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隨著股市的持續低迷,企業融資需求的不斷增加,“影子銀行”、“信托計劃”、“資管計劃”等詞匯已逐漸被投資者所熟悉。以信托和資產管理為代表的房地產投融資產品發展的尤為迅猛。 根據投中集團最近的一篇報告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第二季度末,國內房地產信托管理資產總規模已達8100億元。其中,僅今年上半年發行的房地產信托資金規模就已達1466.77億元,同比增長58.72%。
當然,并不是所有房地產融資產品都值得投資,也不是所有產品都會有好的收益,市場上也有表現不佳的產品出現了到期無法兌付的負面消息。 那么,對于廣大投資者而言,面對市場上層出不窮的房地產融資產品,應該如何挑選呢?
正向挑選法則 ——
“高富帥,白富美”項目更受青睞
熟悉房地產投資的人都知道,房地產項目好壞的關鍵就是“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好的城市區位是決定房地產好壞的關鍵。同時,項目能否快速進入銷售,實現現金回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項目的管理和開發。另一方面,從風險控制的角度看,一款融資產品若有一個“富爸爸”提供擔保,對于投資者來說才是真正的低風險高收益。
投資者想要快速找到“高富帥”、“白富美”項目其實并不簡單,但在目前市場上,有一些機構開始為投資者搭建起橋梁,比如像承明地產基金這樣的專業地產私募基金。為幫助投資者找到這類優質項目,享受低風險高收益,承明地產基金憑借在業內的豐富人脈,快速鎖定“高富帥”、“白富美”項目,并將它們帶入投資者的視野。比如旭輝集團、陽光城集團、東方園林集團等“高富帥”們都與承明地產基金進行合作。投資者可通過類似于承明地產基金類型的私募地產基金,選擇合適的房地產金融產品,獲取投資的高收益。
反向挑選法則——“一票否決制”
受宏觀政策調控,原來主攻三四線城市的開發商都已紛紛回歸搶灘一二線城市,如恒大集團近期也頻繁在一線城市高價競拍拿地。考慮到三四線市場房價未來增幅預期較小,去化率不容樂觀,相對應的該類房地產項目銷售回款,可能也無法滿足相關融資產品的退出機制。
做好投資理財從來都不輕松,需要我們及時捕捉信息和辨別局勢。只有保持理性投資心態,合理判斷投資產品才能提高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