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襦心


8月16日,黃歷上說,諸事不宜。
當天早盤,本如死水微瀾,但就在見證奇跡的11點05分,包括“兩桶油”、券商、銀行在內的權重指標股紛紛暴動,沖擊漲停。短短兩分鐘內,上證指數(shù)瞬間拉升100多點,暴漲5%,把小伙伴們都驚呆了。有人說:“看過今天的大盤,真心沒有遺憾了。”
瞬間各路小道消息瘋狂流竄,打了雞血的股市再度陷入中國式瘋狂,正高潮迭起,倏而又戛然而止——原來只是一場A股市場前所未有的烏龍事件,“極端個別事件”這個詞要火。
光大上午爆空頭,下午爆多頭,不知攪碎了多少人的好夢。最杯具的是跟風者,兩面挨耳光,最近恐怕要捱過一個又一個不眠夜。不明真相的群眾需要一個說法,但這次出來頂包的不是“臨時工”,而是系統(tǒng)bug。
光大,究竟是犯了一個低級錯誤,還是如“陰謀論”所揣測,他們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一面照妖鏡
這場風波,正發(fā)生在股市敏感期。
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xù)低迷,賺錢效應缺失。但我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7.9%,超過第一季度的6.1%,坊間也預計政府有可能采取措施刺激經濟。
但在8月16日這天,A股一開盤就出現(xiàn)調整,再加上隔夜美股大跌,本來空頭氣氛濃厚。沒想到盤中突然異動,前所未聞的詭異走勢導致輿論一片嘩然,記者所在的財經群里各種亂猜:“軟件壞了?”“交易所出問題了?!薄岸囝^搞突然襲擊,漲停板吸貨?!?1點08分,群主率先指出:“應該是烏龍指?!?/p>
世界上最大的烏龍指事件,當數(shù)2005年12月8日上午,日本瑞穗證券公司的一位交易員錯誤地將客戶的“以61萬日元賣出1股J-COM公司股票”指令,打為“以每股1日元賣出61萬股J-COM公司股票”,導致瑞穗損失慘重。
但接下來,最戲劇性的一幕開始了?;蛟S市場熊太久了,對“政策市”的渴望一觸即發(fā),五大極富想象力的重量級“利好”紛至沓來:
1、某報內參:正在召開的北戴河會議可能有最新重大政策傳出。
2、超級主力入場,優(yōu)先股試點即將出臺。根據(jù)優(yōu)先股試點方案,大市值的藍籌股,絕大部分股份轉為優(yōu)先股,只拿分紅,不再流通。未來籌集部分也如此安排。
3、匯金和QFII等機構大量進行指數(shù)型ETF申購。
4、中投外匯資金集中在前幾日換回人民幣,昨日開始建倉中國金融股,后續(xù)仍會繼續(xù)買入。
5、上證180開放T+0,異動的股票全部是上證180成分股。
更有趣的還是“專家們”的傾情出演。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指出:“三原因致股指暴動,‘國家隊或入場?!敝柟馑侥冀浝韰菄奖硎荆骸斑@肯定不是烏龍指,大行情一觸即發(fā)?!鄙虾氥y創(chuàng)贏投資董事長崔軍振臂高呼:“疑平準基金入場,可‘閉著眼睛買銀行股。”
有投資人士評論說:“今天最能體現(xiàn)A股特色的,不是11:06那驚心動魄的6分鐘,而是11:30前10分鐘的那波拉升。將中國股市搏傻、投機、內幕消息、跟風等惡習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一大批專家和媒體已為上漲找了各種借口,投機跟風的資金洶涌而入。若非光大嘴慫尿褲子,多空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都是風控惹的禍?
