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夏
玉米在八月的玉米林里沉淀起來
青穗凸出豐盈的身形
村子矗立
在風搖曳的深處
視線透過
瓜果的香氣
麻雀飛臨
羊群覓食
水泥路旁的野草
大地生長出的物質
這個季節
一切都與雨水有關
生命劈啪作響
烈日朗現在葵花的四野
失語的足印
三五為群
安靜
在各自的位置
心神此刻
正光顧平原
真的不是很遙遠了
秋回地上
五谷蔓延出厚厚的涼意
蟋蟀潛進白日的水底
在夜的水面
只聽到蟋蟀在游動
一些果子熟了
清晰在天明前的高枝
肉質的甜與內核的苦
是陰陽一樣彰顯
蟋蟀在黎明后潛進白日的水底
隔水望世
記憶紊亂了
梳理是一顆石子
投擲出很響的回音
情景漣漪般重現
里程的轉彎處
是不是需要小心翼翼
紋理是卦師眼里的神秘
是如來
將要合掌的十指
一星體屑跌落塵間
明滅于感知的星宿
霓裳仙子會拔劍出鞘
濁空中
看見的
是朗朗長吟的閃電
深秋還沒有到來
深秋還沒有到來
蟲鳴
盛典般歌唱
植物茂密在中年
葉莖慈祥
間隙的風
最親切地吹來
如是肌膚外
貼緊的裙角
沉思
開始布下暗影
漸深的硬跡
若隱若現
趁著
深秋還沒有到來
河水依舊昌盛
去集合一次徙鳥的聚會
然后旋于高藍的天
把想念攜走
記住鄉與村的錯落
揮手簌簌
那不宜泄露的隱秘
需要仔細收藏
天際
會混沌下去
一個一個的暖果
冷之前一個一個消失
此時是九月最后的一天
九月的最后一天
蟋蟀的鳴叫有些意外
秋天開始松動
音律的根須含滿蒼涼
呆板使植物色澤偏下
一場告別青春的雨水
讓白天穿上晚夜的衣裳
太陽出不出來
徘徊在屋檐下的影子
散盡了堅持
來吧
月牙雖然已不再彎成笑意
但清脆依舊
她
出現的時候
會抖落滿地星光
此時
子夜過半
水動的波聲來自一只水盆
盛著垂釣的魚兒
江河遠離了大海
夏天離開了北方
林子里的某一棵樹
已經干枯
樹椏上
溫暖的鳥巢
正睡著溫暖的鳥兒人形雁陣也將一閃即逝
村莊游弋在九月末的深海
亦如捕撈的船兒等候即來的魚汛
老玉米紅高粱金谷子決不做漏網之魚
欲望遼闊著視線
一浪高過一浪
落下
深度平靜
一群笑意必然乍起
贏弱了霜降的翅膀
植物與昆蟲
在進行新一輪轉世
而動物
思想在某個白日消失后潛入洞穴
還會有一場雨落下來
人形的雁陣
也將一閃即逝
漸漸地
雪花
隨著強悍的北風降臨人間
燃燒……
今夜的月輝涼透了樹影
蒼茫且松弛
龐大的田野闊開
玉米陣隊列散盡
果穗黃銅般凸現
沉靜而溫潤
夜鵲的眼睛
不再漲滿秋水
一地霜珠
讓睫毛感知北來的風
傾斜的稻草人
衣袖依舊充滿余熱
村莊旁的池塘浮動植物的碎片
唧唧喳喳的飛鴨寂寞于漂泊的倒影
蟋蟀衰弱在落葉的背面
凌晨三點
農歷八月二十一的月光
消失在樹頂上的濃云
不需要再介意了
歲暮的笛孔中
年華以痊愈的方式蒞臨
大地空冥于孤樹的曠野
沒有蟋蟀的夜晚我不歌唱月光
這些黑色的舟影駛離人海 了卻無跡
半個月的季節月虧轉至月圓
大地空冥于孤樹的曠野 暖
己深陷地下塵屑滾過的聲音
切割失眠的事物起伏正通宵達旦
一脈纖細流入陰性的河流冰晶
不會再等半個月才厚重起你的眼鏡
那涼透的石片 屈服醫治心病的藥片
而蟋蟀的骨骸 原來潛藏藥中
(責任編輯 吳景慧)
作者簡介:王芳宇,男。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梨樹詩歌》季刊執行主編。
曾在《東北文學》《星星詩刊》《參花》《詩人》《作家》《青年詩人》《當代詩歌》《青年月刊》等報刊雜志發表詩歌。1990年輟筆至2005年。回歸文字后,在《鄭州日報》《中國詩歌》《長春》《詩刊》《大河》《綠風》等報刊發表詩作。作品入選《吉林文學作品年選》《中國當代短詩選》等選本。著有詩集《桃花依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