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老妖

2013年1月22日,墨西哥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們,經過激烈的討論,最終以3:2的投票結果,裁決駁回對弗洛朗斯·卡塞的所有指控,當庭釋放。而在此之前,卡塞女士曾因綁架罪而被判處了60年徒刑。此消息一出,在法國、墨西哥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甚至有人將其稱為“另一個諾克斯案”(2009年,英國女孩諾克斯在意大利因謀殺罪被判處26年徒刑,經上訴后在2011年被無罪釋放)。
那么,這究竟是一樁什么官司呢?案情挺曲折的,還得從頭說起。
夜襲抓捕
2005年12月9日,天蒙蒙亮的時候,一大票全副武裝特警,悄悄包圍了一處位于墨西哥庫埃納瓦卡的別墅。隨后,一聲令下,他們從幾個方向,同時突入房間里。
整個行動干凈利索,從發起沖擊到順利完成任務,只用了短短幾分鐘,3名人質就被毫發無損地解救,4名綁匪被當場活捉。這一幕,被跟隨警察行動的幾家媒體統統拍攝下來,很快就向全國觀眾播出了。
隨后,警方宣布,這4名綁匪,屬于一個叫做“黃道十二宮”的犯罪團伙。團伙頭目叫做巴利亞塔,而他的同居女友,正是本文開頭提到的卡塞女士,也是該案的同謀,他們還被指和多起其他綁架案件有關。
近年來,墨西哥各種暴力犯罪活動猖獗,綁架案在當地幾乎已經不算新聞。但此案因為在各大電臺的新聞里反復播出,變得在墨西哥家喻戶曉。而這些特警,隸屬于墨西哥聯邦警察總部(MFP),平日里很少公開亮相,戰斗力絕非普通警察可比,更為此次成功的抓捕行動增添了一抹亮色。警方在民眾中的聲望不怎么高,一向被認為是缺乏戰斗力,而這場成功的突襲,多少為警方掙回了一點面子。
這是擺拍?
然而,僅僅在幾周之后,事情就開始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在一個電視節目上,卡塞女士公開叫板墨西哥警察總監赫納羅·加西亞·路納,呼吁他站上來和她當眾對質,講清楚那場抓捕的真相。公眾一時沒反應過來,這個嫌疑人咋還這么牛呢?
又過一個月,高潮一幕終于上演了:
丹尼爾·卡貝扎·德瓦卡先生,堂堂的墨西哥總檢察長,在一個電視節目中被迫公開承認:
“呃,那其實是……擺拍的現場啦。”
什么?擺拍?
沒錯,那段被電視新聞反復播出的抓捕行動畫面,只是一出不折不扣的鬧劇而已。實際上,卡塞女士及其男友巴利亞塔,是在前一天的晚上駕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時,被警車逼停后抓捕的,然后被秘密押送到了那處別墅。天亮之后,再由特警們神兵天降,在攝像機的拍攝下沖進去,把他們再次“抓獲”。
此言一出,輿論大嘩。德瓦卡不得不解釋說,這一切都怪那幾家電視臺,是他們嫌抓捕鏡頭不好看,非要我們擺拍的……
這下,墨西哥警察的臉算是給徹底糟蹋盡了。
證據在哪?
不過,盡管承認了抓捕現場確系擺拍,或者說是公然造假,墨西哥警方卻并不肯就此認錯放人。他們堅信,卡塞女士就是綁匪之一,而且還是犯罪團伙中的核心成員。于是,漫長的審判程序開始了。
不過,檢察官和警方手頭有的證據,實在不能算扎實,基本上都是證人的證言。而且,考慮到警方曾經把被告人卡塞女士綁架式地塞進案發現場,現場即便提取到物證,也已經沒有任何意義;用法律術語來說,就是“這些證據已經被污染了”,不能作為定罪的依據。
而在證詞方面,同樣也是千瘡百孔。
首先,是被告人卡塞女士自己的供詞。自始至終,卡塞女士都不承認與綁架案有關,她堅稱自己的確是巴利亞塔的女友,但對他的所作所為一無所知,從沒參加過犯罪行為,更不知道有什么“黃道十二宮”黑幫了。
而本案另一被告人巴里亞塔,雖然對自己的綁架行為供認不諱,但堅持說女友與此無關,既沒有策劃也不知道這些被綁架者的事情。
還有一個被告人,巴里亞塔的同伙戴維·奧羅斯科,在2009年5月作證,說被告人卡塞也是這個黑幫的領導人之一,他作證的錄像曾在墨西哥各大媒體上播出過。然而,一份2010年7月的法庭審訊記錄顯示,奧羅斯科卻又曾經當庭翻供,說他當初說的話全部都是謊言,因為一些戴著面具的人曾對他嚴刑拷打,包括多次電擊,甚至威脅要綁架他的老婆孩子,他才不得已作了偽證。證言前后矛盾,似乎也很難分辨,到底哪一次才是真話?
