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麗
(湖北經濟學院 國際貿易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湖北省地處我國中部地區,具有承接東西、貫通南北的區位優勢。但由于原有經濟管理模式的缺陷,以及對服務貿易業發展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因此湖北省政府就如何制定有效的扶持措施,促進服務貿易的發展缺少應有的支持、鼓勵措施,使得湖北省的服務業和國際服務貿易發展水平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2007年以來,湖北省以軟件外包為主的服務外包產業在摸索中緩慢起步,并逐步呈現快速發展勢頭,省內一批優勢軟件企業迅速成長。尤其是2009年國務院批準武漢市作為全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以來,湖北省服務外包業務更是增勢明顯。隨后的幾年,湖北省圍繞確立的服務貿易發展的總體思路,緊緊抓住服務外包產業轉移機遇,以培育壯大服務貿易企業主體為重點,以建設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示范區為抓手,與各級商務部門共同有序推進全省國際服務貿易發展,使湖北省國際服務貿易呈現出了良好發展態勢(見表1)。
2010年上半年湖北省國際服務貿易更是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勢頭,1-6月進出口總額為138969.3萬美元,同比增長41.9%,其中出口49219.3萬美元,同比增長32.4%;進口89750萬美元,同比增長47.7%。1-6月逆差額達到40531萬美元。其中旅游服務為逆差最大的行業,建筑服務為順差最大的行業。1-6月,湖北省旅游服務出口1320萬美元,同比增長114.4%,進口30498萬美元,同比增長44.4%,逆差達29178萬美元;建筑服務出口16779萬美元,同比增長14.8%,進口2595萬美元,同比增長16.7%,順差為14184萬美元,是湖北省服務貿易順差最大的行業。而2010年下半年,湖北省緊密依托物流運輸、金融保險、信息咨詢、專業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積極開拓服務貿易的新領域,使湖北服務貿易得到了快速發展(見表2)。

