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日前,《新民周刊》得到消息:三年前黯然離開的功勛教練陳忠和將重新出山,重掌女排帥印。已近花甲之年的陳忠和將目標鎖定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他將帶領中國女排踏上新的征程。
重新出山,因為有夢
關于陳忠和重新出山的傳聞,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了。前不久,陳忠和本人一度還通過微博“辟謠”:“很多朋友告訴我,傳我要重新執(zhí)教中國女排。對于這件事,我沒有什么要說的,因為到目前為止,我本人還不知道關于新一輪中國女排選帥的任何情況。”
兩周后,國家排管中心正式對外公布了女排選帥的消息:第一步:由排球界代表和領導所組成的34人推薦團進行推薦提名。其所執(zhí)教的運動員(隊)或其本人曾獲得全國冠軍或亞洲以上國際比賽前三名;年齡原則在56歲(含)以下。而對被提名者的國籍以及是否為在職教練等方面則沒有限制。第二步:由選帥領導小組聽取各方意見。第三步和第四步分別是競聘陳述和研究確定。
在以往的歷次主帥選拔中,排管中心從未明確提出過年齡要求。如今,排管中心把年齡標準界定在不零不整的56歲,不禁讓外界浮想聯(lián)翩。巧合的是,1957年10月出生的陳忠和現(xiàn)在年齡是55歲6個月,剛好在今年滿56歲。
為了求證“重新出山”的可信度,《新民周刊》記者在上周致電陳忠和本人請求確認。陳忠和以正在開會為由婉拒采訪。后來,記者又發(fā)去短信詢問此事,陳忠和回復稱:“謝謝你對我的關心和支持,我目前還不清楚。”
陳忠和三緘其口,更多的是出于謹慎。不過,記者隨后從國家體育總局一位權威人士了解到:陳忠和重掌女排帥印已成定局!
那位知情者透露,目前盡管排管中心“一把手”尚未最后確定,但女排選帥工作一直在按部就班地進行。早在春節(jié)前,包括郎平、王寶泉、蔡斌、吳勝、陳忠和等在內的熱門人選,就已在排管中心重點考察、遴選之列。后來,郎平、蔡斌、王寶泉等人紛紛表態(tài)不愿執(zhí)教女排,陳忠和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論戰(zhàn)績,在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期間,陳忠和曾率隊時隔17年重奪世界杯冠軍,并摘得雅典奧運會金牌、北京奧運會銅牌,是繼袁偉民、鄧若曾、郎平之后的又一位功勛教練;論口碑,陳忠和曾得到排壇知名人士的力挺。
在此期間,也有專家建議聘請外籍教練,不過中國排壇泰斗郎平公開表示不主張聘請外教,并強調國內不缺優(yōu)秀教練,“比如陳忠和、蔡斌”。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陳忠和被排管中心圈定為重點人選,而且此前排管中心相關領導已經(jīng)在私下與陳忠和交換了意見,據(jù)說陳忠和本人也曾表態(tài),只要國家需要,他愿意重新出山。
總局相關領導看好陳忠和,老陳也愿意再度出山,新一期女排主帥人選自然非陳莫屬。如果沒有突發(fā)的變數(shù),“在這個月底或下月初,排管中心將正式對外公布陳忠和出山的消息”,知情者這樣告訴《新民周刊》。
從北京奧運會后黯然離開,到如今低調回歸,在整整三年的時間里,對于陳忠和來說,他的心其實從未離開過中國女排。用他的話說,自己的心早都融入到女排隊伍之中……
記得三年前,陳忠和告別中國女排時,曾接受了《新民周刊》記者的專訪。當問到“與中國女排結緣30年,在主帥位置上奮戰(zhàn)8年,這一次真要離開了,最想說的是什么?”時,陳忠和說:“說實話,我已經(jīng)不單純把它當作事業(yè),而是將其視為我生命的一部分,這些年的感情很難割舍。但我也必須面對其中的壓力,這是一支著名的球隊,各方面的期望值很高,主教練必須做好承擔壓力的準備。參加競聘時,我想法只有一個:只要國家需要我,我還愿意接著帶這支隊伍去打倫敦奧運會。”
平實的話語中,透露的是無盡的留戀和不舍,“回首這30年,這8年,可謂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到了說再見的時候,我非常舍不得,但對這支隊伍,對自己,我心中無愧,在我擔任女排主帥期間,除了世錦賽,所有冠軍我都拿到了。”
聽得出來,當時的陳忠和或許并不想離開,因為他的心中依然有夢想,他期待帶領中國女排再創(chuàng)輝煌。然而,當時由于總局相關方面制定了三大球長遠發(fā)展的“8年規(guī)劃”,要求三大球主教練年齡結構應該進一步“年輕化”,30多歲的郭士強接替了尤納斯擔任了國家男籃主教練一職,40多歲的孫鳳武從外教馬赫的手中接管了中國女籃教鞭。對于中國女排主帥的人選,總局方面覺得陳忠和不適合“8年規(guī)劃”,因此排管中心選擇40歲剛出頭、有“排壇小諸葛”美譽的蔡斌。
