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瑩 張 嵐
2011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分析
余 瑩 張 嵐
目的了解我院醫院感染的基本情況。方法采取床邊訪視和查閱病歷的調查方法,填寫個案調查表,對全院所有住院患者進行1天的醫院感染情況調查。結果本調查應查住院患者569例,實查566例,實查率99.47%,發生醫院感染12例,現患率2.12%。醫院感染構成中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其次為手術切口感染。結論通過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及時發現醫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
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
了解我院院內感染的發生、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微生物標本送檢等情況,為我院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提供科學依據,院感辦于2011年11月25日0:00~26日0:00對我院所有住院患者進行了現患率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1年11月25日我院所有的住院患者,包括當天死亡、轉科、出院的患者,不包括新入院的患者。
1.2 調查方法院感辦根據我院實際于2011年11月23日對各臨床科室監測醫師集中進行了現患率調查培訓。由院感辦專職人員和各科兼職院感監測醫師組成調查組,采用床邊訪視患者和查看病歷相結合的方式,同時查看使用抗菌藥物情況及微生物標本送檢結果,逐一填寫現患率個案調查表。
1.3 診斷標準根據2001年衛生部制定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進行診斷。
2.1 一般情況本調查應查住院患者569例,實查566例,實查率99.47%,發生院內感染12例,醫院感染現患率2.12%,醫院感染例次13例次,例次現患率2.30%。
2.2 各科室醫院感染現患率現患率前3位的科室依次為腦病科(5.56%)、骨傷科(5.33%)、心血管科(4.41%),見表1。
2.3 醫院感染部位構成比醫院感染構成比以呼吸道感染為主占69.23%,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占38.46%,下呼吸道感染占30.77%;其次為手術部位感染占15.38%,胃腸道感染占7.69%,泌尿系感染占7.69%,見表2。

表1 各科室醫院感染現患率(n,%)

表2 醫院感染部位構成比(n,%)
2.4 使用抗菌藥物情況此次調查566例,375例使用抗菌藥物,抗菌藥物使用率為66.25%。其中一聯用藥245例,占65.33%;二聯用藥122例,占32.53%;三聯用藥8例,占2.13%,無四聯以上用藥,見表3、表4。

表3 抗菌藥物使用情況(n,%)

表4 抗菌藥物聯合使用情況(n,%)
2.5 微生物檢驗情況此次調查13例醫院感染病例,只有5例進行了微生物標本檢驗,送檢率為38.46%,檢出細菌5例,陽性率為100.00%。主要菌種有肺炎克雷伯菌2例,糞腸球菌1例,液化沙雷菌1例,大腸埃希菌1例,標本來源主要為血液、痰液和尿液。
3.1 醫院感染現患率此次共調查566例,發生醫院感染12例,醫院感染現患率為2.12%,高于我院歷年來的回顧性監測,比同年10月的醫院感染率高1.40%,提示我院醫院感染存在漏報、遲報情況,現患率調查更為準確,應采取強化管理措施,增強臨床醫生醫院感染預防控制意識和醫院感染病例填報意識。
3.2 醫院感染部位構成比此次調查我院呼吸道感染占69.23%,與近幾年的日常監測結果(55%~70%之間)一致,也與任南等[1]報道結果一致,可能與呼吸道感染易于診斷有關。其次是手術部位感染,占15.38%。手術切口感染率偏高應進行目標性監測,特別是對腸道手術和肝膽手術的患者。泌尿系感染率低,主要是因為沒有對長期留置導尿管的患者進行尿常規檢查或微生物檢驗,從而缺少診斷依據。
3.3 醫院感染現患率構成比我院感染現患率排前3位的科室為骨傷科、心血管科和腦病科,均以基礎疾病原重、住院時間較長、免疫力低下、施行侵入性操作、手術創傷大、免疫抑制劑、放化療藥物的使用等因素均可導致微生態失衡、細菌異位等醫院感染的發生。
3.4 抗菌藥物使用情況本次調查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為66.25%,明顯高于吳安華等[2](54.86%)報道結果。調查的10個科室中,使用率>50%的7個,占70%。使用率較高的科室為五官科(95.24%)、外科(93.88%)、兒科(85.33%)、心血管科(79.41%)、婦產科(75.00%)。本次調查科室使用了27種抗菌藥物,前五位的是頭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舒巴坦、克林霉素。有的科室選用檔次較高的抗菌藥物做預防用藥,未進行微生物檢測及藥敏試驗,經驗用藥明顯。未遵循抗菌藥物由低級到高級使用的要求,存在無指征使用抗菌藥物和不合理聯合使用抗菌藥物情況。
3.5 標本送檢情況此次調查微生物檢測標本送檢率為38.46%,社區感染患者入院后和院內感染發生后,均有未進行微生物標本送檢,藥敏試驗數據缺乏,說明一是臨床醫生對微生物檢測對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認識不足,二是抗菌藥物的使用大部分是盲目用藥,同時也增加了多重耐藥的危險。
在今后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嚴格手衛生和無菌操作技術,強化對高危人群采取醫院感染預防控制措施;其次要加強對醫務人員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和抗菌藥物的監管,提高微生物標本的送檢率,為臨床使用抗菌藥物提供科學依據;最后要求全體醫務人員了解我院醫院感染管理要點,使醫院感染監控工作的常態化、規范化。
[1] 任南,文細毛,吳安華.全國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結果的變化趨勢研究[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7,6(01):16-17.
[2] 吳安華,任南,文細毛,等.151家醫院2003年度住院患者日抗菌藥物使用率的調查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5,26(6):451-454.
R181.3+4
B
1673-5846(2013)03-0047-02
湖北省利川市中醫院,湖北利川 44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