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薌茹宮玉鳳劉 欣
超聲診斷在婦產科急腹癥中的臨床應用
陳薌茹1宮玉鳳1劉 欣2
目的探討超聲檢查對婦產科急腹癥診斷的重要性。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婦產科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86例急腹癥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分析其超聲檢查結果和手術、病理診斷結果。結果超聲檢查與手術病理診斷相符者78例,誤診、漏診8例,超聲診斷符合率90.7%。結論超聲檢查可作為婦產科急腹癥的首選診斷方法,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超聲診斷;婦產科;急腹癥;應用
婦產科急腹癥是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其特點為起病急、病情重、發展迅速、病因復雜等[1],嚴重影響了廣大婦女的健康生活。隨著超聲技術發展,超聲診斷以其簡便、快捷、無創傷等優勢成為急腹癥診斷中重要的診斷技術,大大提高了診斷率[2]。我院婦產科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期間共收治86例急腹癥患者,通過超聲檢查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導如下。
1.1 一般資料研究對象為我院婦產科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6例急腹癥患者,年齡19~49歲,平均年齡(34.1±3.4)歲,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部分患者伴有發熱、白帶增多、肛門墜脹、膿性白帶等癥狀。所有患者術前均在我院B超室行腹部超聲檢查,手術后病理檢查確診。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經腹部超聲檢查,使用TOSHIBA-140A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凸陣式探頭,頻率3.75MHz。患者取平臥位,在膀胱適度充盈情況下多切面常規檢查子宮及其周邊情況,觀察子宮形態、大小、宮內膜厚度、內部回聲及周圍有無胚囊樣結構,同時觀察雙附件區有無包塊回聲、腹腔積液。最后,結合臨床及有關實驗室檢查結果,得出超聲診斷結果。
本組86例婦產科急腹癥患者全部經超聲檢查,均經手術病理確診。對比超聲檢查與手術確診結果,可以看出總超聲診斷符合率已達90.7%,確診率較高,具體見表1。

表1 86例患者超聲診斷與臨床確診結果比較情況(n,%)
急腹癥是婦產科臨床常面臨的問題,及時的病因診斷和治療對患者的康復非常重要。隨著超聲技術的普及,在婦產科急腹癥的臨床診斷中充分顯示了它的優越性,是診斷和鑒別診斷婦產科急腹癥首選診斷方法。現將各種常見婦產科急腹癥的臨床特點及超聲特點總結如下。
3.1 異位妊娠異位妊娠是婦產科急腹癥中最為常見的疾病,對于有停經史、尿妊娠試驗陽性等癥狀的患者,超聲檢查宮內無妊娠囊聲像,在附件區有腫塊,子宮內膜明顯增厚,部分患者宮腔外見妊娠囊內部見點狀高回聲,腹盆腔有積液,應首先考慮異位妊娠破裂的可能。對于臨床癥狀、超聲聲像圖不典型及超聲檢查結果陰性的患者,應進行動態觀察,注意有無異位妊娠的可能。同時,應與急性盆腔炎、黃體破裂、附件炎性包塊等進行鑒別[3]。
3.2 急性盆腔炎和盆腔膿腫患者主要癥狀表現為下腹持續性疼痛,伴畏寒、白帶增多等。聲像圖特點為附件區可探及低無回聲區或無回聲區,無回聲暗區內見彌漫性密集的低回聲光點。有囊性包塊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子宮直腸陷凹偶可見盆腔積液。注意與宮外孕、子宮內膜異位癥等進行鑒別。
3.3 黃體破裂患者臨床表現主要有腹痛、少量陰道流血,伴惡心、肛門墜脹等征象。聲像圖顯示子宮形態、大小正常,內膜線增厚,附件區可探及形態不規則的混合性包塊,其內探及變形的囊性暗區,腹腔及盆腔內可見游離液性暗區。當超聲檢查官腔內還沒有胚囊結構時,需依靠醫生的臨床經驗,綜合患者的臨床表現才能做出最后的診斷[4]。
3.4 卵巢腫瘤蒂扭轉在婦科急腹癥中也較為常見,主要癥狀為下腹部一側持續性絞痛,多在體位急劇變動后發生。聲像圖特點是附件區囊性或混合性腫塊,多為圓形或類圓形,有時無回聲囊液內可見彌漫性低回聲光點漂浮。盆腔內可見不規則積液區,患側探頭觸痛試驗陽性。
總之,超聲檢查診斷婦產科急腹癥具有診斷準確率高、無創傷、安全等優點,為臨床醫師確診病因提供可靠的依據,有利于醫師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及時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超聲檢查可作為婦產科急腹癥的首選診斷方法,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1] 李學燕.超聲診斷在婦產科急診中臨床應用價值的探析[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2(8):275.
[2] 王毅.探討超聲檢查在婦科急腹癥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1,08(7):82-84.
[3] 時彩紅,李慧蓮.超聲診斷在急腹癥中的臨床應用[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10,13(4):35-37.
[4] 林李梅,樊宜珍,鄭洪平.超聲診斷在婦產科急腹癥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1,8(22):150-151.
R445.1
A
1673-5846(2013)03-0273-02
1 牡丹江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01
2 穆棱市人民醫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