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祺


兒童節前后,關于兒童的新聞卻沒有幾個是讓人“快樂”的。
5月25日,浙江金華浦江縣,一名未婚媽媽在廁所里產子,嬰兒被困在下水管道中。所幸,嬰兒最終被救起,奇跡般康復。但在現實環境下,生在一個不完整的家庭中,小生命能否擁有幸福生活,很難預料。
之前,各地曝出多起幼女被性侵事件,花季少女的人生,很可能就此不同。
中國人,自古重視子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家人的努力,都只為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成長條件。這些條件包括:美味的食物、課外班、電視、平板電腦……
但問題是,我們為孩子所做的,真的能讓他們“贏在起跑線上”嗎?冰冷的數據敲打著中國家長,中國小孩,其實輸在了起跑線上。
最近的十多年,中國新生兒缺陷發生率直線上升、兒童近視率直線上升、肥胖率上升。與此同時,農村貧困學生營養不良狀況依舊存在。
中國還擁有6000多萬農村留守兒童,占全國兒童21.88%。最近的一份調查顯示,單獨居住的留守兒童高達205.7萬,三成留守兒童中與祖父母一起居住,所有隔代照顧留守兒童的祖父母,平均年齡為59.2歲,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很低,絕大部分為小學文化程度。
健康的自然環境和健康的社會環境,才能培養健康的孩子,這兩樣,我們給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