制度支撐。二要以作為贏得黨委重視。人大常委會工作要通過履行法定職能,積極主動參與中心工作,靠實干贏得黨委尊重,靠實干樹立權威,靠實干獲得支持。在平時人大具體工作中,我們對憲法和法律賦予人大的權力強調得比較多,對人大應該履行怎樣的責任研究不夠。事實上,按照決策、立法、行政、司法、監督的權力運行關系和側重環節,人大作為權力機關,同樣具有與自身權力相匹配的責任。按照權責一致的要求,通過各級黨委加強對人大責任的研究和界定,進一步明確哪些事情沒做好、哪些職權行使不到位是人大的責任,制定和落實人大在立法、監督、重大事項決定、人事任免等方面相應的職責體系,推動人大更好地行使好法定職權,更加有作為、有地位。三要以“一把手”重視為契機推動黨委加強領導。黨委“一把手”即使不兼任同級人大主任,其對人大制度的理解和重視程度,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關鍵所在。各級人大要針對黨委及主要領導的關注重點開展工作,主動向黨委“一把手”請示匯報,抓住“一把手”重視的契機,提升工作的影響力和整體效果。
(四)要在組織領導上強化保障,充分發揮人大常委會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要注重通過發揮人大常委會黨組的核心和保證作用,實現黨對人大工作的領導。一要著力加強常委會黨組的思想領導。進一步建立健全常委會黨組學習制度,確保常委會黨組學習常態化、制度化,提高政治理論素養,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常委會黨組學習的重點是及時學習傳達上級和同級黨委的重要政策文件、重大決策部署,目的是在常委會層面增強大局意識,提高常委會黨組政治把關能力和全局把握本領。要及時掌握中央和省委的重大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省委中心工作來謀劃工作思路,不斷增強對人大常委會的領導核心和政治保障作用。二要著力加強常委會黨組的工作領導。及時加強對重大問題的經常性研究,對重要敏感問題先由黨組研究,并及時向黨委請示報告,強化常委會黨組在重大問題上的決策和把關責任。根據黨委的中心任務和工作重點,及時研究和調整人大工作階段性重點,使人大工作更具全局性和時效性。三要著力加強常委會黨組對人大機關工作的組織領導。按照職責權限做好干部管理工作,按照一線要求培養使用干部,加強人大常委會及機關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干部隊伍建設和作風建設,提高服務全局、服務發展的能力。以一線標準提高機關工作效能,有效保障常委會依法履職。
人民群眾是人大工作的力量源泉、智慧源泉和活力源泉。各級人大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站穩群眾立場、增強群眾感情,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充分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屬性。
(一)要進一步掌握民情、反映民意。各級人大要按照用腳步丈量民情的要求,深入了解民意、廣泛匯聚民意、準確表達民意,努力成為人民群眾信任的民意機關。一是掌握民情要深。充分發揮人大植根于人民群眾、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特點和優勢,深入基層調查研究,通過處理代表來信來訪、辦理代表議案建議、走訪基層人大代表等各種渠道,利用開展執法檢查、組織專題調研等各種方式,深入了解群眾的呼聲和訴求,使人大工作真實反映群眾愿望和要求。二是民意匯聚要準。要建立健全民意分析研判機制,增強民意辨識匯聚能力,把群眾的訴求搞明白,把群眾的建議搞準確,在基層和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中查找人大工作的重點,發現“一府兩院”工作中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三是民意反映要實。要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在第一時間捕捉信息,第一時間提出建議,把民意真實地反映上來,轉化為人大立法、監督、重大事項決定的議題,體現到具體的法規制定和監督審議意見中去,主動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
(二)要進一步服務群眾、為民謀利。各級人大要加強與群眾切身利益直接相關的重大問題的立法和監督,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項權利。一要進一步加強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的立法和監督,切實維護和實現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人大工作要從矛盾集中的地方入手、從群眾關注的事情做起,加強立法、協調關系、平衡利益,強化監督、落實責任、解決問題,使人大工作真正做到人民群眾的心坎上。二要進一步推動解決民生領域問題的立法和監督,加強教育、衛生、醫療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執法檢查,保障好人民群眾的民生福祉。三要進一步發揚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對涉及改革發展和群眾利益突出問題的立法、監督和作出的決定,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不能脫離實際制訂法律法規,不能不切實際提出意見建議,不能人為地拔高人民群眾的期望。要堅持對黨委負責與對人民負責相統一,穩妥把握立法的尺度和監督的力度,更好地促進問題解決、平衡利益關系。
