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瑩瑩 銀羽 成怡冰 王海軍 孫瑞平
院前急救是兒科急診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現場急救和重癥患兒院際間轉運兩部分。現場急救是重癥患兒入院前的緊急救助,重癥患兒院際間轉運依賴于區域性重癥患兒轉運網絡通暢。危重患兒轉運網絡是以三級醫院為中心向周圍輻射,集轉運、通訊聯絡和培訓為一整體的特殊醫療系統[1]。提高院前急救和重癥患兒的轉運水平對提高重癥患兒搶救成功率有重要意義。我院是鄭州市唯一一家兒童急救站,同時也是鄭州危重兒童特勤轉運中隊,以我院為網絡中心面向河南省及周邊省份急救并轉運重癥患兒。本文對2011年度鄭州市兒童醫院的區域性重癥患兒轉運網絡轉運的2031例患兒進行分析,闡明通過區域性重癥患兒轉運網絡轉運的患兒疾病種類。
1.1 一般資料 鄭州市兒童醫院急診科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120”院前急救工作記錄。
1.2 方法 回顧全年120出診記錄資料,分析每例任務的來源、每月急救任務量、主要病種等。為避免疾病重疊計算,將0~28 d以內的患兒疾病種類統一歸為新生兒組疾病。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
2.1 一般資料 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本院共接到院前急救指令與網絡內轉運患者任務2181例。由鄭州市120指揮中心發出的指令83例,占3.80%,轉運急重患者任務2098例,占96.20%。完成現場與途中救治并安全接回患者2031例,占所有任務量的93.12%。
2.2 每月工作量分布情況見表1。

表1 每月工作量分布(例)
2.3 主要病種 共接回患者2031例,位列前五的疾病分布見表2。新生兒疾病構成譜前五位分布見表3。

表2 疾病構成譜前五位分布(例,%)

表3 新生兒疾病構成譜前五位分布(例,%)
我國的院前急救不僅處于初級階段,而且發展很不平衡[2]。由于受各地經濟水平和醫療技術不一致的影響,國內難以統一急救模式。鄭州模式為依托型模式,急救體系由鄭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和協作醫院組成。本院積極參與鄭州市院前急救工作,是鄭州市唯一一家兒童120急救站,開展兒科全科接診,在接到120出診指令后3 min內出車搶救患者。另外依托于兒童專科醫院的優勢,我院還在河南省及周邊省份的地市構建形成以我院為中心的兒科急救網絡,接受網絡內醫院急重患者轉院要求,承擔主動轉運患者任務。由此我院的院前急救轉運既歸鄭州市120中心指揮,又能夠獨立運行,為河南省及周邊地市急重兒童提供急救醫療保障。
本組資料顯示,2011年1月、10月、11月和12月我院急救與轉運患者量較多。與秋冬季節我省氣候干冷引起小嬰兒罹患呼吸道疾病驟增,重癥病例增多相關。關注重癥轉診患者的可預測性,可以提示在每年高峰時段,院前急救和院內相關科室均要提前做好人員、物品和床位準備,既可有效提高急救工作的質量,又可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我院院前急救與轉運疾病構成數據顯示,引起院前急救和重癥患者轉診的病因以新生兒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為主,與國內有關報道一致[3]。新生兒組位列前三的疾病是新生兒肺炎、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和外科相關的疾病。與國內多家報道[3-5]不一致的是新生兒期食道閉鎖、食管氣管瘺、先天性膈疝、腸旋轉不良、腸穿孔等外科相關的疾病居重癥新生兒轉診第三位。本組資料顯示通過區域性重癥患兒轉運網絡轉運的2031例患兒中有1127例新生兒,其中新生兒肺炎有347例,分析主要原因為我們網絡內成員單位縣級醫療單位占絕大多數,這些縣級醫療單位中新生兒疾病救治水平還有待提高,還有另外的原因是新生兒疾病病情變化快,基層醫療單位的醫師與患兒家屬進行溝通時,有很多家長愿意通過便捷的現代化區域性重癥患兒轉運網絡將患兒轉運到上級醫院進行治療。近年我省多家縣級以上醫院兒科建立了ICU病房,以收治重癥新生兒為主,但是醫療技術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我院外聯辦承擔著為網絡內基層醫療單位進行醫師免費進修培訓的任務,通過對基層醫師培訓,提高其對新生兒疾病的救治水平,今后轉診的患兒中新生兒肺炎的所占比例將會明顯下降。外科轉診患者量增多與基層醫院對新生兒疾病的診治水平提高有密切關系。明確重癥患者轉診疾病譜分布情況可以對院前急救醫務人員有針對性的強化培訓,提高對重癥患者的轉運成功率。
現場急救和重癥患兒安全轉運是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環節。因各地院前急救工作發展不平衡,明確網絡內轉運患兒的疾病譜,一方面可以針對這些疾病的特點對急救醫護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培訓,保證轉運患兒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對網絡內基層醫師進行專業的技術培訓,提高其對這些疾病的救治水平。
[1]嚴建江.危重患兒院間轉運疾病譜分析.廣州醫藥,2010,41(4):35-37.
[2]萬立東,李貝,劉小龍.北京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學分析.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7,16(5):551-553.
[3]宋麗,崔振澤,張燕,等.611例院前急救患兒流行病學分析.中外醫療,2009,28:60-61.
[4]祝益民.急救網絡建設在小兒急救轉運中的作用.小兒急救醫學,2001,8(2):96-97.
[5]姚慶云,肖敏,張德生,等.418例危重新生兒轉運分析.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07,14(4):335-336.
[6]張愛梅,陳雪莉,劉明耀,等.區域性危重新生兒轉運的進展.醫學綜述,2010,16(13):1999-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