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云霞 楊翠珍 周 佳
生化檢驗在腎上腺皮質疾病診斷中的作用分析
修云霞 楊翠珍 周 佳
目的探討生化檢驗在腎上腺皮質疾病診斷中的作用,為臨床診斷腎上腺皮質疾病提供一定指導。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腎上腺皮質疾病患者80例,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采用生化檢驗診斷腎上腺皮質疾病,對照組采用常規檢驗診斷腎上腺皮質疾病,觀察兩組的診斷結果。結果觀察組檢驗有效38例,無效2例,有效率為95.0%,對照組檢驗有效28例,無效12例,有效率為70.0%,觀察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生化檢驗在腎上腺皮質疾病診斷中的作用顯著,可作為腎上腺皮質疾病診斷的重要指標。
生化檢驗;腎上腺皮質疾病;診斷;作用
腎上腺皮質疾病(Cushing綜合征)是臨床常見疾病,其發病機制主要是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不足或過多,導致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功能紊亂,影響腎上腺皮質的功能,使其分泌的激素發生變化,導致機體產生一系列病理生理過程[1]。腎上腺皮質疾病可原發于腎上腺疾病,也可繼發于下丘腦垂體疾病,容易導致患者血壓升高、免疫機制障礙、抵抗力減弱,并影響患者的生育功能。腎上腺皮質疾病多發于兒童和青壯年,以女性多見[2],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因而必須加強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為了探討生化檢驗在腎上腺皮質疾病診斷中的作用,本文選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腎上腺皮質疾病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腎上腺皮質疾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中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32例,繼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10例,Cushing綜合征26例,Addison病1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男12例,女28例,年齡18~45歲,平均(34.2±2.9)歲,病程1~5年不等,平均(3.2 ±0.8)年;對照組男10例,女30例,年齡17~46歲,平均(34.1±2.9)歲,病程1~6年不等,平均(3.1±0.9)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 檢驗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檢驗,主要測定鈣(Ca)、鉀(K)、鈉(Na)、磷(P)、氯(Cl)、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總蛋白(TP)、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內生肌酐清除率(Ccr)、尿酸(UA)、尿素氮(BUN)、總膽紅素(TBIL)、血糖(GLU)等[3],檢驗方法為抽血化驗。觀察組采用生化檢驗,主要檢驗24h尿醛固酮(24h尿ALD)、24h尿17-羥皮質類固醇(24h尿17-OHCS)和血漿醛固酮(ALD),其中測定方法如下:①24h尿ALD測定:通過RIA法測定,該項目的測定無固定的參考值,一般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分泌醛固酮的異位腫瘤、雙側腎上腺皮質增生、腎上腺醛固酮瘤等)和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腎素瘤、Bartter綜合征、腎病綜合征、腎血管性高血壓等)尿醛固酮會增多,膽固醇側鏈裂解酶缺乏癥、慢性全垂體功能減退癥等尿醛固酮會減少,而Cushing綜合征中尿醛固酮正常,選擇性醛固酮減少癥中尿醛固酮會減少,Addison病中尿醛固酮減少甚至消失,因而在測定24h尿醛固酮時需結合其它項目綜合考慮[4]。②血漿醛固酮測定:通過RIA法測定,正常人的ALD標準范圍在36~830pmol/L,由于ALD與時間(早上高晚上低)、體位(直立時高達260~550pmol/L)、輸入液體等有關[5],在服用某些藥物(如甘草、可樂寧、利血平、甲基多巴、心得安等)或輸入過多的鹽水時ALD會減少,而在選擇性醛固酮減少癥、繼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Addison病中ALD會減少,原發性和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中會增加。③24h尿17-OHCS測定:通過RIA法測定,正常成人24h尿17-OHCS的標準范圍在3~8mg/dl(22~82μmol/L),肥胖者尿液中24h尿17-OHCS可達到10mg/dl(102μmol/L)[6],而原發性和繼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患者尿17-OHCS會減少,Cushing綜合征尿17-OHCS。
1.3 判斷標準有效:檢驗結果與臨床診斷結果一致;無效:檢驗結果與臨床診斷結果不一致。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檢驗有效率為95.0%,對照組檢驗有效率為70.0%,觀察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檢驗結果比較(n,%)
腎上腺皮質疾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病,主要是由于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不足或過多造成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近幾年我國生化檢驗發展較快,生化檢驗對腎上腺皮質激素的診斷主要是通過檢驗蛋白類和激素的結果而獲得,可通過RIA法檢驗24h尿醛固酮、24h尿17-羥皮質類固醇和血漿醛固酮水平來進行生化檢驗診斷腎上腺皮質疾病。在臨床生化檢驗中,要對檢驗質量進行良好的控制,從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三個時間進行控制,要制定嚴格的控制程序和操作程序,對試劑、儀器、樣本進行有效的控制,并提高檢驗人員的操作水平[7]。通過本研究,發現腎上腺皮質疾病采用生化檢驗比常規檢驗具有可靠、準確等優勢,作用顯著,研究結果顯示檢驗有效率為95.0%,檢驗無效僅為2例。這與叢洪財的研究結果相近[8],說明生化檢驗在腎上腺皮質疾病診斷中的作用顯著。總之,通過良好控制的生化檢驗比常規檢驗效果顯著,可作為腎上腺皮質疾病診斷的重要指標,在臨床上可進行大力推廣。
[1] 賈利軍.常規生化檢驗的室內質量控制分析[J].當代醫學, 2011,17(3):95-96.
[2] 陳文祥,楊振華.臨床生化檢驗參考方法發展歷史與現狀以及國內研究進展[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9,32(5):489-492.
[3] 周林華,鄧德耀,劉春林,等.生化檢驗錯誤結果的處理方法[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8,5(6):367-368.
[4] 武小櫻,郭友成.導致生化檢驗檢測失敗的原因分析[J].醫學信息,2010,05(12):3865-3866.
[5]秀措吉.分析前檢驗質量控制的探討[J].青海醫藥雜志,2010, 40(1):52.
[6] 李明偉,張軍,王樹清,等.臨床生化檢驗質量控制工作體會[J].慢性病學雜志,2010,2(6):521.
[7] 黃健,張劉冬.改良終點法在臨床生化檢驗中的應用探討[J].海南醫學,2010,21(22):46-47.
[8] 叢洪財.淺析95例腎上腺皮質疾病中的生化檢驗[J].科技資訊,2010,33(6):223-224.
R586
A
1673-5846(2013)03-0270-02
黑龍江牡丹江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