(三)要進一步聯系群眾、承接地氣。要發揮人大密切聯系群眾的制度優勢,始終保持人大工作的生機與活力。一要充分發揮基層人大聯系群眾的紐帶作用。省人大要密切與市縣人大的聯系,加強工作指導,掌握基層情況,深入總結各地人大實踐經驗,研究市縣人大工作中的共性問題,利用市縣面向基層的優勢開展工作,進一步鞏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堅持和完善的基層基礎。特別要加強鄉鎮(街道)人大建設,市縣人大要加強對鄉鎮(街道)人大的指導,真正打造成為代表工作機構和群眾工作部,接通人大聯系基層和群眾的橋梁。二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主體作用。要注重通過加強與人大代表的聯系,把廣大群眾和方方面面的意見集中起來,凝聚共識、集思廣益;又通過人大代表在群眾中宣傳貫徹黨委的決策部署,統一全社會的思想和行動。要健全完善聯系代表的經常性機制,拓展代表活動載體和履職平臺,推動常委會聯系代表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各地在加強與代表的聯系方面要創新思路、創新載體,把代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出來。三要充分發揮優良作風的保障作用。要按照夏寶龍書記提出的“要干著指揮,而不是看著指揮;干著監督,而不是坐著監督”的要求,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真抓實干之風,深入群眾聽意見,使人大工作始終與群眾心連心、面對面。
(四)要進一步發動群眾參與、接受群眾檢驗。一要堅持議題來自群眾。廣大群眾和人大代表的議案建議反映了對“一府兩院”改進工作的要求,是我們各級黨委、“一府兩院”和領導干部想問題、作決策、抓工作的重要依據和第一手資料,是人大確立工作議題的主要來源。要加強對群眾和代表反映各種意見建議的研究和分析,從中確定立法監督和決定決議的題目,使各項職權行使更加科學、更加民主。二要堅持發動群眾參與討論。要廣泛發動群眾參與人大立法、監督、決定決議等工作的討論,充分發表建議,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政于民,確保人大每項法律法規的制定、監督審議意見的提出、重大事項的決定客觀公正,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人翁作用。三要堅持工作成效由群眾評價。始終堅持以群眾滿意為衡量人大工作的標準,創造條件讓群眾來評價,使各項工作更加符合群眾的意愿和要求。
按照“一線”做好人大工作,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和省委對人大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各級人大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提高在一線依法履職、創造業績的能力,始終保持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在推動浙江改革發展全局中發揮應有作用。
(一)要深刻把握人大的一線職責,進一步擺正工作位置。根據黨的十八大“五位一體”總體部署以及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對民主法制建設的要求,人大的一線職責至少包括人大是政治文明建設的一線、是推動行政管理方式轉變的一線、是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一線,核心體現在人大在權力運行中的立法和監督功能。要深入把握人大在一線行使職責的方式。從頂層設計上和整個權力運行的鏈條中,深入研究人大發揮一線職責的方式方法,把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權行使好。
(二)要著力提高地方立法的質量,進一步強化法律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要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的立法,為我省改革發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要進一步提高立法的民主化科學化,拓展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建立健全公眾意見表達機制和公眾意見采納情況反饋機制,使不同意見和矛盾得到充分反映。要進一步發揮基層人大在立法中的重要作用。要進一步推動法律的實施。
(三)要依法加強和改進監督工作,進一步增強監督實效。要選準監督題目。要按照黨委重視、政府關注、群眾關切、人大有為的要求,堅持少而精原則,確定監督題目,集中力量推進,使人大監督工作站得高、看得準、抓得實。要講究監督內容,堅持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不拘形式、不唯口號、不圖虛名,加強對全口徑預決算、司法活動、執法活動等監督,通過監督推動有關方面改進工作、解決問題、完善機制,與黨委、政府一道,推動我省經濟社會和民主政治健康發展。要注重增強監督的實效,把監督落實到對人的監督、對崗位職責的監督、對權力使用的監督。
(四)不斷創新代表工作,進一步發揮好人大代表的重要作用。要牢固樹立職務意識與責任意識,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參加依法履職活動。要充分發揮服務群眾與民意表達兩大功能,不斷完善代表聯系群眾的制度,充分發揮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擴大代表對各方面工作的參與。要切實強化日常履職服務和議案建議辦理兩大服務,積極為代表履職創造良好的條件。
(五)要積極推進重大事項決定工作,進一步提升人大在全局工作中的推動作用。要在“什么是重大事項”問題上準確把握,突出發展導向、群眾導向、責任導向,把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全局的重大問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關系一個地方長遠發展的突出問題,作為確定重大事項的基本依據,把黨委決策與人大決定結合起來,使所作的重大事項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要在“怎么作出決定”問題上科學決策,增強人大決策的權威性和公信力。要在“如何行使決定權”問題上深入探索,從一件一件具體的事情做起,以點帶面,示范帶動,形成氣候。
(六)要不斷創新人事任免權的行使方式,進一步貫徹黨管干部原則。要加強對領導干部所在領域工作的調研和了解,從工作層面更加全面地把握和評價領導干部的情況,為黨委更加客觀地評價干部提供參考。要創新方式載體,增強領導干部依法行政、為民用權的自覺性,主動接受法律的監督。要結合人大立法、監督、代表工作等,深入了解人大任命的領導干部履職情況,把人事任免權的行使貫穿于人大工作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