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亞 靳愛華
乙型肝炎在世界范圍內呈現較高的流行趨勢,而我國更是乙肝的高發區。我國的乙肝患者中,由于母嬰傳播而感染HBV的達到HBV感染者的50%,并且乙肝急易轉變成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所以阻斷HBV的母嬰傳播對于減少我國的乙肝患者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極為重要[1-2]。采用給乙肝患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法是否能減少乙肝的母嬰傳播,已經得到許多學者的關注。本文主要是觀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之后是否能夠阻斷乙肝的母嬰傳播,并對其安全性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9月-2011年12月在渭南市第一醫院進行孕期檢查的婦女,其中檢查結果顯示為“大三陽”者290 例,“小三陽”者102 例,無其他肝炎合并感染及傳染病;對照組孕婦中“大三陽”40 例,“小三陽”20 例,無其他乙肝合并感染。兩組實驗對象在年齡、孕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實驗組中不論孕婦是“大小三陽”DNA陽性還是陰性,全部在懷孕的第7 個月開始,每月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U,共計4 次。同時,由于HBV為血液傳播,可以通過親密接觸傳播,在感染孕婦的陰道分泌物、羊水和血液中,具有較高濃度的病毒。所以為了避免由于分娩方式的不停造成新生兒的感染,對于所有的孕婦均采用剖宮產的方式分娩,防止胎兒在分娩過程中被病毒感染。在嬰兒出生后,分別對新生兒進行乙肝各項抗原和抗體的檢測,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中新生兒的感染狀況。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6.0 統計學軟件對各變量進行正態性檢驗和描述性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以絕對值或構成比表示,如果計量資料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采用t檢驗,如果計量資料不符合正態性分布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則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雙側檢驗。
2.1 療效評定 如果新生兒血液檢測時血液中僅HBsAb提示陽性,則說明母嬰傳播已經成功阻斷;如果血液中HBsAb和HBeAb均提示陽性或出現HBsAb及HBcAb雙陽性,則說明阻斷母嬰傳播有一定的療效;如果新生兒出現HBsAg或HBsAg和HBeAg同時顯現為陽性,則說明新生兒已經感染了HBV,阻斷無效。
2.2 治療效果 在新生兒出生后采集股靜脈血液進行乙肝先關抗原和抗體的檢查,檢測結果發現,實驗組中HBsAg陽性的新生兒有92 例(23.5%),對照組中48 例(80%);實驗組中HBsAb陽性的新生兒220 例,對照組5 例,分別占總人數的56.1%和15.5%;母親為“大三陽”的新生兒中,HBsAg陰性的在實驗組和對照組中分別為250 例和8 例,所占的比例為86.2%和20%;HBsAb陽性的分別為208 例和3 例,所占比例為71.7%和7.5%;實驗組和對照組中,分別顯示HBeAg陰性的新生兒分別為300 例和41 例,分別占總人數的76.9%和68.3%。以上各組數據除母親為“大三陽”的新生兒中HBeAg陰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各組數據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實驗組新生兒“兩對半”檢驗結果

表2 對照組新生兒“兩對半”檢查結果
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發乙肝患者約50 萬,目前全國共有乙肝患者約200 萬,其中育齡期需要治療的患者約占乙肝患者的1/3。如何阻斷乙肝病毒母嬰傳播是廣大學者和臨床醫師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對懷孕的女性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法,新生兒中感染了HBV的新生兒比例明顯低于沒有進行注射的婦女,有效降低了新生兒的乙肝感染率[3-5]。但是對于“大三陽”的女性沒有得出注射疫苗后能夠明顯改善新生兒病毒感染率的結論,其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但是總體來看,對妊娠晚期的婦女進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可有效減小感染病毒婦女所生孩子HBV的感染率,并且不論對“大三陽”還是“小三陽”的母親,均未對新生兒產生不良影響,并未加重孩子的感染幾率。因而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斷HBV的母嬰傳播有良好的效果,安全可靠。
在進行母嬰傳播阻斷的過程中,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雖然一部分新生兒并未產生HBsAb,但是總的來說,已經起到了安全阻斷HBV母嬰傳播的作用,這一結果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6-7]。究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胎兒在母體內發生宮內感染,主要是在懷孕的中后期,這一階段胎兒的各個主要臟器已經基本完成,同時胎兒在此期還能主動獲取母體內的免疫球蛋白,使胎兒在母體內就得到一部分免疫力,從而達到了很好的阻斷母嬰傳播的效果,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韓意,韓朝,韓夏,等.乙肝免疫球蛋白對于阻斷乙肝母嬰傳播的效果研究[J].河北醫學,2012,7(18):976-978.
[2]江秀梅.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斷乙肝病毒母嬰傳播效果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07,17(34):3359-3353.
[3]吳愛姣,張海林,張玉芬,等.乙肝免疫球蛋白結合乙肝疫苗阻斷乙肝炎母嬰傳播效果的觀察[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10,2(13):89-90.
[4]尹昌平.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聯合應用阻斷乙肝病毒母嬰傳播的效果觀察[J].2007,2(13):90-91.
[5]陳紅,李瑛,劉曉紅.阻斷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方案探討[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0,18(11):74-77.
[6]于永敏,李峰,丁金萍.應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斷乙肝母嬰傳播295 例結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8):128-129.
[7]何祥云,饒應良.乙肝免疫球蛋白聯乙肝疫苗阻斷乙肝母嬰傳播86 例體會[J].當代醫學,2008,14(1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