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 潔
(湖北工業大學 計算機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8)
在學校,尤其是在各大高校,學生上課考勤是學校對學生的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學生上課的出勤率更是對教師授課質量的客觀評價。而長期以來,學生考勤信息管理都是依賴人工進行的,面對如此眾多的學生信息、教師信息和課程信息,考勤信息的統計分析,只能靠教師根據考勤記錄手工計算進行統計分析,其工作量可想而知。不僅僅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由于人工管理存在著大量的不可控因素,造成了信息管理的某些不規范。作為計算機應用的一部分,使用計算機對學生考勤信息進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無法比擬的優點。例如:檢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儲量大、保密性好、壽命長、成本低等。這些優點能夠極大地提高效率,也是學校科學化、正規化管理的重要條件。因此,開發一個學生考勤管理系統是很必要的事情。
考勤管理系統,完成學生基本信息維護,學生考勤的管理,學生考勤的查詢。包括學生遲到,早退,請假,曠課的情況的記錄,在每個學期期末計算成績,以及對學生成績評估的時候,對學生整個學期的考勤記錄進行查詢和統計。學生考勤管理系統是為了解決學生考勤管理而設計的,目的是建立一個能夠初步實現學生考勤管理系統的智能化管理。流程圖是程序分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分析技術,它是進行流程程序分析過程中最基本的工具。如圖1所示。
本系統是基于ASP.NET技術建立的課堂考勤管理系統,其目標是完成高校教學中課堂考勤管理。系統主要包括學生模塊、教師模塊、管理員模塊三個功能模塊。其中學生模塊實現了學生信息照看、信息修改、密碼修改、考勤信息瀏覽,考勤信息查詢;教師模塊實現了教師信息修改、密碼修改,考勤瀏覽,考勤查詢,考勤打開錄入,考勤手動錄入,考勤信息統計分析等功能;管理員模塊實現了用戶信息的查看、新增、修改、課程信息的查看、新增、修改等功能。系統功能如圖2所示。
系統由卡、讀卡-器和后臺控制器組成。讀卡器將載波信號經天線向外發送,載波頻率為 125KHZ(THRC12)或13.56MHZ(THRC13)。ID卡進入讀卡器的工作區域后,由卡中電感線圈和電容組成的諧振回路接收讀卡器發射的載波信號,卡中芯片的射頻接口模塊由此信號產生出電源電壓、復位信號及系統時鐘,使芯片“激活”。芯片讀取控制模塊將存儲器中的數據經調相編碼后調制在載波上,經卡內天線回送給讀卡器。讀卡器對接收到的卡回送信號進行解調、解碼后送至后臺計算機。后臺計算機根據卡號的合法性,針對不同應用做出相應的處理和控制。系統是由網絡和網頁實現,使用VS2010、SQL SERVER 2008,采用ASP.NET和JavaScript來開發設計。

圖1:用戶流程圖

圖2:系統功能圖
(1)學生實體:主要屬性包括:姓名,密碼,學號,年齡,性別,班級,學院,班級,班級編號,電子郵件,聯系電話,描述。學生與管理員是多對一關系,多個學生由一個管理員管理。
(2)課程實體:主要屬性包括:課程編號,課程名稱,上課教室,上課時間,上課教師,上課班級。課程與管理員是多對一關系,課程有管理員進行統一管理。
(3)教師實體:主要屬性包括:教師編號,密碼,教師姓名,年齡,班級,專業,學院,年齡,性別,電子郵箱,聯系電話。教師與管理員是多對一關系,管理員管理所有教師。教師與課程是多對多關系,一名老師可以教多門課,一門課可以由多個老師教。

圖3:系統E-R圖
第一部分:功能導航欄。是根據登錄的賬戶類型來確定導航欄的功能。如:系統管理員會顯示用戶管理與課程管理兩個模塊。而老師則會顯示:基本信息,考勤查詢,考勤錄入三個模塊。學生會顯示基本信息與考勤查詢兩個模塊。
第二部分:歡迎欄。會顯示當前登錄用戶的名稱與一個切換用戶按鈕。點擊切換用戶按鈕會執行情況session操作,并跳轉到登錄界面進行重新登錄。
第三部門:功能界面。是一個嵌套的iframe。根據功能導航欄所選功能動態確定iframe所顯示內容。默認iframe顯示為空。
第四部門:系統幫助。這是一個鏈接,點擊后打開系統幫助頁面。顯示系統幫助信息,指導用戶如何操作系統。
系統界面如圖4所示。

圖4:系統界面
系統大量使用AJAX,除了必要的數據庫操作需要在通道文件中完成,其余所有操作都通過Javascript來實現,完全實現頁面的靜態刷新。信息化的時代智能化信息處理是提高效率,規范管理,客觀審查的最有效途徑。考勤作為一個高校的基礎管理,是老師對學生學習管理的基本依據。本系統可以實際記錄學生的課堂出勤情況,學校可以及時掌握學生出勤缺勤情況,提高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促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1]明日科技,鄭齊心.ASP.NET項目開發案例全程實錄[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房大偉,呂雙,劉云峰.ASP.NET編程寶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3]貝拉爾迪.ASP.NETMVC網站編程案例精解[M].顏炯、陳鋼,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4]瓦拉洛.ASP.NET 3.5商用開發架構精解[M].劉建寧、張敏、常潔,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