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景
1.1 一般資料 選擇皮膚科門診2001年3月至2012年3月的98例患者,均符合老年性皮膚瘙癢癥診斷標準[1]。其中男52例,女46例,年齡60~82歲,病程1個月至6年。排除標準:對治療藥物過敏者,肝、腎功能不全,對性激素有禁忌證者。將患者隨即分為兩組,治療組55例,對照組43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上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口服枸地氯雷他定膠囊8.8 mg1次/d,治療組中的男性患者同時用丙酸睪酮25 mg肌肉注射,每周2次。女性患者口服乙烯雌酚0.5 mg,2次/d。2周為一療程。療程結束觀察兩組療效。
1.3 療效判定標準[2]對瘙癢程度、發生頻率、持續時間、瘙癢面積、睡眠、自覺病情程度、皮膚干燥程度、繼發皮損分別采用4級評分法(每級5分,無為0分,輕為5分,中為10分,重為15分)。觀察治療前后積分變化情況,療效指數=(治療前積分一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治愈為療效指數≥95%;顯效為療效指數≥70%;好轉為療效指數≥30%;無效為癥狀體征均無改善或加重,療效指數<30%。有效率以痊愈加顯效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
2.1 臨床療效 兩組療效見表1,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χ2=12.84,P <0.01)。
2.2 不良反應 治療組出現,1例輕度惡心對照組出現1例輕度嗜睡均不影響治療,停藥后自動消失。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老年性皮膚瘙癢癥病因[3]多由于老年人皮脂腺機能減退,油脂分泌減少,皮膚干燥所致。瘙癢以軀干下肢為主,瘙癢可擴展全身,尤以夜間瘙癢明顯,常常影響睡眠,降低老年人生活質量。枸地氯雷他枸定片是最新一代的H1受體拮抗劑,由地氯雷他定與枸櫞酸氫二鈉結合形成,水溶性大大提高,吸收、分布更快、生物利用度更高、藥物穩定性更好。并具有較高的受體選擇性,和高親和力,有更強的抗組胺和全面的抗炎作用,能有效抑制炎癥初期及進展期多個環節炎癥介質及其釋放,有效治療瘙癢。而且半衰期長,作用持久,中樞不良反應更少,無心臟副作用。更適合老年人。老年患者由于性激素分泌的減少,皮脂腺功能也隨之減退,皮脂分泌減少,導致皮膚趨于干燥和退行性萎縮,從而引起瘙癢。少量性激素通過調節機體內性激素水平,改善性激素紊亂程度,達到緩解病情,治療疾病目的。枸地氯雷他定聯合小劑量性激素治療老年性皮膚瘙癢癥療效好,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應用。
[1]趙辨.臨床皮膚病學.第3版.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07.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北京:中國科學技術醫藥出版社,1997:99-100.
[3]張學軍.皮膚性病學.人民衛生出版杜,20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