有業(yè)內人士分析,陳忠和無緣連任,主要是因為雅典奧運會后,沒有繼續(xù)創(chuàng)新思路,沒有培養(yǎng)更多新人,只求穩(wěn)定,過于保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女排的長期發(fā)展。而國家體育總局相關領導認為,女排要重新崛起,必須改變思路,改變觀念,要敢于啟用新人和創(chuàng)新技戰(zhàn)術打法。對此,首先必須承認的是歐美排球的理念與我們不同;其次,中國隊員的身體條件與歐美隊員相比存在明顯差異,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創(chuàng)新打法,勢必處于劣勢,過于強調大運動量訓練,并不能收到很好的訓練效果,也許還會引發(fā)隊員傷病問題。
這樣的理由聽起來似乎也合情合理,畢竟總局相關方面制定了更為宏觀、更為長遠的“頂層設計”。然而,事實證明,相關方面強力推行的“8年規(guī)劃”僅僅是一紙空文。女籃主帥孫鳳武算是表現(xiàn)最好了,但也只干了三年時間便被外教取代;男籃少帥郭士強上任后不足一年早早下課,頂替他的是有些“神經(jīng)質”的鄧華德;命運最慘的當數(shù)蔡斌了,自上任那一天起便飽受批評,而且女排戰(zhàn)績糟糕,他在女排主帥位置上干了不足一年就無奈下課。隨后,中國女排又稀里糊涂地經(jīng)歷了王寶泉、俞覺敏兩任主帥……
三年過去了,中國女排元氣大傷,老將老矣,新人太新,隊伍沒有成型的打法,“女排精神”早已成為塵封的記憶。在這個時候,究竟誰能將中國女排帶出低谷?相關領導又一次想到了老帥陳忠和……
從當初的“8年規(guī)劃”,到如今女排帥位再次成為無人敢接的“燙手山芋”。在中國女排危難之際,陳忠和居然能挺身而出,令人不得不佩服老陳的勇氣和精神,或許正像他說的那樣,“自己早都是女排的一分子了,因為自己心中還有夢想,還想為女排再做點事情……”
壓力重重,愛拼才會贏
在中國老百姓心中,女排具有特殊的意義。女排精神曾經(jīng)被中國各行各業(yè)視為刻苦奮斗的標桿和座右銘,鼓舞著全國人民奮發(fā)向上的士氣和熱情。人們當然不會忘記,在以往我們走過的那個年代,我們的心一直與女排的得失沉浮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許多年來,女排的每一次易帥,都會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當年的鄧若曾、李耀先、張蓉芳如此,如今的陳忠和也是如此。
從當年的“讓球風波”到后來的雅典倫敦輝煌,從三年前的離開到如今的回歸,外界對陳忠和的期望有多高,他面臨的困難和壓力有多大,或許只有他自己能體會到。
中國女排前主帥蔡斌和王寶泉在離任時,都曾坦言:擔任中國女排主帥所承受的壓力是常人根本難以想象的!陳忠和當然也深知,中國女排所蘊含的意義已經(jīng)遠遠超越了體育的范疇。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從袁偉民、鄧若曾帶領老女排向世界冠軍發(fā)起沖擊到如今,中國經(jīng)濟實力已經(jīng)歷了滄桑巨變,但從郎平到陳忠和,中國女排的成績卻是幾經(jīng)沉浮。記得北京奧運會期間,“和平大戰(zhàn)”一直都是外界備受關注的焦點。或許,這可以看作是中國女排從起點到終點的代表人物的對話:郎平的運動員時代,清苦,堅韌,備受擁戴;陳忠和執(zhí)教的時代,優(yōu)裕,起伏,飽受爭議。有人或許要問:五連冠的女排在當時拿了多少錢?現(xiàn)在有錢了,為什么反而拿不到五連冠,甚至連得一次世界冠軍都那么難?物質豐裕的時代,人還是要講點精神的。
11年前,上任伊始的陳忠和在斯圖加特世錦賽上的讓球風波所引發(fā)的地震,其實并不能單從體育的視角來看。中國女排為什么會讓球?多次采訪陳忠和的《新民周刊》記者發(fā)現(xiàn),中國女排此前是一個理想主義時代的精神符號,帶有一種圣潔的情感內涵,而“青澀”的陳忠和用博弈論計算來選擇對手,代表著商業(yè)社會最本能的行為邏輯——放到今天,這個邏輯已經(jīng)被人們無所不用其極了,就像倫敦奧運會中國女子羽毛球隊的“假球風波”。
今天,從歷史的斑駁記憶里回首,關注陳忠和的回歸。讓我們如此關注女排的,與其說是這項運動的魅力,不如說是對一個時代的依稀記憶。那是一個遠離銅臭的純真年代。
陳忠和在離開中國女排后,曾對《新民周刊》記者說,跟中國女排風風雨雨30年,他太了解這支隊伍,也太愛這支隊伍了。為此,他在球員、朋友、球迷的心中贏得了很多的尊重和信任。三年前,他在離開女排時,據(jù)說每天都能接到100多個慰問電話。在他離開國家隊那天,許多隊員都流下了熱淚,幾乎所有的隊員都發(fā)短信或打電話安慰他,她們都說“陳導您是最棒的,我們會永遠記住您,記住大家一起奮斗的時光”。
當時,《新民周刊》記者還電話采訪了一位排壇名帥,他曾無比感慨地說:“陳忠和卸任引起的反響,超出了我的想象,沒想到直到現(xiàn)在還有那么多人擁護他。或許,陳忠和身上的某種精神和勇氣,在袁偉民、郎平身上都不曾有過,那就是敢于面對輝煌之后遭遇失敗的勇氣。”
翻開中國女排30年的發(fā)展史,袁偉民率領中國女排奪取“三連冠”后,鄧若曾和張蓉芳兩任女排主帥又分別于1985年和1986年率隊奪得世界冠軍。曾經(jīng),很多人迷惑不解:袁偉民、鄧若曾和張蓉芳三位金牌教練,為什么相繼離開女排?袁偉民當然是另有高就,可是鄧若曾和張蓉芳呢?當年,他們的“下課”同樣引起了種種猜測,是“身體欠佳”,還是見好就收,激流勇退?
