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
將我科2008~2012年50例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行持續咪達唑侖靜脈泵入聯合亞低溫治療亞冬眠和常規治療行對照性治療,觀察咪達唑侖聯合亞低溫治療兒童重癥病毒性腦炎的效果及預后,總結治療經驗,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取九江市婦幼保健院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SVE患兒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6月至14歲,平均(7.85±2.51)歲。兩組患兒的兒性別、年齡、入院時的主要癥狀、伴隨癥狀、腦電圖、病毒抗體、腦脊液常規,生化結果、GCS評分、CT表現等指標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
1.2 方法 常規給予抗病毒、大劑量注射丙球(2 mg/kg),脫水降顱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呼吸衰竭采用機械通氣等綜合治療;將50患者隨機分成2組,常規組25例,入院后給予地西泮或苯巴比妥鈉等抗驚厥,予布洛芬等藥物降溫,輔助冰毯、擦浴、酒精等降溫手段,使得體溫維持37℃左右咪達唑倫聯合亞低溫組25例,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咪達唑侖首劑為0.15 mg/kg,然后以0.5 ~6 μg/(kg·min)的劑量持續靜脈微泵維持。將患者躺在降溫冰毯上,用冰毯及冰帽并通過降溫儀進行降溫,采用使用氯丙嗪、異丙嗪各0.5 mg/kg,肌內注射,每4 h1次,降溫至正常后改為每8 h肌內注射1次,并并隨時根據心率、血壓、有無寒戰等進行調整。將患者體溫控制在32℃ ~35℃之間。根據病情需要維持2~14 d,復溫采用自然復溫法,在 12 h 內將體溫升至正常[1,4]。
咪達唑侖聯合亞低溫組患者臨床療效優于常規治療組。見表1。預后:亞低溫組的病死率、致殘率和治愈率均明顯優于常規治療組(P<0.05)。

表1 亞低溫組與常規治療組并發癥比較(n)

表2 亞低溫組與常規治療組預后比較(例,%)
病毒性腦炎作為小兒常見的急性重癥神經系統感染,臨床表現多樣而復雜,迄今為止仍缺乏有效的特異性治療措施。病毒性腦炎是由于各種病毒直接侵犯腦實質和感染中樞神經系統而引起的炎癥。
咪達唑侖又名咪唑安定,最早是作為麻醉劑應用于臨床,具有抗焦慮、肌松弛、鎮靜、催眠和術前用藥等作用,靜脈用藥能夠終止人的驚厥發作和驚厥持續狀態[5]。咪達唑侖為1,2-環狀結構的1,4-苯二氮卓類化合物,該藥在制劑pH為3.5時,1,2-環狀結構為開環狀呈水溶性,是目前臨床應用的唯一水溶性苯二氮卓類藥物。在生理pH值時,其環狀結構為閉環狀,轉變成具有高度的親脂性,能夠快速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從而具備臨床上快速起效的特點[2]。咪達唑侖具有很大的安全治療范圍和很高的治療指數,起效快,消除半衰期短,應用于兒童時并無由于使用咪達唑侖所致的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和呼吸狀態的重要改變,沒有患者需要插管或機械通氣,一般均能安全地耐受咪達唑侖治療[3]。咪達唑侖具有獨特的藥理特點和多種應用途徑,對各種類型的驚厥包括難治性癲持續狀態均有效,在眾多的小樣本研究中已證實其有效性和安全[6]。
本研究表明,對于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患者,亞低溫與咪達唑侖聯合應用明顯優于常規治療方案。同時各種并發癥明顯小于常規治療組。有較好臨床應用前景,值得推廣。
[1]Rivers E,Nguyen B,Hacstad S,et al.Early goal directed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New Engl J Med,2001,345(19):1368-1377.
[2]Annane D,Aegerter P,Jars-Guincestre MC,et al,Current epidemiology of septic shock:the CUB-Rea Network.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3,168(2):165-172.
[3]樊尋梅,武志遠.國際兒科膿毒癥定義會議介紹.中華兒科雜志,2005,43(8):618-619.
[4]胡亞美,江載芳.實用兒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520-2521.
[5]孔衛乾,王金華,馮幗,等.咪達唑侖治療嬰幼兒重癥病毒性腦炎驚厥持續狀態的療效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27(12):61-962.
[6]李雪梅,林莉.咪達唑侖在新生兒驚厥持續狀態的應用研究.兒科藥學雜志,2009,15(0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