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汝平
【摘 要】自來水已成為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通過對居民自來水價的特點分析,發現居民自來水價格,從靜態看呈“北高南低,東高中西低”格局,從動態看呈“價格上揚,增幅明顯”等特征,并由此探析了導致水價上漲的原因及提出了相關的幾點政策建議。
【關鍵詞】自來水;價格;成本公開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來水越來越成為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來水也因此具有商品性與社會性雙重屬性。而近年,我國各大城市紛紛大幅提升自來水價格,根據中國水網十年來對中國水價的統計,從全國35個重點城市(除拉薩)的水價進行跟蹤統計,結果發現,我國35個重點城市的水價逐年增長,平均速度達到7.14%,污水處理費平均增長速度達到13.91%。水價大幅上漲到底是否合理、推動水價上漲的因素等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一、居民自來水價的特點
(1)北高南低,東高中西低。為了比較不同區域間的水價的特點,文中選取我國的35個核心城市(除去數據不全的拉薩)的2011年6月份水價數據,其中南方城市19個,北方城市17個。同時,根據相關的地理理論,將我國的行政版圖劃分為東、中、西三部分。通過比較發現,北方地區居民自來水價格比南方地區高,東部地區的水價比中西部略高。
(2)價格上揚,增幅加快。據2007~2012年35個核心城市的水價平均數,可以發現,2007~2012年居民生活水價(含污水處理費)分別為2.291、2.293、2.39、2.57、2.70、2.73元,2007~2012年增幅達19%,且從2009年開始,增速呈現加快的趨勢。
二、推動居民自來水價上漲因素
(1)企業虧損。據發改委和住建部統計,中國現在城市的自來水廠有30%是虧損的,與水費附加征收的污水處理費也不到位,大概全國有四分之一的污水處理廠在運轉中也是虧損的。自來水價格過低,不能彌補自來水公司的總成本(資源成本+工程成本+環境成本+稅費)。(2)節約資本。據有關專家統計,國外的居民生活用水支出一般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2%~
3%之間,而目前我國這一支出僅占有1%的比重,不能反映水資源的水環境治理成本和稀缺程度,從而導致現實中水資源浪費相當嚴重、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運用價格杠桿,適當提高水價,讓人們節約用水的確有必要。(3)外資操縱。2007年開始以威立雅等為代表的外資水務企瘋狂進駐我國的自來水市場。
截至2008年底,6家最有影響力的外資水務企業威立雅水務、金州環境、中法水務、中華煤氣、匯津水務和美國西部水務共獲得簽約供水項目50多個。外資高溢價競拍水務資產,需要提高價格來彌補損失。
三、相關的幾點建議
(1)加快對自來水企業成本的公開進程。信息公開是打破壟斷和抑制暴利最重要的武器,只有在這些壟斷行業中實現了信息公開化,才可能引入競爭機制,同時也能讓老百姓有本“明白賬”。因此,推行水價成本公開,有利于提高水價調整的科學性和透明度。(2)推動階梯水價的實施。實施階梯水價有利于減輕窮人的負擔,避免“一刀切”的局面。同時,實施階梯水價(用水量越多,單位水價越貴),還可以促使居民養成節水的意識。(3)完善價格決策聽證會制度。自來水價格決策聽證會制度是自來水定價的監管機制,自來水的價格決策聽證會一般由價格主管部門、消費者、專家、自來水公司參加。
參 考 文 獻
[1]丁曄.我國居民用自來水價格形成機制初探[J].財會研究.2012(3)
[2]張紅梅.關于自來水價格改革的研討[J].現代農村科技.2011(15)
[3]鄭海玉.我國價格聽證制度存在的問題及防治對策——以自來水價格聽證為例[J].決策與信息.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