五連冠后,中國女排陷入了長達17年沒有冠軍的低谷,其間有4位教練相繼上任又相繼離開。首先,李耀先從張蓉芳手中接過中國女排教鞭,那時他面臨著隊伍年齡結構嚴重老化的問題。這不是一個主教練所能解決的,然而人們還是把中國女排無緣世界冠軍歸罪于他,兵敗漢城后,李耀先只能下課。
胡進接班后,對國家隊進行了大換血,選拔了一批非常有潛力的新秀,如李國君、李月明、賴亞文、許新、巫丹等。令人遺憾的是,巴塞羅那奧運會上中國女排意外慘敗,胡進只得無奈成為“悲情英雄”。
此后,栗曉峰信心滿懷地接過了中國女排的教鞭,而且當時他手中也有一批極具潛質的隊員,像肖建華、王怡、蘇立群等。但由于訓練指導思想錯誤,栗曉峰丟掉了“快”、“變”的特點,過分追求“男子化”作風,導致女排跌進低谷,栗曉峰很快下課。
面對中國女排淪落到被韓國隊欺負、連沖出亞洲都成問題的嚴峻形勢,郎平毅然從美國歸來。很快,郎平以她特有的人格魅力征服中國女排,并使中國女排快速走出亞運會失利的陰影,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奪得亞軍。可以說,從那時起中國女排的實力和人氣已開始回升。給人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郎平具有非常出色的現(xiàn)場指揮能力,全隊擁有著強大的向心力。但對郎平來說,她心中最大的遺憾就是未能率中國女排奪回世界冠軍。本來,郎平是可以再堅持4年的,她卻以身體原因提出辭職。當時出現(xiàn)了種種猜測和傳聞,不過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新民周刊》:“在中國女排擔任主帥,壓力真是太大了,根本輸不起啊!”
郎平之后,胡進二次出山,可是結果依然令人失望的結果,悉尼奧運會也成為了胡進的“滑鐵盧”。
此時,在中國女排默默工作了20余年的陳忠和才從幕后走到臺前。然而,剛接手女排參加世錦賽,他即遭遇奪冠不成,前三未進,“讓球事件”還搞得滿城風雨,全隊灰頭土臉打道回府。陳忠和首當其沖成了“千夫所指”。
陳忠和告訴《新民周刊》:“那次我真是消沉了,每天就是拼命地抽煙,一根接一根,手機關掉,電話線拔掉,誰也不想見,一夜之間滿臉胡須……我從來沒有那樣過,整個人處在垮掉的邊緣。”他的一些朋友為他的狀況焦急不已,他的另一些朋友則相信他一定能挺過去。這個時候,換帥的傳聞越來越多,陳忠和還是把自己關在屋里抽悶煙,最終他有了結果:“只要能給我留一口氣,我就要再證明給你們看看。”
這股“氣”強大到令人驚嘆,更凝成了他和12位姑娘的合力,終于開創(chuàng)了女排新時代。可是,陳忠和自己也沒有想到,雅典奧運會拿了冠軍,坐在主帥這個“火藥桶”上,北京奧運會即使拿了銅牌也算失敗……
如今,三年過去了,經(jīng)歷了1096天的沉淀,陳忠和終于決定重新出山。作為金牌教練的他,早已無需證明自己,但他深知自己肩負的困難和壓力,責任和夢想。 “無論多大的不幸和痛苦,你都要從容面對,愛拼才會贏!”陳忠和說,這是他執(zhí)教中國女排這些年感悟至深的道理,其實這或許是新時代女排精神最好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