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杰
他汀類藥物在臨床上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廣泛用于治療高脂血癥,近年來發現此類藥物有調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新作用。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遺傳病,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基因突變,導致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受體結合能力下降,以致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代謝功能異常,這時膽固醇的血漿濃度明顯升高并且不斷累積,值常常達到正常人的5倍左右。國外有關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治療家族性膽固醇血癥療效較好,為探究阿托伐他汀的藥理作用及臨床作用,我院2006年到2012年針對90例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效果較好。
1.1 一般資料 90例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在入院前飲食正常且沒有經過此類病的任何治療,男58例,女32例,年齡在56~70歲之間,平均年齡64歲。本次研究對象的條件需具備總膽固醇和三酰甘油在停用其他藥物前后均高于正常水平,且排除處于妊娠哺乳期間的婦女、出現過嚴重創傷的患者、對此類藥物過敏的患者或是肝腎疾病的患者等等。
1.2 方法 90例患者每日在晚餐后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共服用兩個療程,然后采血化驗,檢測高、低密度低蛋白和總膽固醇、三酰甘油、C反應蛋白等各項指標,分析探究阿托伐他汀的臨床療效。服用療程期間要求保持統一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避免使用其他降脂類藥物,采血前天晚上不要飲酒或攝入高脂類食物。統計學分析處理數據,t檢驗、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患者經過治療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低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三酰甘油、C反應蛋白的值均下降,經統計學分析數據,P<0.05,治療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一些患者可耐受的不良反應如食欲下降等。見表1

表1 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在治療前后的指標變化
阿托伐他汀是一種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對上述酶有抑制作用,還可調節低蛋白膽固醇受體,從而可降低高膽固醇血癥患者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值,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治療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研究中顯示經過兩個療程的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療,效果顯著。一般情況下,阿托伐他汀治療過程中會降低血小板膜糖蛋白達到抑制血小板活性。可能和阿托伐他汀的降脂功能有關。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的內皮細胞容易有結構和功能的損傷,而長期口服此類藥物對于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效果明顯,本組研究的患者在經過治療后,總膽固醇明顯降低,也可驗證此觀點。阿托伐他汀還可減少炎癥細胞數目、抑制炎癥反應防止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阿托伐他汀也可抑制金屬蛋白酶活性,以維持斑塊的穩定性,進而減少發生急性冠狀動脈疾病;治療后LDL-C水平變化和心血管疾病幾乎無相關性,顯示他汀類藥物可能由于非調脂作用來減少臨床疾病發生的。有關研究顯示,阿托伐他汀有促進新生血管生成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以便在臨床上更有效的降低血脂;此外此藥還可提升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和修復損傷內皮作用。
在醫學研究領域中,研究人員不斷努力與實踐得出,阿托伐他汀被廣泛用于異常血脂的臨床治療中,相對于其他藥物調脂作用顯著,此次研究中,患者經過治療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1.17±0.33,1.38±0.32),總膽固醇(6.71±0.44,4.65±0.72)三酰甘油(2.79±0.44,1.83±0.74)、C反應蛋白(3.11±0.36,2.95±0.48)均下降。治療家族性膽固醇血癥療效較好且安全,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1]郭漢林,靳建旭,李曉陽,等.阿托伐他汀對老年血脂異常的調脂及非調脂作用.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05,12(1):51-53.
[2]趙麗麗,羅勇.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壓病治療中的研究進展.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1,5(9):2672-2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