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美柔
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80例臨床觀察
梁美柔
目的總結分析利用觀察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療效。方法我院接收的80例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作為臨床觀察對象。將所有病患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給予米非司酮口服療法,對照組進行安宮黃體酮療法。觀察對比兩組病患子宮內膜厚度、子宮大小、血清激素含量變化以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觀察組病患子宮橫徑是(5.9±1.4)cm;前后徑是(4.7±1.3)cm,子宮體積是(53.4±3.3)cm3;子宮內膜厚度是(2.9± 0.5)cm;促卵泡生成素是(8.5±2.4)U/L,黃體生成素是(6.5±1.6)U/L;孕激素是(1.8±1.6)nmol/L;雌二醇是(109 ±1.6)pmol/L,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是7.5%,觀察組整體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采用米非司酮口服療法,效果顯著,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考慮應用。
米非司酮;功能性子宮出血;圍絕經期
功能性子宮出血(DUB)為婦科臨床比較常見的病癥之一,簡稱功血[1],主要因為神經及內分泌系統功能機制失調導致的子宮出血異常癥狀[2]。若不及時處理,后果十分嚴重。米非司酮是一種孕激素受體拮抗劑,其抗孕激素功能較顯著,臨床上普遍用于引產或人流手術中。因米非司酮對子宮內膜增生具備抗雌激素調節機制的特殊性[3],臨床上也用于DUB的治療中。本文對40例觀察組的圍絕經期DUB病患實施米非司酮口服治療,療效明顯,現做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接收的80例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作為臨床觀察對象。年齡47.0~54.5歲,平均49.8歲;全部病患均表現不同程度的月經增多、經期不準、經期延長及貧血等臨床癥狀;既往均無血液、心臟、肝腎及內分泌方面的疾病史。其中21例曾接受過性激素或中西醫聯合治療,但停藥后疾病復發。經檢查,確認本組全部病患均無米非司酮治療禁忌證。治療前,彩超檢查顯示子宮內膜厚度(11.65±1.63)mm,雙附件無任何病變提示,檢查報告本組單純增生過長39例,增殖期改變32例,復雜性內膜增生過長5例,分泌期改變4例。排除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及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可能性。本組研究將全部病患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經統計學分析,兩組病患在年齡、病程以及基本病情方面的差異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觀察組給予米非司酮口服療法。即在實施刮宮手術第5天起,每晚睡前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2.5mg,持續服用3~6個月;對存在不同程度的貧血病患,輔以補充鐵劑及維生素C治療。對照組進行安宮黃體酮療法。即在實施刮宮手術第5天起,每晚睡前空腹口服安宮黃體酮10mg,每個周期服用22d,持續3個月。治療期間每個月對內分泌功能、肝功能、腎功能、血常規以及盆腔情況進行檢查,同時觀察兩組病患在子宮內膜厚度、子宮大小以及血清激素水平的情況,此外還要對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情況進行檢測報告。
1.3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9.0的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s)形式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組間數據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對照治療后,觀察組的子宮橫徑、前后徑、子宮體積、子宮內膜厚度以及血清激素水平情況均比對照組改善顯著,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各項指標情況
2.2 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發生嘔吐1例,頭暈2例,總不良反應率為7.5%;對照組發生惡心3例,嘔吐2例,頭暈2例,總不良反應率為17.5%。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要顯著高于觀察組,差異比較顯著(P<0.05)。
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婦科病癥,病患均無全身或生殖器官的質性病變,該病常在青春期或圍絕經期出現,其中圍絕經期婦女所占比例為50~55%[4]。主要病因是45~55歲階段的婦女卵巢功能出現衰退問題,導致雌孕激素分泌不正常。病患卵泡雖然繼續發育,但是無法成熟自然排出體外,黃體也無法形成,因此孕激素分泌減少,雌激素喪失對抗,對子宮產生持續的刺激從而引發子宮內膜增生[5]。臨床治療DUB通常是采取迅速止血、糾正貧血的原則[6]。通過治療,改善臨床癥狀,抑制子宮內膜增生的惡化,誘導絕經,預防癌變[7]。
臨床研究顯示,米非司酮不但能夠作用于患者的下丘腦,對黃體生成素的釋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從而影響黃體生成素及促卵泡生成素的分泌,此外還能直接對垂體產生作用,這些對卵巢直接或間接的作用能夠有效推遲排卵,誘導絕經[8-9]。因此臨床上也將米非司酮用于DUB的治療中。
本組研究主要對觀察組實施米非司酮口服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子宮橫徑、前后徑、子宮體積、子宮內膜厚度及血清激素水平情況均比對照組改善顯著,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不良反應方面,觀察組發生嘔吐1例,頭暈2例,總不良反應率為7.5%;對照組發生惡心3例,嘔吐2例,頭暈2例,總不良反應率為17.5%。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率要顯著高于觀察組,差異比較顯著(P<0.05)。表明,對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口服療法,效果顯著,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治療藥物,值得臨床應用。
[1] 馮秀敏.米非司酮治療68例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臨床分析[J].醫學信息,2010,23(4):995-996.
[2] 劉國慶.米非司酮用于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0,5(11):152-153.
[3] 黃瓊芝.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60例[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11):48-49.
[4] 曹麗錦.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45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咨訊,2010,2(10):145-146.
[5] 劉軍.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32例綜合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21):148-148.
[6] 萬玉瑩.四物合劑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療效觀察[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1,22(6):205.
[7] 雷煥玲.米非司酮配伍復方醋酸棉酚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1(23):313.
[8] 田福云.歸經調沖湯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38例臨床觀察[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08,25(1):25-26.
[9] 武紅利,康文麗,高偉,等.心理因素與青春期女性月經異常關系的研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06,17(2):73-76.
R711.52
A
1673-5846(2013)03-0240-02
廣西柳州市融水縣人民醫院,廣西柳州 54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