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注意到最近媒體廣泛報道歐委會就歐盟對華光伏反傾銷案提出初裁建議案,建議征收37%到68%的臨時反傾銷稅,中方希望這件事不是真的,但如果屬實,歐委會的做法嚴重違反多邊共識。
事實上,這幾年中國光伏企業的產能過剩現象十分嚴重,有業內人士稱超過需求的50%,而預計今年歐洲市場的安裝量將不低于全球的30%。因此,面對本來就低迷的市場,歐盟的反傾銷政策可能會使中國光伏行業進一步失去這30%的市場,步入最困難的時候。不過,能看見的一絲曙光是,中國的光伏支持政策將于近期推出,力度較強,有可能支持市場容量倍增。另外,光伏案在歐盟內部亦是爭議不斷,據傳歐盟有1500多家光伏產品進口商和安裝企業已聯名致函歐委會貿易委員,反對為極少數生產企業的利益就對中國產品征稅,從而犧牲歐盟的整體利益。歐洲研究機構的報告也顯示,限制中國產品將會導致歐盟喪失就業崗位將近20萬個,并對一批中小企業帶來巨大損失。
點評:
試圖通過建立貿易壁壘的方式保護本國企業的行為,事實證明往往是收效甚微的。美國此前有很多反傾銷案,最后都失敗了,無論是鋼鐵、汽車、橡膠,最終海外產品還是得以進入美國市場。如今,在歐盟尚未完全擺脫危機的情況下,主動挑起對華經貿摩擦,不僅不能解決歐盟產業自身因技術落后、資金短缺等導致的困境,還可能進一步削減中歐經貿合作對歐盟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和潛力。
被稱為“中國包裝裝潢第一案”的王老吉與加多寶涼茶紅罐裝潢權之爭5月15日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正式公開審理,廣藥向加多寶索賠1.5億。
庭審現場,加多寶代理律師以“紅罐設計專利”為理據,稱涼茶紅罐包裝由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董事長陳鴻道設計,并于1997年申請專利,加多寶對紅罐擁有裝潢權。而王老吉代理律師則稱,早在1995年雙方簽訂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中已明確約定授權鴻道生產經營紅色罐裝、紅色瓶裝王老吉涼茶,可見使用紅罐屬于合同約定,鴻道集團作為商標租賃方,繞過商標所有者廣藥直接申請外觀設計專利,并不合法。此外,加多寶認為,商標和商品的包裝、裝潢是獨立的,受不同的法律保護,廣藥只能拿回商標,紅罐包裝、裝潢仍屬加多寶所有。而王老吉則認為,“特有的包裝、裝潢”必須與“知名商品”相結合才能產生包裝、裝潢權,由此建立起的商譽是統一的。圍繞這些問題,加多寶和廣藥王老吉從早上爭辯到了晚上,法庭并未在當天給出宣判結果。
點評:
庭內你來我往,庭外同樣硝煙滾滾。今年3月26日,王老吉第五代孫王建儀帶領多名后人在深圳召開記者見面會,指責廣藥未經同意用王澤邦及其后人頭像注冊了4個商標。此外,在開庭前不久,加多寶全國多地的種植戶、經銷商,七大工廠的員工等力挺加多寶。而廣藥在力爭紅罐外,則一直在控訴加多寶“暴力營銷”。看來,這對冤家的糾纏離真正結束還有很遠。
4月份,人民幣匯率加速升值,當月升值幅度超過0.8%;與此同時,多國央行相繼降息,全球流動性再度泛濫。4月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市場影響重大。
首先,4月份我國新增外匯占款2943.54億元,為連續第五個月增加,顯示熱錢流入勢頭不減。其次,人民幣快速升值雖然有利于改善進口貿易條件,但對企業出口簽約和利潤卻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77.5%的出口企業1~4月占首合同利潤明顯下滑,6.6%的企業甚至表示會影響正常履約,還有73.4%的企業預計今年全年出口利潤同比只能持平或者下降。這導致了春季廣交會上企業普遍對遠期經營缺乏信心,不敢接長單,出口訂單多為短單多批。其中中小企業出口經營更是難以為繼。
點評:
上周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新的監管措施,同時央行重啟央票操作,這套“組合拳”都是為了防止熱錢加速流入。然而盡管監管層已經出手,但只要人民幣的升值趨勢不改,這些措施很難根本改變跨境資金流入國內的趨勢。而出口貿易的回升難度恐怕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