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孫燕
分娩是女性特有的一種生理過程。影響分娩的因素應包括產力、產道、胎兒和精神因素。產力是分娩的動力,正常分娩依靠產力將胎兒排出體外,但同時還需要軟產道相應的擴張,和足夠大的產道供胎兒通過。產力受胎兒的位置、大小及其與產道關系和精神、心理因素的影響。順利的分娩依賴于這些因素之間的相互適應和協調,否則可導致難產,使產婦和胎兒發生不應有的損傷。本文通過在分娩的過程中配合相應的護理支持,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產婦,產前檢查測量骨盆無異常,無頭盆不稱,無高危妊娠及并發癥。B超檢查無胎兒異常等剖腹產指征,年齡21~35歲,孕周37~40周的600例產婦,按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0例。經比較兩組對象的年齡、孕周、產前檢查情況無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進行一般分娩的基礎護理:備皮、灌腸、觀察宮縮、胎心、記錄產程進展、等。觀察組產婦在一般分娩護理的基礎上,配合相應的護理支持。①入院時的護理支持:護理人員熱情、親切地與產婦進行溝通交流,耐心細致地講解正常分娩的生理過程及自然分娩的好處:a.胎兒經過產道自然擠壓,可以排出積存在肺間質里的羊水,避免寶寶患“濕肺”癥。b.可以減少產婦手術并發癥,還能減少創傷。c.自然分娩的寶寶身體行動的協調能力比其他分娩方式的小孩要好。d.可以增進母子的溝通和配合,增強女性當母親的幸福感以及責任感。e.還有利于產后惡露排除,子宮復原,產后恢復快,而且完全不會影響以后的生育,另外,出奶也比較快。消除產婦對分娩的恐懼及焦慮,樹立正常分娩的自信心。有研究表明,充足的心理準備可以增加疼痛閾值和耐受性[1]。②產程中的護理支持進入第一產程,護理人員要陪伴產婦身旁,消除懼怕心理,保持鎮靜樂觀;鼓勵產婦利用宮縮間歇及時進食,補充足夠的營養;按時排尿,每2~4 h一次,使膀胱空虛,以免阻礙胎頭下降;注意休息,保存體力。進入第二產程助產士要“一對一”進行產房陪護,宮口開全胎頭下降,產婦出現排便感,此時指導產婦正確運用腹壓,宮縮時深吸一口氣,向下屏氣用力。宮縮間歇放松,保持體力。在此過程中,給產婦以鼓勵、肯定,直到胎兒娩出。第三產程胎兒娩出后,及時注射縮宮素,按摩子宮使胎盤盡快排出,預防產后出血。③產后的護理支持分娩后,讓產婦多休息,注意觀察產后的出血量,同時向產婦表示祝賀,讓產婦盡早接觸孩子,早哺乳,使子宮盡快恢復。
1.3 觀察指標 自制調查表評價兩組產婦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分優、良、差3級,以優和良計算滿意度:并比較2組產婦的產程時間、分娩方式、產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兒窒息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兩組產婦滿意度效果比較見表1。
觀察組的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2組產婦的產程時間、分娩方式、產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兒窒息比較見表2。

表1 2組產婦滿意度比較
在分娩過程中精神心理因素可明顯影響產力進而影響產程的進展。國內曾有調查表明,98%的產婦對分娩有恐懼感,82%的對住院有心理負擔,100%希望有家人陪伴。自1996年國際衛生組織倡導愛母分娩行動以來,國內已有很多地方采用陪伴分娩方式。
本組研究資料中,通過護理支持陪伴分娩觀察組產婦對我們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產婦的產程時間、自然分娩例數、產后出血量及新生兒窒息數量均優于對照組產婦。
綜上所述,證明,在分娩過程中,由有經驗的人陪伴,對產婦進行舒服的撫摸和熱情的支持,消除產婦的恐懼和焦慮,使分娩過程在充滿熱情、關懷和鼓勵的氣氛中進行,不僅可以明顯的減輕產痛、縮短產程、順產率增加,而且還使手術產率降低、產后出血減少。這表明了精神心理因素對正常分娩的重要性[2]。
[1]郭建榮,姜虹,崔建君.分娩鎮痛的研究進展.中國使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20(1):61-63.
[2]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