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書
高危妊娠孕婦主要指孕婦在妊娠階段受到致病因素或者病理因素的影響,對胎兒、新生兒以及母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導致難產現象的產生,危及胎兒及母體的生命安全,必須引起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在產前做好各種護理干預措施。本文就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淄博市周村區婦幼保健醫院收治的120 例高危妊娠孕婦進行產前護理需求調查和護理干預,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具體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淄博市周村區婦幼保健醫院收治的120 例高危妊娠孕婦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即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60 例患者年齡在24~29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4.32±2.46)歲,平均孕周為(35.62±2.58)周,初產婦有27 例,經產婦有33 例。對照組60 例患者年齡在25~30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5.32±2.72)歲,平均孕周為(34.62±2.19)周,初產婦有31 例,經產婦有29 例。兩組患者在孕周、年齡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護理需求調查 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高危妊娠孕婦護理需求進行調查和分析,調查內容主要有:高危妊娠知識、孕婦身體狀況、胎兒發育狀況、孕婦心理狀況、患者家庭經濟狀況、社會支持等。120 例高危妊娠孕婦都能接受調查,回收調查問卷有120 例,調查問卷的回收率達到100%。
護理干預措施 在產前對對照組60 例高危妊娠孕婦進行常規護理,而研究組60 例高危妊娠孕婦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產前檢查、產前監測、心理護理及家庭護理等干預措施。(1)產前檢查。為了對高危妊娠孕婦進行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在產前需對高危妊娠孕婦進行有效的檢查,并對孕婦體質進行有效的觀察。由于身材嬌小或者體重過大產婦,可能存在羊水過多,血壓和收縮壓的上升情況,從而引發妊娠高血壓疾病。其次,對孕婦心臟進行有效的檢查,查看患者是否存在心臟雜音,并將患有妊娠貧血、先天性心臟病等排除在外。再者,對孕婦子宮狀況、胎兒發育等情況進行有效的檢查,防止胎盤早剝、胎盤前置、宮頸畸形等癥狀的產生[1]。(2)產前監測。為高危妊娠孕婦建立健康管理檔案,并依據孕婦實際情況,適當增加產前檢查的次數,并對孕婦產前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觀察,以掌握孕婦身體狀況及胎兒發育情況,及時發現孕婦或者胎兒存在的健康問題,并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保證母嬰健康。高危產婦在產前要進行常規檢查,包括體重、血壓、腹圍以及宮高等,并對胎兒發育情況進行全面的掌握,包括胎兒方位、胎兒心率等。同時通過B超,觀察胎兒是否存在缺氧或者畸形等情況,以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防止新生兒窒息或者死產[2]。(3)心理護理。由于高危妊娠孕婦常常會存在緊張不安、焦慮急躁、多疑恐懼等不良心理,并容易引發高血壓、頭痛、產后出血以及休克等癥狀,對母嬰健康造成嚴重影響[3]。因此,醫護人員必須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給予高危妊娠孕婦更過的關懷和愛護,并依據高危妊娠孕婦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措施,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種疑問,以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待產心態。(4)家庭護理。高危妊娠的產生,不僅會對母嬰健康造成影響,同時對家庭和諧也產生很大的影響[4]。因此,醫護人員要掌握患者家庭情況,并發揮家庭在高危妊娠孕婦護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讓患者家屬了解家人在高危妊娠孕婦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與醫護人員共同實施護理干預措施,給予高危妊娠孕婦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支持,讓高危妊娠孕婦能夠安全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
1.3 臨床評估標準 患者心理應激評估指標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其一,特質型焦慮,即T-AI分值;其二,狀態型焦慮,S-AI分值。護理滿意度評估標準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即非常滿意、較為滿意、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通過SPSS 16.0 統計學軟件包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計量資料以(±s)來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需求調查分析 120 例高危妊娠孕婦的產前護理需求中,胎兒發育狀況護理需求率最高,為73.3%,社會支持需求率最低,為5.8%。詳見表1。

表1 高危妊娠孕婦的產前護理需求調查分析
2.2 孕婦心理應激指標對比 由表2可知,研究組孕婦T-AI分值和S-AI分值均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通過高危妊娠孕婦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使得孕婦心理狀況得到顯著性的改善。
表2 兩組高危妊娠孕婦心理應激指標對比分析(±s)

表2 兩組高危妊娠孕婦心理應激指標對比分析(±s)
組別 例數 T-AI分值 S-AI分值研究組 60 33.45±4.65 40.16±6.35對照組 60 41.25±5.36 44.18±7.09
2.3 護理滿意率的對比 由表3可知,研究組高危妊娠孕婦護理滿意度為90.00%;對照組高危妊娠孕婦護理滿意度為78.30%,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高危妊娠孕婦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
高危妊娠對胎兒、新生兒以及母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導致難產現象的產生,危機胎兒及母體的生命安全,必須引起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在產前做好各種護理干預措施,以降低孕婦和圍產兒的病死率。
為了了解高危妊娠孕婦產前的護理需求,對淄博市周村區婦幼保健醫院收治120 例高危妊娠孕婦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高危妊娠孕婦在產前的護理需求中,胎兒發育狀況護理需求率最高,為73.3%,社會支持需求率最低,為5.8%。針對高危妊娠孕婦的護理需求情況,在對高危妊娠孕婦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產前檢查、產前監測、心理護理及家庭護理等干預措施。通過產前檢查,了解孕婦體質狀況和胎兒的發育狀況,及時發現母嬰存在的健康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措施;通過產前監測,對高危妊娠孕婦生命體征和疾病情況進行嚴密觀察和控制;通過心理護理,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緒,使孕婦保持良好的待產心態,防止不良心理情緒對護理效果的影響;通過家庭護理,讓患者家屬能夠給予高危妊娠孕婦更過的關懷和支持,以使孕婦能夠安全度過這段危險時期[5]。本研究護理結果顯示,研究組孕婦T-AI分值和S-AI分值均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通過高危妊娠孕婦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使得孕婦心理狀況得到顯著性的改善[6]。通過對120例高危妊娠孕婦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研究組高危妊娠孕婦護理滿意度為90.00%;對照組高危妊娠孕婦護理滿意度為78.30%,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了解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并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使高危妊娠孕婦的生理狀況和心理狀況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時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降低高危妊娠孕婦及圍產兒的病死率。
[1]楊燕.定期產檢對高危妊娠篩查的意義[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9(4):89-90.
[2]曾素清.高危孕婦待產期間的評估和整體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12(10):76-77.
[3]鄒鳳云,林海霞.高危妊娠危險因素分析與預防探議[J].當代醫學,2012,23(10):65-66.
[4]鄭小文.高危妊娠產婦的心理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1,32(14):56-57.
[5]朱麗麗,薛曉麗.高危妊娠管理評價及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1(10):89-90.
[6]葉麗容.高危妊娠孕婦產前護理需求與護理干預研究[J].當代醫學,2012,18(1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