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凱
空心松質骨拉力螺釘結合支撐鋼板內固定治療Hoffa骨折臨床療效
何 凱
目的觀察研究使用空心松質骨拉力螺釘結合支撐鋼板內固定方法治療Hoffa骨折的療效。方法選擇2009年10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Hoffa骨折患者68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空心松質骨拉力螺釘治療,實驗組患者給予空心松質骨拉力螺釘聯合支撐鋼板內固定治療,觀察療效。結果實驗組患者經過治療后,32例為優良,優良率為94.12%,與對照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使用空心松質骨拉力螺釘結合支撐鋼板內固定方法對Hoffa骨折進行治療,其療效更好,值得臨床應用。
Hoffa骨折;空心松質骨拉力螺釘;支撐鋼板內固定
Hoffa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骨折類型,為骨折遠端髁冠狀面骨折,且患者多合并有半月板、鄰近部位損傷、交叉韌帶損傷等[1]。臨床對Hoffa的治療方法較多,但均需要保證患者負重關節面的愈合良好,保證膝關節正常對位線。我院在臨床治療Hoffa過程中,使用空心松質骨拉力螺釘結合支撐鋼板內固定治療,效果明顯,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9年10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Hoffa骨折患者68例為研究對象。使用計算機隨機的方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齡在37~69歲之間,平均(54.58 ±7.02)歲。實驗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齡在36~69歲之間,平均(54.508±7.1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空心松質骨拉力螺釘治療,患者在連續硬膜外麻醉方法下,根據骨折的情況,采用不同入路手術措施,復位結束后,使用克氏針進行臨時固定后,用X線透視固定,再使用拉力螺釘固定。實驗組采用空心松質骨拉力螺釘聯合鎖定鋼板治療。手術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方法,患者取仰臥位,使用氣囊止血帶止血后,其中內側踝骨折采用后側切口,外側骨折采用外側切口。充分顯露骨折端后,進行復位,首先使用2~3枚空心松質骨拉力螺釘進行固定,保證與骨折面的垂直,螺釘尖不能穿透后方的骨皮質。隨后將塑形后的支撐鋼板放于股骨踝側方,使用螺釘固定鋼板。手術后沖洗傷口并防止引流管。
1.3 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后的功能恢復情況。優良:患者膝關節活動范圍在120°以上,膝關節穩定,無疼痛;可:患者膝關節活動范圍在90~120°之間,膝關節活動尚可但有疼痛;差:患者膝關節活動范圍在90°以上,關節不穩定且經常有疼痛感。
1.4 數據處理本次實驗的所有數據處理均采用SPSS 19.0軟件包進行處理,檢驗水準α為0.05,以95%為可信區間,計算結果中P<0.05時為樣本差異明顯且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的療效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使用χ2檢驗。
實驗組患者經過治療后,32例為優良,優良率為94.11%,與對照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n,%)
Hoffa骨折在股骨冠狀面骨折,其骨折相對隱蔽,容易發生漏診和誤診。由于股骨踝部骨折多被關節軟骨覆蓋,其血供較差,如果不能及時給予復位,不能達到有效的解剖復位,或固定不牢固,會導致關節功能受影響,容易發生創傷性關節炎等[2]。我院在臨床工作中采用空心松質骨拉力螺釘聯合支撐鋼板固定治療Hoffa骨折。空心松質骨拉力螺釘固定時與骨折面垂直,可以對骨折端起到較好的加壓作用,固定效果好,骨折的愈合較好。且空心螺紋釘的固定能夠在X線監視下進行固定,不需要對軟組織過多剝離,對骨塊的血供保留較好[3]。但是,由于單純使用空心松質骨拉力螺釘治療時,一旦膝關節屈曲,脛骨平臺不能有效地拮抗股骨后踝剪切應力,所以效果不好。而使用支撐鋼板固定能夠防止骨折斷端的滑動和移位,從多角度對抗剪切應力[4],并保證骨折塊的固定效果。在手術后不需要使用外固定方法,可以早期對患者進行膝關節的功能鍛煉,早期伸屈鍛煉,并避免膝關節粘連,提高膝關節的功能。從本次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優良率的比較差異明顯,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進一步說明了使用空心松質骨拉力螺釘結合支撐鋼板內固定方法對Hoffa骨折進行治療,其療效更好,值得應用。
[1] 楊英果,戈兵,朱冬承.手術內固定治療Hoffa骨折的療效觀察[J].中華創傷雜志,2012,28(4):339-342.