8月18日,光大證券發(fā)布公告,還原了整個“8·16事件”的發(fā)生始末。
按照光大的說法,大錯是這樣鑄成的:
“8月16日,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按計劃開展ETF套利交易。部門核定的交易員當日現(xiàn)貨交易額度為8000萬元,并在交易開始前由審核人員進行了8000萬元的額度設定。
當天9點41分、10點13分、11點02分,交易員分析判斷180ETF出現(xiàn)套利機會,并發(fā)出買入180ETF成分股的訂單,三筆訂單委托金額均未超過200萬元。
11點07分,交易員通過系統(tǒng)監(jiān)控模塊發(fā)現(xiàn)成交金額異常,同時,接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問詢電話,迅速批量撤單,并終止套利策略訂單生成系統(tǒng)的運行,同時啟動核查流程并報告部門領導。
核查中發(fā)現(xiàn),由于訂單生成系統(tǒng)存在的缺陷,導致在11時05分08秒之后的2秒內,瞬間生成26082筆預期外的市價委托訂單;由于訂單執(zhí)行系統(tǒng)存在的缺陷,上述預期外的巨量市價委托訂單被直接發(fā)送至交易所,累計申報買入234億元,實際成交72.7億元?!?/p>
據(jù)悉,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開展的ETF套利交易,屬于光大證券的自營業(yè)務。該部門為楊劍波所領導,曾在去年通過自營為光大證券貢獻數(shù)億收入,在公司內部頗受重視。
ETF套利交易,就是根據(jù)一價原則,同一件產品在不同的市場有不同的價格,通過利用這些價差來獲得盈利?!斑@樣一買一賣,如果有差價,就可以做零風險套利。這種套利機會,往往一瞬而逝。每個券商都有專線,交易通道比較快。如果一存在這種短期的套利機會,它馬上就捕捉到了,用電腦自動來執(zhí)行。”券商內部人士李國平(化名)告訴記者。
ETF套利交易屬于量化交易。李國平透露:“現(xiàn)在哪家券商都在做,但我明確說,整個中國市場,根本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量化交易,交易品種太單一,套利空間基本沒有,更缺乏有相關知識、實戰(zhàn)經驗的人才。我們的證券市場,比人家落后至少三五十年。養(yǎng)了一幫人,喊了五六年,做了些所謂的策略,開發(fā)了些系統(tǒng),但少有實際成效。只不過對一家券商而言,國際潮流都在做,其他券商也在做,自己這么大一個券商,總不能不跟上,說沒有也不好,就這么回事?!?/p>
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國內技術水平較低,導致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致命缺陷?記者越洋采訪了在量化交易擁有豐富從業(yè)經驗的李凌。李凌為加州理工博士,曾任國外知名對沖基金副總裁,負責量化策略開發(fā),現(xiàn)在歐美市場從事量化投資及程序化交易。
“這個明顯是風控上的問題,和量化的水平沒有關系?!崩盍枵J為:“ETF套利可能有不同的做法,但基本上并沒有太復雜的東西在里面。在訂單執(zhí)行上可能需要盡可能地減少market impact(市場影響)、slippage (滑點),這方面國內和成熟市場的差別應該不會太大?!?/p>
那么光大的烏龍事故,是如何釀成的?
“訂單發(fā)出去了,需要等到交易所確認,確認收到、取消、成交。無論哪種方式,都不應該允許大量的單子進入市場,只有得到確認后才能放入更多的單子。最保守的做法是串行的方式,比如我發(fā)出一張買入訂單到交易所,得到確認后,再發(fā)出下一張。但這樣的速度太慢,會錯過市場機會。系統(tǒng)若這么保守,就不容易賺錢。所以通常的做法,是前一個沒返回的時候,已經按照概率判斷,再發(fā)下一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并行,這個程度不會太高,具體大小根據(jù)自己的風險和交易方式決定。 我沒看到光大的系統(tǒng),沒法100%確定,目前只是猜測光大的系統(tǒng)可能存在錯誤設計,假定之前發(fā)的單子丟了,就重復發(fā)了。計算機是很快的,就有可能出現(xiàn)多發(fā)無數(shù)倍單的情況?!?/p>
根據(jù)光大的公告,他們當天核定的交易員當日現(xiàn)貨交易額度為8000萬元,但實際累計申報買入人民幣為234億元,是8000萬近300倍!此外,既然是做套利,本應盡量減少對市場的影響,因為任何跟風都會減少利潤。正如在魚塘里抓魚,必須悄悄地進行,打槍的不要。但光大這次,為何要把撒網的動靜搞這么大?
