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生
8月6日,《時空暢想——羅丁女校上海藝術展》在上海展覽中心七樓的嘉軒舉辦,也許能讓觀眾真切地認識到,藝術教育為何能在一所女校呈現出別樣的文化景觀。
英國羅丁女校擁有一百二十多年歷史,與伊頓公學齊名,歷屆畢業生和在校生每年都會為羅丁女校在全球范圍做各類藝術交流展覽,此次展覽也有這個意思。
本次展覽由四位畢業于羅丁女校的歐洲著名職業藝術家領銜,如凱瑟琳·科爾曼,她的作品已被英國V&A博物館收藏,安娜貝拉·成曾在皇家藝術學院舉辦過個展,安拉·貝拉是英國著名的藝術家兼設計師,她通過對天然(或動物翅膀、羽毛)和稀有合成材料的神奇轉換,創造出富有故事性的藝術品,同時結合了傳統的金銀器和金屬制品,展現出不一樣的光彩。緊跟之后的17位學生近期已經順利畢業,即將轉入更高層次的學府深造,她們展現了新創作的作品,又亮出了各自的課堂作業,她們對此次展覽的熱情,可以視作對母校的感激與眷戀。
“女校有優美的風景,但更重要的是,這里的藝術氛圍與教育方式讓我受益終生。這里反對刻板的臨摹,或是無節制的抽象,鼓勵從大師身上捕獲靈感,甚至挑戰大師的表現手段。從一個點變成一張網,讓你在發展無限可能性的同時又保留了自己最初的想法,這就是羅丁的藝術理念。”本次展覽的策展人、羅丁女校本屆畢業生楊乙嘉如此說。
在展覽中,我從學生的作品中看到了奔放無羈的想象力與運用自如的操作能力,她們熱衷于從大自然中尋找靈感與素材,然后通過變形、提煉、組合等手段,展現出別樣的風采。比如有一件作品,就是拍攝下自己不同形態的光腳,然后在電腦上通過組合,加了不同顏色,最后組合成一朵超大的花朵。再比如一件作品,學生從教堂天頂的壁畫獲得靈感,再拿出家里不同形狀與功能的餐具進行嚴密排列,拍攝成像,最終手繪成一幅設計感很強,視覺效果也十分優雅的作品。
學生們的作業裝訂成冊后也作為展品呈現出來,我認為更值得細細品察。她們的作品不僅體現了基礎訓練的成果,更體現了對主題的自由理解與創新精神。表現手法與材料使用也是多元的,礦石顏料、丙烯顏料、花布、花邊、塑料等都可以拿來表現,同時還要在作業旁邊寫下自己的創作動機與詮釋,而老師從來不會打分,只會跟學生一起溝通,給予鼓勵。
據楊乙嘉說,她在女校的成長經歷是很愉快的,學期開始后,老師會選定一個主題貫穿整個學期,每個主題都可以引進多種技能并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與動手操作能力,并通過對相關藝術家的研究鞏固學到的知識。羅丁女校認為,學生的視野也是相當重要的,所以這里的課外活動很多,比如會選定一個歐洲城市進行考察,進行特定的創意訓練,將一流的藝術家介紹給學生,使她們能夠近距離接受到專業人士及他們的工作現場,了解一個想法變成具體成果的奇妙過程。學生們還可以進入其他高等學府參觀潮流藝術家的工作室,參加一年一度的英國佛瑞茲藝術博覽會,感受藝術市場的氣息與脈搏。還有“藝術焦點周末”這樣的活動,為即將參加大學面試的學生提供最好的話題與素材。
通過此展,可發現羅丁女校的藝術教育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學生的想象力與實踐能力已成為最有說服力的教學成果。策展人楊乙嘉已被倫敦藝術學院錄取,她為了使這個展覽呈現最佳的效果,從海關報關、印刷圖錄、書寫展品說明、設計印刷包袋,到展廳布置都親力親為。一個剛剛告別少女時代的女孩子,能穿行在上海百年一遇酷暑中完成這一系列具體事務,就足見羅丁女校的優良傳統與教學理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