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想
(應城市人民醫院感染科,湖北 應城 432400)
巖黃連注射液治療慢性乙型肝炎93例療效觀察
鄭志想
(應城市人民醫院感染科,湖北 應城 432400)
目的 觀察巖黃連注射液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使患者癥狀改善、血清總膽紅素 (TBIL)、血清丙氨酸氨基轉氨酶 (ALT)降低及安全性。方法 將 2010 年 1 月至 2010 年 11 月我院住院治療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93 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觀察患者癥狀、TBIL 和 ALT 的變化,并檢測其安全性。結果 對改善癥狀、退黃降酶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 (P<0.05)。結論 巖黃連注射液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有明顯退黃降酶療效,能改善癥狀,且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巖黃連;慢性乙型肝炎
1.1 一般資料
將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住院治療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93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齡18~58歲,平均年齡35歲;對照組4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齡19~60歲,平均年齡36歲。兩組診斷均符合2000年9月西安第十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診斷標準[1]。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及病程方面均具有其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治療組采用:①巖黃連注射液10mL加入10%的葡萄糖250mL中靜脈滴注;②10%的葡萄糖250mL加甘利欣注射液30mL和阿拓莫蘭1.2mL;③10%的葡萄糖250mL加肌苷0.4g、門冬氨酸鉀鎂30mL、維生素C 2.0g、維生素B6 100mg,靜脈滴注;以上藥物每天一次,20d為1個療程。對照組除不用巖黃連注射液組外,其余同治療組。
1.3 觀察項目
①治療前后患者自覺癥狀;②治療前后的肝功能、腎功能、血常規、尿常規及心電圖。③觀察并記錄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
1.5 療效標準
顯效:主要癥狀、體征基本消失,TBIL、TBIL和ALT下降至正常;有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TBIL、DBIL、ALT下降達到或超過治療前50%;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TBIL、DBIL及ALT下降少于50%或反而上升。
2.1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改善情況
見表1。
2.2 兩組患者肝功能的變化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癥狀改善情況
見表2。
2.3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見表3。
2.4 不良反應
治療前后兩組病例腎功能、血常規、尿常規及心電圖均無明顯變化,兩組患者均無不良反應發生。
表2 兩組治療前后TBIL、ALT比較 χ—±s
表3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巖黃連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為巖黃連總堿,其中以脫氫卡維汀含量最高,達0.38%,脫氫卡維汀對肝炎病毒有抑制殺滅作用,并能較快產生抗體,增進巨噬細胞吞噬能力,起到殺滅病菌作用[2],具有清除肝細胞內病毒、促進肝細胞再生、促進膽汁排泄等作用。另外還還含有小檗堿、左旋 13-β羥基刺罌粟堿、原阿片堿、延胡索丑素等;罌粟堿和延胡索丑素可治療肝區疼痛或不適;阿片堿可抑制胃腸道蠕動,緩解惡心、嘔吐、厭油膩等消化道癥狀,因而可增進食欲、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3]。
本組資料結果顯示,巖黃連注射液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與對照組比較:可降低血清總膽紅素(TBIL)和丙氨酸氨基轉氨酶(ALT)水平,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P<0.05);可改善患者乏力,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顯著性(P<0.05);可顯著改善患者納差、惡心嘔吐、厭油膩等消化道癥狀,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高度顯著性(P<0.01);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統計學處理差異有高度顯著性(P<0.01)。93例患者用藥過程中均未見明顯的不良反應發生。巖黃連注射液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1,19(1):58-59.
[2]宋林.巖黃連與肝復肽針治療病毒性肝炎的臨床觀察[J].中華臨床中西醫雜志,2003,4(5):17.
[3]任仲軒.巖黃連治療病毒性肝炎33例療效分析[J].臨床薈萃,2003, 18(2):95.
R512.6+2
:B
:1671-8194(2013)05-02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