李凌判斷:“無論如何,重復發(fā)單300倍是不太可能的,3倍還有可能。我看到此前有一個說法是他們還把手數(shù)和股數(shù)搞錯了(即3000萬股買入錯打成3000萬手),這樣就有100倍的差別??赡苁鞘謹?shù)和股數(shù)的bug、重復下單,再加上風控問題,共同釀成了這次的事故。我猜測他們的系統(tǒng)對于放出去的單子,可能并不是太在意風險,或許根本就沒有對申報的單子做風險控制,缺少這方面的風險意識。而在投資領域,風險只要有一次真的,就有可能把一家公司徹底摧毀?!?/p>
稀里糊涂大戰(zhàn)役?
盡管從李凌的分析來看,光大此次烏龍事件,極有可能只是犯了低級錯誤。但對于我們這個長期缺乏誠信的市場來說,無論真相如何,人們更熱衷于水面之下的揣測。
網上流傳一張截圖。8月16日10點49分,有神秘人發(fā)帖:“即將在2-3秒內將空方手腳全打斷!”15分鐘后中國股市出現(xiàn)罕見奇觀。而光大證券,在烏龍事件之前,已有造假前科。投行部門被曝出2009年以來保薦項目七成已破發(fā),并因為天豐節(jié)能IPO造假,正被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保薦業(yè)務都沒法做了。
根據(jù)證監(jiān)會的規(guī)定,券商的自營業(yè)務,“權益類證券及證券衍生品持倉量/凈資本”的比例,不能超過100%。證監(jiān)會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光大證券當日申報買入達到234億元,實際買入72.7億元。而據(jù)光大財報顯示,光大凈資產僅為218億元。光大公告也指出:“本次事件導致8月16日公司‘權益類證券及證券衍生品/凈資本指標超過了100%的監(jiān)管紅線,公司可能因此事件面臨監(jiān)管部門的警示或處罰。”
外界傳言,有神秘臺灣團隊資金借用光大通道導演了此次事件。該帖曝料:“臺灣人操盤的,規(guī)模在500億以上的資金,違規(guī)借道光大自營跑道流入了國內股市。因其資金性質,必須和光大自有的操盤資金分開,所以放在了所謂策略投資部,并且公告還美其名曰使用的是獨立套利系統(tǒng)……真實情況是當時賬上確實有200多億現(xiàn)金,只是因為他們是違規(guī)流入的,所以光大不讓自己的風控部門介入對這部分資金的監(jiān)管?!?/p>
然而李國平認為:“今年行情不景氣,我們整個行業(yè),日子確實不怎么好過。但外來資金直接通過光大證券的自營賬戶開做,這是絕對不可能的。這已經觸及最基本的制度建設,如果證券市場亂到這種程度,連基本的風控都沒有,那真該完了。
“現(xiàn)在來看就兩個可能,一是光大內控有問題,風控部門有制度缺陷,IT部門有技術缺陷。當天光大股票上虧的錢,加上股指期貨上做空賺的錢,總共浮虧1.94個億。如果是有預謀,它做這個賠本買賣干什么?另一個就是所有缺陷都不存在,光大所謀較大、深謀遠慮?,F(xiàn)在虧一點,后續(xù)連本帶利都賺回來。目前我們得知的只是當天的盈利情況,不了解它整個的交易策略和交易計劃,還很難做判斷?!?/p>
對外界而言,光大帶來的啟示,還在于只需要區(qū)區(qū)70億資金,就可以在半小時之內撬動一個自由流通市值達20多萬億的市場。烏龍事件恰如進行了一場壓力測試,日后一旦引發(fā)各路資金效仿,普通投資者,豈不是更陷“我為魚肉,人為刀俎”的困境。
李凌認為,70億相對日成交來說是小量,之所以會對市場產生那么大的影響,他也感到疑惑?;蛟S234億的買單對市場也有影響,烏龍訂單觸發(fā)了其他機構的量化交易訂單,導致一些趨勢跟蹤(trend following)或是超前交易(front run)的策略對之做出反應。有人開玩笑說,這有點像《亮劍》里,李云龍為了救老婆而攻打平安縣城,周圍的八路和國軍搞不清什么情況,以為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稀里糊涂都參戰(zhàn)了,結果還真搞出個大戰(zhàn)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