[2] 謝慶云,張波,康夏,等.Acutrak空心無頭加壓螺釘治療Hoffa骨折早期療效分析[J].西部醫學,2012,24(8):1503-1504.
[3] 瞿杭波,葉辛,黃東輝,等.空心松質骨拉力螺釘結合支撐鋼板內固定治療Hoffa骨折[J].中醫正骨,2012,24(7):42-43.
[4] 胡江,王文躍,馮健,等.鎖定鋼板結合空心加壓螺釘內固定治療Hoffa骨折[J].臨床骨科雜志,2012,15(1):113-113.
2013年上海藥物經濟學論壇成功舉行
2013年4月20日由復旦大學藥物經濟學研究與評估中心(ISPOR上海分會)主辦的2013年上海藥物經濟學論壇暨多視角下的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研討會在華納風格酒店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行。本次論壇選取今年醫療保險制度改革中的熱點“醫保藥品目錄的調整”為主題,從國際視角、國內決策者、醫院管理者以及醫藥產業等多個視角深入探討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的經驗和挑戰。
論壇由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應曉華教授主持。首先,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陳文教授代表主辦方向與會來賓致歡迎辭。隨后,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熊先軍秘書長回顧了我國歷次醫保目錄調整的原則、取得的經驗以及尚待解決的問題。來自英國衛生經濟辦公室的Adrian Towse教授介紹了藥品目錄調整的國際經驗,包括如何在調整目錄過程中考慮藥品價值、如何評定價值以及將藥品使用與提供更優質的健康服務聯系起來。江蘇省人社廳醫保處前處長沈煥根詳細介紹了江蘇省2010年版《醫保藥品目錄》的調整過程、對目錄調整的評價及這一過程的經驗和啟示。研討由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胡善聯教授主持。上海市兒童醫院于廣軍院長和浙江大學婦產科醫院賴瑞南副院長從藥品目錄使用者的角度介紹了目錄調整對醫院的影響,以及對今后目錄調整的建議。隨后,中國醫藥工業科研開發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介紹了藥物經濟學在醫保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提出醫保管理要從粗放管理向精細管理轉化,需要藥物經濟學提供決策證據,藥物經濟學的發展有賴于政策的明確支持。輝瑞公司新興市場結果研究部高級總監宣建偉博士代表創新藥物企業介紹了國際上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的依據和經驗,并闡述了創新藥物企業在藥品目錄調整中所應起到的作用。在討論環節中,與會者積極提問和討論,同講者進行熱烈的交流和互動。最后,胡善聯教授對此次研討會進行了總結。
上海藥物經濟學論壇業已成為復旦大學藥物經濟學研究與評估中心一個有影響力的品牌活動,每年舉行1~2次,此前已成功舉辦過9次,構建了我國藥物經濟學領域一個高層次、多視角的學術交流平臺。論壇邀請發出后,立即得到各方的廣泛響應,最終來自國家人社部醫療保險司、國家發改委價格評審中心、中國醫藥工業科研開發促進會、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的領導,上海、遼寧、河南、湖南、青海、新疆、四川、重慶、江蘇、廣東、廣西、貴州、山東、新疆等14個省(直轄市)相關部門的官員,部分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者以及醫藥企業的代表115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R687.3+2;R683.42
A
1673-5846(2013)03-0155-02
河北省玉田縣醫院,河北唐山 0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