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寒
【摘要】正確認識與全面把握影視動畫設計專業的教學特點和目標,本文通過對影視動畫設計專業教學研究現狀的綜述,指出我國影視動畫設計教學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從模塊的劃分、課程體系的建立到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方案,從多個角度上針對性地提出了動畫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路。
【關鍵詞】高職教育;影視動畫;實踐教學
動畫產業是資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識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的重要產業,是21世紀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具有消費群體廣、市場需求大、產品生命周期長、成本高等特點。而影視動畫占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動畫制作、經營的各個環節迅猛發展,帶來了動畫人才需求量的巨大的缺口,有關機構測定,目前中國動畫產業現有專業人才不足1萬人,且大都是通過對本地美術人才的再培訓產生的,知識技能片面,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都不足。
一、專業知識基礎教學的重要性
(一)精細分工是現代化企業的需要
隨著科技的發展及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企業的分工越來越精細,企業早已告別了手工作坊時代,智能化流水線作業顯得越來越重要,特別在動畫行業尤其明顯,無論是傳統的二維動畫,還是現代化的三維動畫,動畫制作的分工是特別重要的。動畫制作流程是一個較為復雜而又高度團結合作的過程,以傳統二維動畫為例,從前期策劃(動畫故事、文字腳本、人物及背景設計稿、畫面分鏡頭)到中期制作(原畫創作、繪制背景、動畫制作、動畫動檢)再到后期合成(掃描、上色、拍攝、剪輯合成、特效與配音等)。先后要經過導演、編劇、場景設計師、分鏡頭繪圖師、原畫師、動畫師、動畫背景師、作監、上色師、合成與剪輯師以及配音師等制作人員的合作才能完成一部動畫片的制作。
由此,作為動畫教育機構,尤其是職業技術教育更需要培養適應動畫制作的專業性技術型人才,動畫企業要求教育機構培養出既能快速上手制作的專業技術人才,又能具有掌握多項動畫制作技能的應用性人才(國內許多動畫公司在規模上都比較小,制作人員要求有一專多能,即使在大公司也需要這樣的人才。原畫師本身就是一個好的動畫師。導演更要了解各道工序的具體制作難易程度,才能合理地分配任務,以協調整個制作進度,另外各工種之間要相互協作相互了解才能順利完成任務),在這種需求下,專業知識基礎教學其優點就顯得特別突出。
(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需要
作為職業技術教育體系的高職教育,其培養目標就是培養出“一專多能”的并且能迅速上崗的技術型應用性專業人才。動漫產業包含動漫圖書、報刊、電影、電視、音像制品、舞臺劇和基于現代信息傳播技術手段的動漫新品種等動漫直接產品的開發、生產、出版、播出、演出和銷售的產業。所以,我們要培養出一批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一定創新能力、有較扎實的動漫設計理論基礎、適應社會需要,在生產、管理、建設、服務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本專業畢業生可在各級電視臺動漫制作公司從事電視作品制作、各大傳媒、影視動畫制作、三維動畫制作、影視后期編輯等工作。
二、專業課程總體設計和分析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的動畫教育已呈現烽火燎原之勢,但是我們注意到,能夠培養出熟練制作技能人才的教育機構則少之又少。這種狀況發展下去,勢必造成人才分布不均衡、配置不合理、各層次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從而制約整個動畫產業的良性發展。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動漫專業應該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市場來指導課程的設置,根據專業結構的調整和市場的反饋,需要不時地重新修訂教學大綱,同時確立本專業的教學內容;在課程體系的改革過程中,要強調突出培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要求,并合理分解、落實到各教學環節中。
三、具體教學方案
(一)教學模塊的劃分
影視動畫專業可按功能分為三維動畫、二維動畫、影視特效和媒體動畫等四大模塊。也可分為三大模塊,即二維動畫、三維動畫和后期特效(媒體動畫包括在二維、三維動畫中)。各大模塊培養的專業人才分別是:二維動畫培養的主要是掌握傳統二維動畫的制作的專業人才(主要有原畫師、動畫師、分鏡頭繪圖師、背景繪圖師、場景設計師和后期編輯師等),三維動畫主要培養三維動畫片的制作的專業人才(主要有設計師、建模師、材質繪制師、動畫師、后期合成師等)。后期特效主要是培養影視欄目包裝、影視片頭制作及非線性編輯和影像制作等的專業性人才。各大模塊還可細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學習小組有兩類分法:一類是按制作流程的工種來分(如:原畫師學習小組、動畫師學習小組及建模師學習小組等),另一類是按動畫制作團體來分(如:“花木蘭”動畫制作小組、“小飛熊”動畫制作小組等),學習小組在上專業公共課時是不分的,是在上制作課時劃分,每大模塊都有制作課(動畫制作實訓課)。
(二)課程體系的改革
為了更好地配合模塊教學,教學目的是一專多能的模塊教學就必須有完善的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的規劃不是隨意地設置的。模塊課程則是各自的個性,課程體系的公共專業課要體現各模塊的共性,因此模塊教學中的課程體系是要合理地分配好這些個性和共性,也就是說要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革。
四、教學方法的改革
在教學方法上,將傳統的課堂講述這一單一的教學模式,變為課堂講授、實訓教學、網絡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將灌輸式為主的教學改變為“探索一思考一實踐一認識一再實踐一再認識”這一更加符合認識規律的教學方法。A,理論教學:采用教師面授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方式。擺脫傳統的灌輸方式和被動學習的局面,使學生可以主動參與教學,自主學習,力求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B,實踐教學:增加應用性較強的實訓和企業項目設計,例如建立手繪實訓室,縮小與企業項目制作的差距,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動手能力。c,同步進行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教學借助實訓基地和各個實訓室的硬件環境,同時也借助于企業的支持。校企合作可以使學生有更好的實踐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