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燦豪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致病力極強的致病菌,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使用,耐藥株也越來越多,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在臨床院內感染中呈上升趨勢。老年人由于身體技能衰退,臟腑器官功能下降和自身慢性疾病等原因,非常容易發生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肺炎,本病起病隱匿,不宜發現,發病時可出現休克、呼吸衰竭、臟器衰竭等并發癥,病死率很高。近期我院采用利奈唑胺與萬古霉素治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老年重癥肺炎,獲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新造醫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老年重癥肺炎患者122 例,其中男性患者74 例,女性患者48 例,年齡60~82 歲,平均年齡(62.5±6.5)歲。122 例老年重癥肺炎的患者均明確診斷為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老年重癥肺炎,隨機分為兩組,對比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無顯著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排除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及肝腎功能障礙。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性治療,主要是針對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進行治療,給予祛痰、止咳、平喘治療。甲組患者62 例,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利奈唑胺進行治療,每天1200 mg,分為早晚兩次進行靜脈滴注。乙組患者60 例,在常規治療及利奈唑胺治療基礎上,聯合應用萬古霉素進行治療,每天20 mg,分為兩次進行靜脈滴注。嚴密觀察并記錄患者的腎功能及肌酐清除率(Ccr),并依據監測數值及血藥濃度進行治療藥物劑量的調整,隔天進行痰液培養,直至治療痰培養連續3 次為陰性結果。
1.3 臨床療效評估標準 依據衛生部頒布的“抗感染藥物研究原則”[1]。痊愈:治療后患者臨床體征及癥狀消失,病原學檢查同實驗室檢查均已經恢復正常水平。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好轉,其中臨床體征、臨床癥狀及實驗室病原學檢查,其中最少符合1 項檢查標準才能進行診斷和治療。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緩解,但沒有完全消失。無效:癥狀及體征無顯著變化,實驗室檢查無變化。
細菌學療效分析 標準分為:(1)清除:在治療后1 d,在所采集標本中沒有檢測出致病菌。(2)假設清除:治療后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緩解,沒有收集到標本。(3)未清除:在治療后所采集檢測結果顯示為陽性表現。(4)替換:治療后在采集標本中不但檢測出致病菌還檢測出其他的病原菌。(5)再感染:原致病菌清除,但培養出新的致病菌,應繼續治療并計算轉陰率。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分析選用SAS 8.0 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乙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優越于甲組,差異性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n(%)]
2.2 兩組患者的細菌學療效 乙組患者細菌學療效均顯著優越于甲組,差異性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2。兩組患者均未發生因治療導致的嚴重不良反應。

表2 兩組患者的細菌學療效[n(%)]
伴隨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老齡人口不斷增加,老年重癥肺炎是臨床常見的老年性疾病,由于老年患者的特殊體質及年齡因素,病程時間較長,病情較嚴重,需要長期反復用藥進行治療,所以較容易發生耐藥性[2]。
本文通過對收治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老年重癥肺炎,分別采用單純采用利奈唑胺及聯合應用萬古霉素治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老年重癥肺炎的臨床療效對比[3],萬古霉素是治療MRSA感染的首選藥物,通過阻礙細菌細胞壁的合成達到較好的抗菌效果,但是由于臨床抗菌藥物的大量使用,耐藥情況大量存在;利奈唑胺是新型的抗菌藥物,可以作用與肽鏈腱的形成過程,抑制細菌的蛋白質合成,由于其作用機制不同于其他抗菌藥物,因此,與其他類別的抗菌藥聯合使用能在有效地增強療效的基礎上,避免交叉耐藥性情況的發生。研究數據結果顯示采用聯合用藥臨床療效好、無不良反應;細菌學療效高,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適宜臨床廣泛應用治療。
[1]張業,劉政,孔磊.重癥肺炎與病原菌耐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11):1648.
[2]劉彬,楊菊,后梅.利奈唑胺治療革蘭氏陽性菌所致老年肺炎療效觀察[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09,7(1):19-21.
[3]王桂武,李強,俞傳圣.老年重癥肺炎患者的抗菌藥物降階梯治療策略與利奈唑胺的臨床應用[J].臨床醫學,2011,31(3):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