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榮
蛇床子素微乳的制備及其透皮能力分析
王德榮
目的對蛇床子素微乳的制備以及透皮能力進行分析探討。方法經蛇床子素在不同乳化劑、助乳化劑以及油相中的溶解度對空白微乳處方進行設計,并對所制備的微乳黏度、粒徑及電導率進行考察,利用藥物滲透儀對蛇床子素微乳的透皮速率進行測定,同蛇床子素凝膠進行對比。結果所制備的蛇床子微乳素的黏度為8.05mPa?s,粒徑為57.9nm,電導率為122μs?cm-1。經對比得知蛇床子素微乳透皮速率較蛇床子素凝膠大(P<0.05)。結論蛇床子素微乳的透皮能力強,這對于新型透皮給藥制劑的研究與開發具有重要意義,應對其給予關注。
蛇床子素;微乳;制備;透皮吸收
研究證實,蛇床子素對骨質疏松、高血壓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而且能夠產生良好的抗凝血、抗菌、抗炎鎮痛及殺蟲作用,在臨床婦科炎癥等疾病中的應用較為廣泛。臨床經驗表明,大多數蛇床子素制劑的透皮吸收較差,一直受到廣大學者和醫學工作者的重視[1]。本次研究中對蛇床子素微乳的制備以及透皮能力進行分析探討,現匯報如下。
1.1 儀器RYJ-6A型藥物透皮擴散試驗儀,LC-20A型高效液相色譜儀,恒溫磁力攪拌器,紫外檢測器,NDJ-8S型數顯旋轉黏度計,Zetasize 3000 HSA型多功能電位/粒度分析儀。
1.2 試藥蛇床子素含量為80%;蛇床子素對照品,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為:110822-200406;油酸,購自汕頭市西隴化工廠;吐溫-80,購自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油酸乙酯,購自中國醫藥(集團)上海化學試劑公司;無水乙醇,購自天津市永大化學試劑開發中心;乳化劑OP,購自天津市福晨化學試劑廠;聚乙二醇400,購自廣東省化學試劑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1,2-丙二醇,購自汕頭市西隴化工廠;甲醇為色譜純,其余試劑為分析純;蛇床子素凝膠。本組實驗動物為昆明小鼠,雄性,體重為(21.7±1.6)g。
1.3 數據處理研究中相關數據資料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蛇床子素微乳透皮速率測定結果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s)進行表示,分別展開t檢驗和χ2檢驗,在P<0.05時,視為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1 蛇床子素微乳的制備經一系列體外實驗證實制備微乳時油相選擇油酸,表面活性劑選擇吐溫-80,助表面活性劑選擇1,2-丙二醇、聚乙二醇400以及無水乙醇,空白微乳處方油酸為5%,吐溫-80/無水乙醇為46%,水為49%。在制備過程中,將蛇床子素溶于處方量的無水乙醇中,后將吐溫-80、油酸加入,并利用磁力攪拌器進行充分攪拌,攪拌過程中緩慢加入蒸餾水,最終制成含藥量為5%的蛇床子素微乳[2]。
2.2 微乳的性質考察在制備結束后,經肉眼觀察,微乳外觀呈現出澄清透明的淡黃色液體,經NDJ-8S型數顯旋轉黏度計在20℃條件下展開微乳黏度測定,本組微乳黏度為8.05mPa?s;而后利用Zetasize 3000 HSA型多功能電位/粒度分析儀在25℃條件下對微乳的粒徑和電導率進行測定,結果測定本組微乳粒徑為57.9nm,電導率為122μs?cm-1。由以上結果可知,本組所制得的微乳粒徑較小且均勻,符合微乳的要求。
2.3 蛇床子素微乳透皮實驗將上述選取的小鼠進行斷頸處死,并脫去腹部體毛,將腹部皮膚取下,去除組織后經生理鹽水進行浸洗備用。將所得到的皮膚標本分成兩組,分別定義為蛇床子素凝膠組和蛇床子素微乳組。將所處理好的皮膚在供藥池和接受池的連接處夾緊,角質層朝向供藥池,將65ml的生理鹽水作為接受液,兩組供藥池中分別為蛇床子素凝膠和蛇床子素微乳。將上述裝置放置在37℃恒溫水浴中加熱,并攪拌計時,在1、2、4、6、8、10、12h時取樣,取出全部的接受液,并補充新鮮的空白接受液,所得樣品經0.45μm的微孔濾膜展開保過濾。并進樣20μl,對藥物的累積滲透量進行準確計算,計算公式為:

Q:累積滲透量;S:擴散面積;Ci為時間為t時接受液的藥物濃度。本次試驗最終測定蛇床子微乳的透皮速率為(33.06±2.13)μg?cm-2?h-1,蛇床子素凝膠的透皮速率為(7.12±0.13)μg?cm-2?h-1。由此可知蛇床子微乳的透皮速率較蛇床子凝膠的透皮速率大(P<0.05)。
曾有學者展開了體外透皮試驗,結果發現蛇床子素飽和溶液的透皮速率相對較低,即便是在油酸作為促滲劑的條件下也不是很高[3]。主要原因為蛇床子素在水中的溶解度較低,經試驗所得結果為12.43mg?L-1,在皮膚間無法產生較高的濃度梯度,所謂在制成乳劑后,會使蛇床子素的含量得到顯著提高;且因存在表面活性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藥物及皮膚的親和力進行有效地提高,從而增加了滲透速率[4]。然而在將蛇床子素制成微乳后,因蛇床子素在微乳中溶解度較高,可達到30.78g?L-1,從而使皮膚間的濃度梯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更加重要的是因微乳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劑和助表面活性劑,能夠使界面張力降低,從而實現了微乳劑更加容易在皮膚表面鋪展和經皮穿透;并且,乙醇易揮發,將其作為助表面活性劑,能夠對作用于皮膚微乳中的藥物產生過飽和的狀態,從而有效增加滲透皮膚的推動力;同時,乙醇可以自角質層中萃取類脂成分,有效減少藥物滲透阻力,從而達到增強藥物透皮能力的效果[5]。本次試驗也充分證實,蛇床子微乳的透皮速率較凝膠要大很多,應對其給予關注,為今后的新藥劑型研發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1] 王振華,王糾,陳伶俐,等.蛇床子素提取物固體分散體處方優選[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8,19(01):63-64.
[2] 宋靜亞,趙會英.相溶解度法研究不同環糊精對蛇床子素的增溶作用[J].分析科學學報,2007,23(05):595-596.
[3] 李文浩,何應.5-氟尿嘧啶口服微乳的制備及其大鼠腸吸收作用研究[J].中國藥房,2008,19(07):501-502.
[4] 尚飛,王亞俠,陳芳曉,等.HPLC法測定復方沙棘籽油栓中蛇床子素的含量[J].西北藥學雜志,2006,21(04):147-148.
[5] 廉云飛,李娟,平其能,等.吲哚美辛微乳的制備及經皮吸收研究[J].中國醫藥工業雜志,2005,36(03):148-149.
R283
A
1673-5846(2013)03-0064-02
通化礦業集團礦務局總醫院,吉林白山 1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