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軍 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40多年前,許多研究日本經濟的美國學者在談到日本經濟強勁發展勢頭的時候,都不約而同地發現,日本企業之所以能夠在強手如林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是與它們在日本國內面臨著比國際市場更加嚴峻的競爭有密切關系的。能夠在日本國內殘酷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自然會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直至今天,美國汽車市場上占據質量、銷售、品牌效應最好的前三名,仍舊是日本的汽車企業。此種效應在我國也是如此。
人們都說要讓市場經濟在資源配置上起基礎性作用。這種作用如何實現?就是通過競爭來實現的。人們都知道市場經濟中產權明晰的重要性,但是如果沒有競爭,再明晰的產權也帶不來高效率的經濟結果。相反,在產權不明晰的條件下,激烈的競爭卻可以帶來一時的效率提高和較好的產出效果。因此,保護公平競爭和明晰產權一樣,是市場經濟的基礎。
但是,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是不會自然出現的,需要政府積極而謹慎的作為。因為一方面放任市場的自由發展,會形成寡頭壟斷,由此會產生經營者集中、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現象,妨礙技術進步、新企業加入,甚至出現“政府俘獲”的結果。另一方面,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中,也存在大量的行政壟斷現象。市場經濟形成初期的強政府的思維和行為慣性,也使我國長期以來以政府的產業政策代替了市場的競爭政策,出現了許多重產業政策、輕競爭政策的做法,產生了保護壟斷、限制競爭的結果。
所以,在我國《反壟斷法》頒布5周年,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之際,要使之真正成為“經濟憲法”,使競爭政策成為市場經濟領域的基本政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我國在反壟斷方面,不論是相關的法律細則,還是執法部門的權限,都與我國現實的需要有很大的差距。也難怪,就是在100多年前的“進步時代”里,美國老羅斯福總統作為“托拉斯粉碎機”,執行的也是10幾年前就通過、一直沒有被執行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但2013年人們還是在反壟斷方面看到了希望。這一年,360公司和騰訊的“中國互聯網反壟斷第一案”在廣東高院宣判。兩個酒業品牌因價格操縱被罰4.49億元,刷新反壟斷罰單紀錄。由于壟斷液晶面板價格,發改委開出首張針對外企的罰單,還對幾家進口奶粉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經由中石油腐敗案的發酵,打破基礎產業領域壟斷的問題再次凸顯,熱點是中石油管道網獨立、電力體制改革等。國家發改委一直督促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繼續整改寬帶接入領域壟斷問題,整改期限為3至5年。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人們對于反壟斷呼聲較高,還是要看到,反壟斷是在用公權力直接干預私權利。在市場經濟的法治理念中,需要非常謹慎和專業。不能執法過度,更不能替代競爭。反壟斷保護的是競爭格局,而非競爭者。
在歐洲,不同時代和獨具地域特色的古城鎮都會保留得相當完好,而在中國卻大都難逃拆建或商業開發的命運。當國人爭相到國外感受城市歷史的滄桑時,是否會對我們在城市化過程中倒下的古跡感到惋惜?其實,每段古跡都是城市的根,是歷史的活化石,非富麗堂皇的高樓大廈所能代替。我們一直在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卻一邊將承載歷史、獨具特色的老房子日漸拋棄,一邊又費盡心思地搜刮挖掘歷史,創造旅游資源。
—于大偉(讀第23期《南京城:消失的老房子》)
作為辭賦愛好者,我有幸參加2011年5月的首屆北京辭賦高峰論壇,并見到魏先生,得知魏先生是“巴蜀鬼才”,對其人品和才華深感敬佩。但是《魏明倫與他的文學館》給我最深的震撼還是魏先生敢于自我揭短,敢于將自己在那段特殊歲月中的“敗筆”無保留地公之于眾。人非圣賢,在苦難的磨練中誰又能無過?對屬于我們的“罪與罰”,如何才能無憂無懼?唯有行己有恥,敢于坦然承認,自省以勵,方能如魏先生一般勇者無懼,率性而前,“配得上這深刻的苦難”。
—蔣凡(讀第23期《魏明倫與他的文學館》)
讓我全身筋脈為之疏通的一篇文章,也引發我對自身發展的思考。自古文人騷客們習慣以成敗論英雄,大時代中大人物的輝煌易被知曉,小時代里小人物的艱辛無人問津。但每個時代都有孕育大時代精神的潛力,大時代有非主流瑕疵的不足,小時代也有主流思想的滲透,今天享受小康的同時不忘追求明天的大同。歷史永遠不會終結,時代永遠都有糾結,個別扭曲的細節并不是不可原諒,重要的是穿梭于時代中令我們血液激昂的精神,我們謂之時代正能量。
—林娜(讀第23期《時代無大小,精神有高低》)
這篇文章讓我頗感撲朔迷離,辛酸無比,在改革前沿發達的南國,還有這等不把土地當回事的。現在全國各地都在開發、改造,土地成倍增值,而下排村卻像與世隔絕、信息不通一般,好地撂荒、房子無人居住,只有少數的留守人員,整個村子冷冷清清,完全未有生機,暴露出的問題值得人們深思。《南風窗》雜志身處改革前沿,要善于挖掘這類不易被發現的東西,揭露矛盾,將其作為一種社會責任,要敢于去擔當。
—魏文祥(讀第23期《逃離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