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瑛張永蘭李慧珍
探討門診護士在猝死患者急救與護理中的作用
張 瑛1張永蘭2李慧珍1
目的研究猝死患者由門診護士的急救與護理,強化門診急救護理措施。方法選取我院及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中心于2008年3月~2011年8月發生猝死患者76例,將其40例猝死患者作為觀察組,由門診醫生、護士攜帶搶救藥品及搶救器械至現場進行搶救。其余36例猝死患者作為對照組,由急診科醫生、護士攜帶搶救藥品及搶救器械至現場進行搶救。結果觀察組搶救猝死患者,搶救有效23例,有效率57.5%,無效17例,無效率為42.5%。對照組搶救猝死患者,搶救有效13例,有效率36.1%,無效23例,無效率為63.9%。經過兩組對比觀察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進一步完善門診醫護人員搶救技能和反應速度,能夠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把急救發揮到最大作用。
門診護士;猝死;急救;護理
猝死是指平常看似身體健康或病情穩定好轉的患者短時間內發生的突然死亡。猝死是急診科最常見也是最嚴重的臨床急癥。患者一旦發生猝死,如果短時間內不能及時得到救治易發生死亡。由于猝死發生突然,而多數發生在院外,門診醫生、護士攜帶搶救器械未能及時趕到現場進行搶救。鑒于我國猝死患者生存率低,我院將提高門診護士的急救能力和護理能力,從而挽救患者的生命,提升猝死生存率。筆者為了進一步研究門診護士在猝死患者急救與護理中的作用,選取我院2008年3月~2011年8月發生猝死患者76例,其中40例患者采用由門診醫生、護士攜帶搶救藥品及器械到現場搶救和36例患者采用由急診科醫生、護士攜帶搶救藥品及器械到現場搶救進行對比分析,現總結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及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中心于2008年3月~2011年8月發生猝死患者76例,其中男37例,女39例,年齡47歲~78歲,平均(54.0±4.7)歲。將其按照病例資料分為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36例,兩組患者均符合疾病納入標準,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性(P>0.05),可以進行組間比較。
1.2 護理方法觀察組:門診護士接到有猝死患者信息時,醫生、護士立即配備人員準備醫藥物品和搶救器械趕到事發現場進行搶救,護士和醫生緊密配合,護理人員按照醫生指示給患者穿插儀器,讓患者有效地恢復自主循環和自主呼吸。對照組:門診護士接到有猝死患者信息時,立即通知急診科的醫生和護士,然后由急診科醫生、護士攜帶搶救藥品及器械趕到現場進行急救。護理人員按照醫生指示給患者穿插儀器,讓患者有效地恢復自主循環和自主呼吸[1]。
1.3 統計學處理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4 療效判定標準有效:患者基本癥狀減輕,意識清醒;無效:患者基本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2.1 急救與護理效果對比分析觀察組40例猝死患者在門診護士急救和護理中,有效23例,有效率為57.5%,無效17例,無效率為42.5%;對照組36例患者在急診科護士急救和護理中,有效13例,無效23例,無效率為63.9%。兩組猝死患者搶救效果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猝死患者分布情況我院對兩組患者猝死地點和第一目擊者進行對比分析,戶外是發生主要猝死地點,其次是醫院,電梯和室內猝死患者相近。如表1所示。
猝死的急癥發病一般為心臟病發作、急性腦血管意外、癲癇發作、血液病加重、過敏性休克、低血糖昏迷、食物或藥物中毒、中暑、高熱、驚厥等。搶救猝死患者要爭分奪秒,一旦發現猝死患者應盡快實施心肺復蘇術(CPR),及時實施心肺復蘇術是復蘇成功的最重要因素[2]。加強培訓提高門診護士的急救知識與技能水平,有利于應對門診突發意外事件。為了加強門診護士的急救知識,我院多方面進行培訓,除了采用口頭提問還進行了書面理論考試。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掌握常見的應急預案和最新的心肺復蘇(CPR)技術。對急救藥品的作用、用法、用量、副作用、禁忌等做到了如指掌。除了對急救知識的了解也要對急救技能做到操作嫻熟,讓門診護士應對突發意外時增加患者的存活率,降低風險。

表1 兩組猝死患者分布情況(n,%)
據研究報道分析,心跳停止1min內進行心肺復蘇術長期存活率在40%~60%,心跳停止4min內進行心肺復蘇術約50%能被救活,10min以上進行心肺復蘇術猝死患者極少存活,因此要想減少猝死患者病死率就要及時對猝死患者進行有效地復蘇治療。
護理人員要熟練掌握心肺復蘇技術,胸外按壓等操作流程。猝死患者血液循環差,靜脈穿刺難度大,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平時應對靜脈穿刺技術多加練習[3]。對于搶救患者儀器的使用也要嫻熟,這樣不僅能配合醫生治療,還能把握時間,以免耽誤患者救治。醫院門診接到搶救猝死患者時,要分配好自身任務,對急救工具藥物等物品統一由專人負責,醫護人員必須要配合默契,井然有序,能夠最快速度到達現場對患者進行急救。本次研究中,門診醫生、護士搶救猝死患者存活率明顯高于急救科醫生、護士搶救猝死患者存活率。這說明提高門診護士急救護理知識和技能對搶救患者發揮重大作用,減少猝死患者死亡事件。
[1] 劉雪雙,化翠平,趙文杰,等.門診猝死患者的急救與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7):18-20.
[2] 景霜.猝死與急救護理臨床體會[J].中國中醫急癥,2011,20(10):1712-1713.
[3] 付淑珍,馬麗珍,吳孝珍.基層醫院開展門診護士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的體會[J].護理與康復,2012,11(1):63-64.
R473.5
A
1673-5846(2013)03-0112-02
1廣東省韶關市粵北第二人民醫院風度分院,廣東韶關 512000
2廣東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中心,廣東韶關 5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