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懷璽,趙寶然,任麗平
(天津市職業病防治院,天津300011)
心率變異是心搏間期的微小差異,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共同支配,可以量化自主神經的改變,為研究交感、副交感神經系統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便捷的間接方式[1]。心率變異性(HRV)檢查是一種理想的反映自主神經功能的無創性檢查。焦慮癥主要分為驚恐障礙和廣泛性焦慮,患者存在自主神經的改變。為探討不同類型焦慮癥患者的HRV特點,我們進行了相關研究?,F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8年9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心理科門診就診的廣泛性焦慮患者35例(廣泛性焦慮組)和驚恐障礙患者35例(驚恐障礙組)。廣泛性焦慮組男15例、女20例,年齡(35.4±5.6)歲;驚恐障礙組男16 例、女19 例,年齡(34.7±6.1)歲。依據中國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CCMD-3)進行評估,同時結合癥狀自評量表(SCL-90)和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測評,SCL-90焦慮因子分均>2分,SAS評分均>50分?;颊呓?周未服用抗抑郁藥、抗焦慮藥及長效鎮靜催眠藥,未服用過β受體阻滯劑,血尿常規檢查未見異常,心電圖檢查無異常。對照組35例選自正常查體人群,男16 例、女19 例,年齡(35.1 ±5.9)歲。無生理、心理疾病,2周內未服用任何藥物,心理測查 SCL-90、SAS評分均在正常范圍。三組年齡、性別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檢測方法 采用韓國美迪克公司的 SA-3000P NANO-PULSE心率變異分析儀進行HRV檢測。選擇上午9:00~11:00檢測,檢測前2 h停止進食,室內環境安靜、明亮,溫度20~25℃。受測者采取舒適坐姿,充分適應檢測室環境,穩定5 min后再開始檢測。受測者左手食指夾帶光探頭,檢測時雙眼睜開,視線不要看設備畫圖,可看檢測室墻壁。記錄時域分析的NN間期標準差(SDNN)、頻域分析的低頻功率(LF)和高頻功率(HF),計算低頻功率與高頻功率之比(LF/HF)。
1.2.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正態性檢驗,兩兩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廣泛性焦慮組與對照組相比,SDNN明顯降低,LF/HF明顯增高(P均<0.05);驚恐障礙組與對照組相比,SDNN無明顯變化,LF/HF明顯增高(P<0.05);廣泛性焦慮組與驚恐障礙組相比,SDNN明顯降低,LF/HF明顯降低(P均<0.05)。見表1。
表1 各組心率變異性指標比較±s)

表1 各組心率變異性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5;與驚恐障礙組比較,△P <0.05
組別 n SDNN(ms)LF/HF廣泛性焦慮組 35 23.98±12.68*△ 3.69±0.47*△驚恐障礙組 35 51.18 ± 2.83 5.54 ±1.67*對照組35 51.95 ± 4.66 1.30 ±0.93
焦慮癥是一種以焦慮情緒為主的神經癥,并有顯著的植物神經癥狀、肌肉緊張及運動性不安?;颊呙髦獩]有必要,但是控制不住去想、去做,導致社會功能不同程度受損,因此容易產生內心沖突,表現為緊張、焦慮等情緒障礙,必然影響自主神經的功能。焦慮癥主要分為驚恐障礙和廣泛性焦慮兩種。驚恐障礙是一種以反復驚恐發作為主要原發癥狀的神經癥,這種發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預測性。廣泛性焦慮是一種持續的慢性焦慮,是缺乏明確的對象和具體內容的提心吊膽、緊張不安,并有顯著的自主神經癥狀,如心動過速、腹瀉、手腳冰涼、出汗、尿頻、肌肉緊張等,病程超過6個月。
HRV反映神經—體液因素對竇房結的調節作用,是反映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活性及其平衡協調關系的重要指標[2]。HRV測定包括時域分析和頻域分析兩種方法,時域分析指標主要反映整個自主神經功能(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變化的情況,包括SDNN、RMSSD等,本研究采用的是5 min時域分析中的SDNN指標;頻域分析包括TP、LF、HF、LF/HF等指標,本研究采用的是LF/HF指標。LF的頻段是0.04~0.15 Hz,反映交感神經張力的大小,HF的頻段是 0.15~0.40 Hz,反映副交感神經的活動水平。LF/HF代表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之間的平衡程度,該比值與交感神經活性呈正比,與副交感神經活性呈反比[4]。
鐘意娟等[3]研究表明,焦慮癥患者靜息狀態下LF/HF顯著高于對照組。LF/HF與心臟交感神經系統調節功能紊亂程度相關聯,高焦慮分值提示高的基礎心臟交感神經活性,表明焦慮癥患者存在心臟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功能亢進,且焦慮程度越重,LF/HF比值越高。劉旭峰等[4]對不同焦慮水平的正常人進行HRV檢測,發現低焦慮組及低外顯焦慮組的LF、HF、SDNN、RMSSD均小于高焦慮組及高外顯焦慮組,而LF/HF在兩者之間沒有統計學差異。Licht等[5]研究發現,焦慮癥患者及繼往存在焦慮癥狀者的SDNN較正常人明顯降低。王革等[6]研究發現,一過性焦慮使血壓增高,HRV降低。本研究結果顯示,廣泛性焦慮癥患者HRV較正常人顯著降低,提示患者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機體適應周圍環境的能力降低;LF/HF增高,提示廣泛性焦慮癥患者交感神經功能增強,副交感神經功能相對減弱。與上述文獻報道相符。驚恐障礙患者HRV中SDNN與正常人比較無明顯降低,但LF/HF較正常人明顯增加,說明還處于代償狀態。
綜上所述,焦慮癥患者的HRV指標對判斷其焦慮嚴重程度有一定的參考意義,LF/HF高低與焦慮嚴重程度呈正相關[7]。HRV可用于焦慮癥不同類型患者的輔助診斷,同時可以作為藥物療效標準的輔助量化指標。
[1]王庭槐,吳心靈,黃志勇.肌電生物反饋中正常青年人心率變異性分析[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7,21(4):212-215.
[2]郭繼鴻,張海澄.動態心電圖最新進展[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5:86-92.
[3]鐘意娟,皇甫恩,王家同.焦慮癥患者心率變異性頻譜分析的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4,13(3):294-295.
[4]劉旭峰,苗丹民,肖瑋,等.焦慮特質與心率變異性及心率的相關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3,12(6):630-631.
[5]Licht CM,de Geus EJ,Van Dyck R,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anxiety disorders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the Netherlands Study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NESDA)[J].Psychosom Med,2009,71(5):508-518.
[6]王革,李進.52例白大衣高血壓患者HRV測定結果分析[J].山東醫藥,2007,47(23):9.
[7]欒彤.焦慮癥患者的焦慮嚴重程度與心率變異性頻譜分析的相關性[J].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28(5):8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