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理珂
肺膿腫是由多種病原菌引起的肺組織化膿性感染,常規采用抗生素治療、霧化吸入及體位引流,往往患者癥狀緩解慢,療程長,部分患者還可能引起嚴重并發癥,危及生命。我們自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在彩超引導下采用經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療肺膿腫18例,取得良好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超聲或CT直接診斷的肺膿腫患者18例,男10例,女8例;年齡21~78歲,平均42.6歲。膿腔直徑4.6~13.8 cm,平均7.9 cm。膿腫位于左肺上葉3例,左肺下葉5例,右肺上葉4例,右肺下葉6例。其中4例患有慢性支氣管炎,3例合并有糖尿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療程的全身抗生素治療史。
1.2 診斷標準 具有發熱、咳嗽、咳濃痰、部分患者痰中帶血絲等臨床表現;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均經X線胸片、超聲及部分CT證實有液平面空洞者。
1.3 治療方法 超聲儀器選用荷蘭Philips Envisor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常規探頭,探頭頻率3~5 MHz;穿刺針為外科麻醉包中的穿刺導管。用超聲診斷儀掃查肺膿腫,并明確膿腫的深度、形態、大小、毗鄰組織結構和器官,選擇合適的穿刺體位和穿刺部位。用碘伏對穿刺部位進行常規消毒,鋪無菌洞巾,將彩超探頭涂以耦合劑后用無菌塑料套包裹收緊以消除探頭和薄膜間的氣泡。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點皮膚、皮下、肌層行局部浸潤麻醉,在實時超聲引導下進針,刺入膿腫后,固定穿刺針,取出針芯,抽取膿液標本送檢作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取外科麻醉包中的穿刺導管置入膿腔,用注射器抽吸膿液,若膿液粘稠不易抽出,可注入少許2%碳酸氫鈉、替硝唑和生理鹽水反復沖洗,直到沖洗生理鹽水近于清亮,拔出穿刺針,固定留于膿腔中的穿刺導管。根據穿刺膿液的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有效抗生素全身治療,同時每天通過留置穿刺導管沖洗膿腔,沖洗液用生理鹽水或含有有效抗生素的生理鹽水,若膿腫內不斷有氣體、膿液從導管溢出,則行閉式引流或負壓吸引,術后密切觀察患者體溫、呼吸、血壓和神志等變化。待膿腔的沖洗液量<20 ml、復查超聲液性暗區消失、患者體溫和白細胞降至正常、臨床癥狀明顯減輕后拔出引流管。
1.4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消失,胸部X線片顯示病灶完全吸收或僅留少許條索狀陰影;好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肺浸潤陰影和空洞<治療前直徑1/2;無效:咳嗽減輕、體溫下降、白細胞總數下降,病灶部分吸收,但肺浸潤陰影和空洞直徑>治療前直徑1/2;惡化: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肺浸潤陰影和空洞大小無變化或擴大。
治療效果見表1。

表1 18例肺膿腫治療效果(例,%)
肺膿腫是肺組織壞死形成的膿腔,是由于多種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膿性感染,伴有周圍肺組織炎癥。臨床癥狀為高熱、咳嗽、咳大量膿臭痰。肺膿腫腔內組織壞死液化,血供較差,且膿腫存在一層厚薄不均的壁,全身使用抗生素不易透過此壁進入膿腔,即使增加抗生素劑量,也很難使膿腔內達到有效藥物濃度[1],因此,常規內科保守治療療程相對較長,若治療不徹底或支氣管引流不暢,則導致大量壞死組織殘留膿腔,有轉化為慢性肺膿腫的可能,更有可能并發敗血癥或大咳血而危及生命[2]。肺膿腫外科治療對患者身體損傷大,手術后膿胸、支氣管胸膜瘺、出血等并發癥高[3],同時膿腫周圍炎癥反應,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粘連,與正常肺組織界限不清,故手術切除范圍可能較廣,切除病損肺組織的同時還切除一部分正常肺組織,對患者的肺功能必然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們在全身應用抗生素治療的同時,在彩超引導下經皮穿刺膿腔內置入導管引流、沖洗和注藥治療肺膿腫治愈率為61.1%,總有效率達94.4%。其優點為:在彩超引導下經皮穿刺膿腔,術中根據彩超實時圖像的直觀信息隨時改變穿刺方向和進針深度,動態觀察抽液和沖洗的結果;穿刺導管置管操作簡單、創傷小,無需開胸,對機體損傷小,對肺功能無明顯影響,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置管后引流充分,每日沖洗能迅速清楚大量膿性分泌物,還可注入敏感抗生素,使膿腔內局部藥物濃度高,迅速減輕膿腫周圍的炎癥反應。總之,彩超引導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療肺膿腫是一種簡單、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韋中盛.纖維支氣管鏡介入治療肺膿腫56例臨床分析.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4,26(3):329-331.
[2]李麟蓀,賀能樹.介入放射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79.
[3]彭平志,唐華斌.纖支鏡灌注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治療肺膿腫療效觀察.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9,13(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