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彩福 黃小英
廣西平果縣嬰幼兒喂養情況及營養狀況的調查分析
陸彩福 黃小英
目的通過對平果縣嬰幼兒營養狀況的調查,了解該縣嬰幼兒的喂養情況及營養狀況,為嬰幼兒合理喂養、改善嬰幼兒營養狀況、減少營養不良的患病率提出科學依據。方法選擇該縣在兒童保健門診體檢年齡為1~24個月嬰幼兒共2540例,對嬰幼兒測量身高(身長)、體重,并與WHO推薦的標準進行比較,以問卷形式對嬰幼兒的家長進行喂養狀況及輔食添加調查。結果<4個月的嬰兒純母乳喂養率城鄉分別為57.14%及32.38%。>6個月嬰兒輔食添加不合理,且存在城鄉差別。添加豆類和魚肉、蛋類等富含優質蛋白質比率低,以致6個月后嬰幼兒體格生長發育逐漸下降,6個月前嬰兒身長體重平均值基本達WHO標準,6個月后則低于WHO標準。結論大力宣傳提倡母乳喂養,科學合理地添加輔食,是改善嬰幼兒營養狀況的重要措施。
嬰幼兒;母乳喂養;輔食添加;營養狀況
嬰幼兒期是體格生長和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良好的營養可以促進嬰幼兒體格生長和智力發育;而營養不足則可導致生長遲緩、體重不增,甚至發生營養障礙和缺乏,嚴重者造成死亡。為了解嬰幼兒的喂養情況和營養狀況,分析存在的問題,為營養教育提供依據,特進行本調查。
1.1 一般資料在本縣兒童保健門診定期體檢的城鎮和鄉村1~24個月的嬰幼兒共2540例,均為足月兒,其出生時平均體重為3.4kg,平均身長為50.0cm,出生后三日均能母乳喂養。
1.2 方法按兒童保健要求在嬰幼兒1、3、6、9、12、18、24個月齡時進行定期健康體檢,測量其身高(身長)、體重,并以問卷的形式對嬰幼兒的家長調查,內容包括嬰幼兒母乳喂養狀況、首次輔食添加時間、各類輔食添加情況。
1.3 資料統計調查所得資料數據經審核后錄入計算機,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采用WHO 2006年推薦的標準評價嬰幼兒的營養狀況。
2.1 嬰兒母乳喂養情況城鎮和鄉村4個月內純母乳喂養率分別為57.14%及32.38%,6個月內純母乳喂養率分別為20.00%及2.86%,各個月齡組城鄉差異均有顯著性,均是鄉村低于城鎮。見表1。

表1 嬰兒純母乳喂養情況[n(%)]
2.2 輔食添加情況鄉村嬰兒添加輔食時間較早,未滿1個月就出現添加輔食占4.18%,4個月前嬰兒添加輔食已過半,占64.00%,各年齡組輔食添加城鎮鄉村差異均有顯著性,見表2。6個月齡嬰兒添加輔食種類均以添加谷類及禽肉類為主,鄉村添加富含優質蛋白質的豆類和魚肉蛋類較城鎮比率少,輔食添加種類城鎮鄉村差異均有顯著性。見表3。

表2 嬰兒輔食開始添加時間[n(%)]

表3 6個月嬰兒輔食添加情況[n(%)]
2.3 嬰幼兒營養狀況6個月前嬰兒身長及體重平均值與WHO推薦的標準平均值基本一致,而從6個月后身長及體重值則逐漸下降,見圖1及圖2。

