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迎風
(沈陽市第五人民醫院婦產科,遼寧 沈陽 110023)
不同病情子宮內膜異位癥婦女外周血腫瘤標志物表達變化的觀察
周迎風
(沈陽市第五人民醫院婦產科,遼寧 沈陽 110023)
目的 觀察不同病情子宮內膜異位癥婦女(EM)外周血腫瘤標志物表達變化。方法 連續選擇近期經手術病理確診的 EM 婦女 87 例,再依據 1985 年 AFS 組織修訂的 EM 分期標準進行病情分組,在治療前進行血清卵巢癌相關抗原 125(CA125)和胰腺、腸癌相關抗原 199(CA199)標本采集。對照組為參加同期參加體檢,結論健康女性 23 例。結果 87 例 EM 婦女中,Ⅰ期 12 例、Ⅱ期 25 例、Ⅲ期 33 例和Ⅳ期 17 例。不同病情 EM 婦女外周血 CA 125 和 CA 199 表達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Ⅲ期和Ⅳ期患者上述多數檢測指標均明顯高于Ⅰ期和Ⅱ期婦女(P 均 <0.01)。結論 EM 婦女外周血 CA 125 和 CA 199 高水平表達明確,并隨分期增加而趨于強烈。
子宮內膜異位癥;病情分期 /AFS;卵巢癌相關抗原 125;腫瘤血清識物
20世紀末,國外學者利用雜交瘤技術證實了識別腫瘤特異性大分子糖蛋白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系統存在,其系列標記物標志物較常用有CA 125(卵巢癌相關抗原)和CA 199(胰腺、腸癌相關抗原),新近一些研究[1]發現,CA125和CA199對檢出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EM)也有較高敏感性,但目前涉及上兩種腫瘤標記物標志物與EM病情變化的專項研究較少。我們測定了87例EM婦女中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外周血CA 125和CA 199表達水平,并根據病情分期進行分組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對象
連續選擇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經手術確診的EM婦女,納入標準:有臨床和病理檢查EM確診依據。本文共入選EM婦女87例,年齡21~60(36.17±15.24)歲。對照組選擇參加我院2011年春季體檢,結論健康女性23例,年齡24~53(35.92±13.08)歲,兩組入選對象性別相同,年齡分布接近。
1.2 方法
1.2.1 EM分期方法
選擇1985年美國生育學會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修訂的EM分期標準,該標準采用統一形式表格,并根據手術記錄描述來填寫患者病變累及部位、大小、側別及粘連程度,并進行評分,最后根據分值確定臨床分期:Ⅰ期(微小)1~5分;Ⅱ期(輕度)6~15分;Ⅲ期(中度)16~40分;Ⅳ期(重度)40分以上。
1.2.2 外周血腫瘤標志物檢測方法
兩組入選對象均抽取空腹靜脈血4mL,分離血清后保存在-20℃冰箱,成批待檢。腫瘤標志物CA 125和CA199測定都采用放射免疫法,試劑盒和反應杯為北京北方生物有限公司所提供,由專業人員按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EM組標本采樣時間在開始治療前,對照組在體檢期間內進行。
1.2.3 統計學方法
在專業人員指導下,使用SPSS10.0分析軟件處理數據,外周血CA 125和CA199表達結果用均數±標準差(χ—±s)表示,用t檢驗進行組間顯著性測試,P<0.05代表有統計學意義。
87例EM婦女中,Ⅰ期12例、Ⅱ期25例、Ⅲ期33例和Ⅳ期17例。表1為不同病情EM婦女及對照組外周血腫瘤標志物表達變化比較,結果表明,不同病情EM婦女外周血CA 125和CA 199表達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Ⅲ期和Ⅳ期患者上述多數檢測指標均明顯高于Ⅰ期和Ⅱ期婦女(P均<0.05~0.01)。

表1 不同病情EM婦女及對照組外周血腫瘤標志物表達變化比較(χ—±s)
EM是我國育齡期婦女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該病早期常常缺乏特異性臨床癥狀,還有20%~30%患者干脆沒有癥狀表現,婦科臨床上也缺乏成熟技術對其進行監測和檢出。腫瘤標志物(Tumor marker,TM)是指一些人體病灶組織(特別是腫瘤)都能分泌出某些活性物質,并可通過實驗室方法檢測出來。發現具有高敏感性和特異性TM,可以實現腫瘤及某些疾病的早期診斷目的。近幾年來,一些作者[1-2]證實,許多TM在EM婦女體內及病灶周圍存在高強度表達,特別是CAl25和CAl99,它們在婦產科扮演角色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并可作為婦科某些良性疾病的輔助診斷、病情分期、療效判定的重要觀察指標,同時,這兩種TM與EM疾病關聯度也很高,但國內涉及這方面研究較少。為此,我們觀察了一組近年來在我院經手術確診的EM婦女,并在術后對她們進行組織學病情分期同時,還在手術前進行外周血CA 125和CA199標本采集,統計數據表明,不同病情分期EM患者外周血CA 125和CA 199表達值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Ⅲ期和Ⅳ期患者上述多數檢測指標均明顯高于Ⅰ期和Ⅱ期婦女。提示后兩外周血CA 125和CA199不僅可以作為EM診斷參考,還可病情分期依據。這些觀點與一些不多的國內同類文獻[3-4]結論一致。
目前婦科臨床上開始應用的幾種常見EM疾病TM,單獨使用后可能會產生一定局限性,CA 125和CA199聯合檢測后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單項檢測為高。多項TM指標聯合檢測已成為一種趨勢。
[1]劉瓊 芬,生秀杰.腫 瘤 標 志物與子宮內膜 異位 癥 的 相關 研 究 進 展[J].現代腫瘤醫學,2011,19(8):1684-1686.
[2]聶淑 娟.CA125、CA199聯 合檢 測在卵巢 惡 性 腫瘤 和子宮內膜 異位癥中的應用及不同表達[J].中國醫學工程,2008,16(2):86-88.
[3]尚慧 玲,王博 蔚,李 荷 蓮.血 清 CAl25及CAl99 抗 原 在子宮內膜 異位癥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3l(2): 296-298.
[4]余文輝,梁廣佳,李忠新,等.血清腫瘤相關抗原125水平在子宮內膜異位癥分期中的作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07,28(12):1072-1075.
R711.71
:B
:1671-8194(2013)05-01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