表1 2009年湖北省服務貿易情況統計

表2 2010年湖北省服務貿易情況統計

表3 2008年—2010年湖北省服務貿易在全國排位 單位:億美元
從表2中我們看到2010年湖北省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了30億美元,同比增長41.30%。其中服務貿易出口額為9.55億美元,同比增長30.67%;特別是服務貿易進口額達到了20.46億美元,同比增長46.90%,2010年度運輸服務貿易逆差達到10.91億美元。
盡管近些年湖北省政府已經高度重視了服務貿易工作,重視服務貿易業的發展,并且一方面重視傳統服務貿易業發展,另一方面更加重視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采取鼓勵、扶持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對外開放不夠一直是制約湖北省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以致湖北省服務貿易與國際、國內其他省市發展水平相比無論是發展規模還是競爭力方面仍存在較大的差距。2006年,我國國際服務貿易出口總額已近1000億美元,而湖北國際服務貿易出口總額僅為5.98億美元,僅占全國國際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0.59%,2007年,我國實現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2509.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0.9%;其中出口1216.5億美元,增長 33.1%;進口1292.6億美元,增長28.8%。而同年湖北省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僅為21.83億美元,僅占全國對外貿易總額的0.87%,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服務貿易進出口排名中僅居第13位。雖然在中部六省中位于第1位,但與上海、北京、廣東及沿海開放省份相比,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相差太大,湖北省服務貿易發展的比較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目前,我國的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約占35%左右,隨著我國經濟對外交融的深入,以及世界主流經濟向第三產業(主要是服務業)方向轉型的加快,必將引起服務貿易領域向更高層次的發展。
從表3中可見,2008年湖北省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為26.42億美元,2009年湖北省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為28.73億美元,2010年湖北省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為35.2億美元,雖然在服務貿易進出總額上呈逐年增加,但2008年,湖北省服務貿易在全國的排位只提升了1位,排在12位。而2009年與2010年湖北省服務貿易在全國的排位并沒有提升,一直是第12位,與上海、北京、廣東及沿海開放省份相比,服務貿易發展無論是速度還是規模都存在較大差距。
當前,服務業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日益顯現,社會資源投向服務業的比重越來越高,這為湖北加快發展服務貿易打下了更加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湖北服務貿易的發展又將促進服務業發展水平的提升,對湖北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促進湖北服務貿易的發展,不能缺少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1]2008年3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國辦發(2008)11號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這是與國辦發(2007)7號文《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配套的文件。黨的十八大會議報告中更加明確指出,要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強化貿易政策和產業政策協調,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優勢,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發展服務貿易,推動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由此看來國家越來越重視服務業與服務貿易的發展,已經制定并執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服務業與服務貿易發展的政策,并且已經取得顯著效果。今后,湖北省政府應更加充分認識到服務業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先導作用,借鑒外省扶持服務業發展的做法,制定出湖北省統一的、全面規范的政策措施,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積極引導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力量投資發展服務業,以促進湖北省服務業與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2]
進一步開放市場,加大湖北服務貿易招商引資力度。我們要抓住國際服務業轉移和服務外包業務正蓬勃發展的機遇,重點瞄準全球服務外包巨頭和世界500強企業,到歐美日等主要發包市場舉辦專場推介洽談活動,吸引境外大型跨國服務外包企業來湖北省設立分公司或接包中心。尤其要大力引進軟件外包、后臺服務、財務管理等領域國際知名外包企業等高端項目,進一步提升湖北省服務外包檔次和規模。同時要在業已形成的產業布局和項目規模基礎上,進行延伸和拓展招商,做長重點產業鏈、做大特色產業規模、做強龍頭品牌項目。要著力推動2-3家跨國公司將其具有一定規模的服務外包業務轉移到湖北省。同時要營造重視服務外包招商的良好氛圍。充分利用鄂港(粵)、長三角、環渤海、日韓、廈洽會等經貿洽談平臺,借助省領導和跨國發包企業高層出席活動的機會,積極開辟服務外包專題招商活動。
湖北省發展服務貿易,提升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抓住第三產業的發展勢頭、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是關鍵所在。首先從過去搞活流通和提供基本生活服務,向整體推進國民經濟基礎發展的方向轉變;其次從滿足一般生活需要,向滿足生產性需要和較高層次生活需要的方向轉變;第三在商業服務中,從傳統的批發零售業,向超市、連鎖經營、物流等新型業轉變;第四從經營型為主,向市場化、產業化轉變。只有這樣,湖北省國際服務貿易才能在總體發展的同時,實現貿易結構的優化、層級的提高。[3]而像旅游、運輸、對外工程承包等勞動密集型領域是湖北服務業的優勢,湖北必須在擴大開放的情況下,充分發揮這方面的優勢,擴大出口,把湖北服務貿易的優勢真正發揮出來。同時,還應以國際市場需求為導向,創造新的競爭優勢,發展對湖北總體國際競爭力有影響的戰略產業與行業,優化服務產業結構,推動服務業的產業升級,要重點抓好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在光纖光纜、汽車、造船、旅游以及金融、教育新聞、影視、文化服務等領域形成湖北的優勢。
首先是要突出重點。重點培育技術先進型服務外包企業,重點發展與世界500強企業的服務外包合作,重點發展以軟件和信息、設計研發為龍頭的ITO和BPO業務。其次是要謀劃品牌。要加大對HP武漢軟件服務中心、法國電信武漢軟件開發中心、武漢伯均成軟件等重點服務外包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快培育我省行業領軍型服務外包品牌企業。要積極培育3-5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務能力的服務外包企業,使之成為國際離岸服務外包總承接商和對內總發包商。[4](p150)再次是要創新融資渠道,鼓勵企業通過聯合、并購、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盡快在全省形成一批500人以上、執行額500萬美元以上的服務外包龍頭骨干企業。
湖北要進一步把推動人力資本進步和發展教育事業放在重要位置上,加快服務貿易人才的培養,可在現有各高校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專業中加開國際服務貿易課程,有條件的院校、科研所要積極籌建服務貿易專業,培養熟悉國際服務貿易的復合型人才。而且要加強湖北服務業人力資源的保護,防止人才流失對湖北服務業商業信息與業務資源構成的巨大損害。此外,還要通過優惠政策增加湖北服務業對海外人才的吸引,以提高湖北服務貿易的市場競爭力。
[1]黃輝,田俊芳.湖北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及策略分析[J].中國商貿,2011,(6).
[2]李麗.湖北服務貿易利用外商投資策略研究[J].江漢論壇,2007,(5).
[3]路紅衛.湖北服務業總體發展水平與戰略分析[J].當代經濟,2010,(12).
[4]何駿.以服務經濟引領長三角城市群的產業發展[J].上海商業,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