既然同伙的供述沒法找到突破口,那受害者的呢?
受害者之一,巴里亞達雷斯先生和他11歲的兒子,遭綁架之后被拘禁了52天,整個過程中都被蒙著眼睛,所以看不到綁架者的面目。最開始的時候,他們聲稱辨別不出卡塞女士的聲音來,但后來又改變了說法,一口咬定被告人卡塞就是綁匪之一。即便他們沒有存心作偽證,在那樣精神高度緊張的情況下,光靠聽聲音就辨別出一個陌生人來,似乎也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任務;因此,其證詞的可信程度不得而知。
倒是另外一個受害人,埃莉薩爾德先生,堅持認為卡塞女士就是綁匪之一,甚至對自己曾進行過性侵犯。他也是警方手中唯一的王牌了。
漫漫長夜
盡管我們無法得知卡塞女士是否真的參與了綁架犯罪,但從墨西哥檢方提交的證據來看,并無過硬的物證,證人證言又彼此矛盾且存在逼供、誘供的可能,根本沒有辦法形成完整、可靠的證據鏈,顯然是不足以定罪的。
然而,2008年4月25日,卡塞女士還是被法院裁定犯有“有組織犯罪”、“非法剝奪3個人的人身自由”、“非法持有軍用武器”三項罪名,一共判處有期徒刑96年。
面對這令人窒息的刑期,卡塞女士當即表示上訴。在隨后的兩次審判中,刑期被相繼降為76年、60年,但這依然會毫無疑問地葬送她的余生。
2009年,卡塞曾上書墨西哥司法當局,請求允許將她引渡回法國的監獄服刑,甚至法國總統薩科奇都曾為她求情。于是,墨西哥官方特別派出專家與法國方面接洽,但研究后的結果卻令人失望:因為她的剩余刑期太長,超過了法律允許引渡的刑期上限,所以不能允許。
2012年2月,上訴法庭維持了她的有罪判決。
2012年3月,最高法院,以3:2的投票結果,終審駁回了她的上訴。
最后一線光明,似乎也已熄滅。
余波未平
然而,在最高法院的裁定中,卻也不得不承認,警方的做法還是侵犯了被告人卡塞女士的合法權益。在其律師的一再堅持下,最高法院指派了奧爾加·桑切斯大法官復查此案,終于在今年重新開庭。
墨西哥最高法院的裁定中認為,很顯然,那場假抓捕的鬧劇侵犯了卡塞女士的正當權益,同時,拒絕法國領事定期探望她的做法也于法無據;因此,不應該再對其繼續司法審判流程,故于1月22日作出了立即將其釋放的裁定。
次日,卡塞女士結束了8年的噩夢之旅,飛回法國;迎接她的是家人、朋友和自發趕來的法國公眾。
此案一出,法國人和墨西哥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在一項民意調查中,90%的人認為,卡塞顯然是有罪的,將其釋放是對那些被害人的第二次傷害。也有人認為,這是墨西哥當局向法國妥協的結果——這種猜測毫無道理,墨西哥曾拒絕了法國的引渡申請,甚至不惜撤銷了計劃中在法國舉辦的“2011-墨西哥年”系列活動。
真正的影響,恐怕還是對墨西哥司法改革的促進。
現在,所有的墨西哥警察都被要求重新學習法律規定,并在抓捕嫌疑人時必須按規定宣讀《米蘭達警告》(即“你有權保持沉默,否則你所說的每一句話將可能作為對你不利的證詞……”),甚至法律本身也進行了修訂,強調了無罪推定原則(即任何人在被證明有罪之前都是清白無罪的)。當然,紙上的法律還必須依靠活人去執行才有效果,但這終歸是個好的開端。
這些,恐怕才是卡塞案這番慘淡的折騰中,閃爍著微光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