圖1 嬰兒實際身長與WHO推薦標準比較

圖2 嬰兒實際體重與WHO推薦標準比較
3.1 大力提倡宣傳母乳喂養母乳是滿足嬰兒生理和心理發育的天然最好食物,對嬰兒的健康生長發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母乳不僅營養豐富,易被嬰兒消化吸收,而且含有多種免疫成分,故母乳喂養的嬰兒患病率較低。全球每年約有100萬兒童由于沒有適當的母乳喂養而死于腹瀉、急性呼吸道感染或其它感染疾病,還有更多的兒童患營養不良,導致嚴重疾病[1]。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把母乳喂養作為保護兒童生存和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全球范圍大力提倡。本次調查結果顯示,4個月內嬰兒純母乳喂養率城鄉分別為57.14%及32.38%,6個月內僅分別為20.00%及2.86%。與中國政府在“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提出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達到50%以上的目標相差甚遠。其主要原因一是嬰兒撫養者的營養知識和喂養知識缺乏,二是母親急于外出工作,三是母乳不足。
3.2 輔食添加時間不宜太早輔食添加的時間應根據嬰幼兒的營養需要、生理發育特點和母乳的攝入量來定。根據英國研究,若每日分泌母乳800ml,只能滿足3~4個月嬰兒的熱量需要,只有母乳分泌量達到每日1000ml才可維持嬰兒需要量至6個月,這說明母乳的量和質的增加都不能隨著嬰兒的長大而滿足其需要,故大多數學者主張4個月后除繼續哺母乳外,必須添加一定量的輔食,否則嬰兒就會出現營養攝入不良的現象[1]。蔭士安[2]也指出,1995年聯合國衛生組織專家委員會在報告中重申了當前純母乳喂養和輔食添加的建議時間,即為純母乳喂養應在嬰兒出生后持續4~6個月后開始添加輔食。但本組資料顯示,新生兒期即存在添加輔食現象,嬰兒4個月就輔食添加率城鄉分別為43.82%和64.00%,6個月分別為86.55%和93.09%,明顯出現過早添加輔食現象。嬰兒早期消化系統功能發育尚不成熟,輔食添加過早會引起消化紊亂,增加胃腸負擔,同時過早添加輔食可能會使一些大分子異質蛋白進入嬰兒免疫系統,增加過敏幾率,并增加腎臟負擔[3]。因此,有必要繼續對嬰兒撫養者進行科學喂養知識廣泛宣傳教育,指導撫養者進行合理喂養。
3.3 合理添加輔食,減少營養不良發生除輔食添加時間過早外,嬰幼兒輔食添加種類也不合理。從資料顯示,嬰幼兒輔食以谷類及禽肉類為主,而蛋、魚肉及豆類等富含營養價值高的蛋白質食物添加率相對較低,特別是鄉村每種輔食添加率均低于城鎮,這與農村經濟收入相對低、喂養習俗、食物來源及科學喂養知識不足有關,可能是城鄉兒童體格發育水平存在差別的原因[4]。因此,本組調查研究資料顯示,6個月前嬰兒體重值與推薦的標準曲線基本一致,而6個月后則逐漸下降。劉黎明等[5]對346例18個月內的嬰幼兒輔食添加情況分析得出,嬰幼兒的營養發育狀況與輔食添加開始時間有顯著關系,4個月前及6個月后添加輔食者,發生營養稍差率均相對于4~6個月添加者較高。蔭士安[2]也認為在4個月前不應給純母乳喂養的嬰兒添加輔食,但輔食添加也不能延長超過6個月齡。因此,除大力宣傳提倡母乳喂養外,還要廣泛宣傳和深入指導人們科學合理地給予嬰幼兒添加輔食,方可改善鄉村嬰幼兒營養狀況,從而達到WHO制定的生長發育標準,提高其身體素質,減少營養不良發生。
[1] 劉湘云,陳榮華.兒童保健學[M].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98-108.
[2] 蔭士安.發展中國家的幼兒輔食添加與營養狀況[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0,8(3):177-180.
[3] 徐軼群,宮麗敏,王惠珊,等.廣西和內蒙農村地區6~24月齡嬰幼兒輔食添加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1, 22(4):195-198.
[4] 張亞欽,李輝,夏秀蘭.中國九市嬰兒輔食喂養狀況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8,16(3):268-270.
[5] 劉黎明,孫曉勉,周博,等.喂養行為與嬰幼兒營養發育的關系[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2,11(4):442-444.
R174
B
1673-5846(2013)03-0363-03
廣西百色市平果縣人民醫院,廣西百色 531400
陸彩福,女,廣西右江區人,壯族,兒科主治醫師,醫學學士學位。電話:13367565303;E-mail:lcf636496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