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英《自然》2月28日
中國進取的核計劃因日本核事故擱置19個月后又重新啟動了,建設中的原子反應堆數量幾乎是全球的一半,國家計劃在4年內將核能量提高3倍—從2011年的12.5千兆瓦達到2015年的40千兆瓦—此壯舉是世界其他國家未能辦到的。
在福島災難接近兩周年之際,我們應該問一下中國,是否已從日本這個強大的競爭對手身上汲取了教訓,是否能穩妥地操作和監管建設中的28座核反應堆,核安全是否有保障。目前為止,浙江和山東省內的AP1000核反應堆是世界僅有的商業化核單位,全球范圍正在建設的4個EPR單位中,有兩座位于中國廣東,中國似乎成了第三代核技術現有的實驗基地,這意味著它應該有全世界最嚴格的監管機制,但事實上并非如此。國家的行業規則和指導方針已過時了10多年,沒有完整的法律制度來治理核能利用,監管與執行的級別、政府與企業的界限混亂不堪,核政策的決策“過分依賴封閉的專家小組”。
中國在核安全系統建設上需要爭取更大的透明度和更廣泛的公眾參與,設立并資助獨立的研究機構,特別是核安全軟件開發。但最迫切的是,建立一個規范核發展的全面的法律框架并設立一個獨立、權威、可靠的核能監管機構。隨著中國核計劃的再啟動,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要取信于國民和世界,仍然任重道遠。
英《經濟學人》3月2日
非洲在獨立之后的半個世紀以來,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態勢,人們重視當代科學技術,積極參與投票選舉,敦促領導人改進管理。在過去10年中,人均預期壽命提高了10%,外國直接投資增加了3倍,GDP的平均增長率約為6%,這片大陸充滿了希望。但這場洋溢著歡呼聲的變革仍未完成,他們卻滿足于當前的改革步伐。饑餓之戰尚未勝利,財富分配依然不均,活躍的極端伊斯蘭主義者仍威脅著地區穩定,而高價位的商品市場瀕臨崩盤,農業生產深受氣候變化影響,城鎮化的大量勞動力和未來的“人口紅利”如何有效利用,將是非洲實現偉大抱負必須考慮的,總之,政府應當集中精力為發展讓路,廢除無用的法律法規,重掀一場全新的“泛非”解放運動。
美《紐約》3月4日
從“我愿意”到“我們完了”,異性夫婦可能很清楚他們得奔著法律程序去離婚,但對于一些同性夫婦來說則未必——有些地方還不承認同性婚姻,所以既然婚姻無效,又何談離婚。美國的同性婚姻法是“一國多制”,同性戀者常常在華盛頓是“已婚夫婦”,在特拉華州是“民事伴侶”,在賓夕法尼亞州卻是“陌生人”,這些不便會產生所謂的“游走重婚犯”,他們或許可以不痛不癢地開始新戀情,但在面對財產繼承和曾經共同收養的小孩撫養權等問題上,卻不能沒有法律保障。在美國,越來越多同性戀人步入婚姻,也越來越多同性夫婦鬧離婚,但他們離異時面對的不僅是分手帶來的心靈創傷,更是無法可依的現實痛苦。
日《東洋經濟周刊》3月9日
2013年1月,日本的出口量指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6%。該指數自2012年6月開始轉為減少后,并沒有因為日元的貶值帶來出口的增加。出口量的減少,將給日本國內生產帶來負面影響,進一步讓日本GDP出現下降。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日元貶值沒有讓日本經濟出現轉機。日元貶值帶來了進口商品價格的提升,對于出口企業來說,其產品的原材料依賴進口的比率越高,出口時能獲取的收益也就越少。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和去年1月比,日本的進口產品價格提升了8.4%,但日元下跌了12.4%,也就是說,進口產品的價格變化,遠不如匯率變化得快。結果1月日本的貿易進口總額為66620億日元,貿易赤字為18630億日元,日元貶值帶來了貿易赤字的不斷擴大。
臺《天下》3月6日
世界經濟論壇最近公布的《2013年全球風險報告》,調查了1000多位專家、行業領袖,歸納出人類未來會面臨的主要風險。從發生幾率來看,未來10年,最可能發生的前五大全球風險,分別是貧富不均、政府債務膨脹、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水資源供應危機,以及人口老齡化管理不當。從沖擊程度來看,未來10年,可能造成最嚴重后果的前五大全球風險,分別是重大的系統性金融危機、水資源供應危機、財政長期失衡、糧食短缺危機,以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張。值得注意的是,跟去年相比,今年的受訪者對未來風險的看法,普遍比較悲觀。因為他們擔心,持續疲弱的全球經濟,轉移了各國政府應對風險的注意力,也限制了必要的資源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