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薇,吳振英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104)
有機發光顯示器(OLED)具有對比度高、亮度高、能耗低、視角寬、響應快、工藝簡單、小薄輕、全彩堅固等優點,是當今平板顯示領域研究的熱點。OLED在手機、掌上PDA、數碼產品、車載設備、電視以及軍事儀器儀表等方面的高質量顯示中應用前景廣泛。
OLED通過包含R,G,B三基色的OLED亞像素組成基本彩色像素單元。OLED顯示器的驅動方式分為無源驅動(Passive Matrix,PM)和有源驅動(Active Matrix,AM)。PM-OLED結構簡、成本小、價格低主要用于低質要求的簡單信息顯示。AM-OLED適用于信息含量大、分辨率高的全彩色高品質畫面顯示設備。AM-OLED顯示屏應用多晶硅薄膜晶體管(p-Si TFT)將外圍驅動電路集成在其周邊,使每一個像素都保持選通并由TFT驅動點亮,又稱 TFT-OLED[1]。
雖然TFT-OLED顯示技術在相關器件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其配套驅動電路的開發還相對較少,市場的專用驅動芯片品牌稀少,品種單一,價格昂貴。因此如何基于現有較為成熟完善的TFT-LCD驅動芯片進行改進設計,并將其運用于TFT-OLED的驅動現實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設計了基于FPGA和TFT-LCD芯片的外圍驅動電路,實現了AM-OLED的64×3×80顯示屏的彩色圖像顯示。
LCD的工作機理是:LCD加載外電場時,液晶分子方向布局的改變引起通透光透過率的變化,其外部表現為顯示屏的亮度變化。圖1是AM-LCD像素驅動電路原理。掃描線端口輸入高電平啟動開關管T,與此同時,數據線端口同步輸入相應的數據電壓信號,驅動點亮像素并向電容C充電。當掃描線端口換接低電壓時T截止,像素靠電容C放電維持透光[2]。TFT-LCD矩陣采用逐行掃描方式工作。

圖1 AM-LCD像素驅動原理圖
圖2所示為AM-OLED像素驅動原理圖。與圖1相比,圖2中多了一個晶體管T2,掃描線端口輸入高電平啟動開關管T1,與此同時,數據線端口同步輸入相應的數據電壓信號,一方面向電容C充電,另一方面控制流過T2的電流的大小。當掃描線端口換接低電壓、T1截止時,由電容C為T2管提供柵極電壓,通過控制T2的漏極電流,可以維持像素發光并調節亮度[1]。

圖2 AM-OLED像素驅動原理
R,G,B三基色OLED像素需要進行白平衡亮度調節來實現彩色顯示[3]。表1中是白平衡時實測的3種顏色OLED的工作范圍和驅動電路數據線的輸入電壓范圍。

表1 白平衡時OLED工作范圍與驅動電壓范圍
OLED被施加外電壓負荷時,從“+”“-”極進入的電子與空穴相遇并激發發光分子,經輻射弛豫發出可見光。圖3為OLED的R像素的V-L(電壓-亮度)和V-J(電壓-電流密度)關系曲線,從中可以看出,OLED中LV不呈線性比例,因此在圖像數據編碼時不能通過調節電壓來改變其發光亮度。但是OLED作為一種電流型半導體發光器件,它隨電流變化較為穩定,L-J大致成正比例關系。通過控制流過OLED的電流可以改變OLED像素的亮度,從而實現彩色AM-OLED顯示[4]。

圖3 OLED的R像素的V-L和V-J關系曲線
AM-OLED顯示屏顯示方式為逐行掃描,通過把行、列掃描驅動電路集成到AM-OLED顯示屏周邊,達到精簡結構、減少引線的目的。AM-OLED顯示屏原理如圖4所示。驅動電路在行、列掃描有效時為各個像素提供相應的驅動電壓,即產生行、列驅動移位脈沖和移位起始脈沖[5]。

圖4 AM-OLED顯示屏原理圖
用LCD驅動芯片實現OLED的驅動,必須滿足以下要求:LCD顯示屏和OLED顯示屏的驅動原理相似;LCD驅動芯片的驅動能力符合OLED顯示屏對驅動電路的要求。圖1和圖2表明LCD和OLED顯示屏都是有源矩陣結構,采用逐行掃描的動態驅動,驅動原理類似。LCD的驅動芯片常用的是SUMSUNG公司開發的行驅動芯片S6C0655和列驅動芯片S6C0671,這兩種芯片的相關參數均能滿足OLED顯示屏對驅動電路的要求。
3.2.1 列驅動芯片S6C0671
圖5是列驅動芯片S6C0671的內部邏輯結構。該芯片主要由64 bit移位寄存器、數據控制器、數據寄存器、數據鎖存器、D/A轉換器、數據輸出緩沖器組成。
Y001-Y384為輸出驅動端口,每個管腳輸出64級灰度。每個彩色像素由3個R、G、B子像素組成,每個子像素由一個管腳單獨控制,每個像素有256級灰度,這樣,可顯示16777 216種顏色;SHL控制數據位移方向,當其為高電平時,DIO1為初始脈沖輸入端,DIO2為初始脈沖輸出端,輸入數據方向由Y001向Y384。當其為低電平時則相反;POL是極性輸入端口,當其為低電平時,所有奇數列輸出電壓范圍是VGMA1~VGMA9,所有偶數列輸出電壓范圍是VGMA10~VGMA18,當其為高電平時,奇偶數列情況顛倒;CLK1脈沖用于鎖存數據;CLK2脈沖用于將數據輸入到數據存儲器中;VDD1用于邏輯電壓的輸入;VDD2用于驅動電壓的輸入。

圖5 S6C0671芯片內部邏輯結構
3.2.2 行驅動芯片S6C0655
S6C0655是SUMSUNG公司開發的TFT液晶顯示器行驅動芯片,內部邏輯結構如圖6所示。該芯片由128 bit移位寄存器、輸出端狀態控制器、輸出緩沖器組成。

圖6 S6C0655芯片內部邏輯結構
S6C0655有2種輸出模式,當120/128端為低電平時,芯片為128路輸出模式;當120/128口為高電平時,芯片為120路輸出模式(其中G061~G68空置)。U/D是移位方向控制端,當端口為高電平時,移位方向是:初始脈沖→DI/O→G001→G002→…→G127→G128→DO/I;當端口為低電平時則相反。CPV是移位時鐘輸入端,移位寄存器由CPV上升沿觸發。
OLED驅動電路的基本原理是:當行選通信號處于使能狀態期間,列驅動芯片S6C0671中的數據線塊依次呈選通狀態,在此期間外部不同的電壓水平數據輪番施加在各個OLED像素電路上,從而導致流過OLED的電流也呈現波動狀態,最終實現顯示屏亮度顯示差異。
基于以上論述,選用 FPGA控制器、驅動芯片S6C0671和S6C0655、外圍電路(由譯碼器、鎖存器等組成)構成AM-OLED驅動電路,其原理圖如圖7所示[6]。

圖7 AM-OLED驅動電路原理圖

圖8 FPGA工作流程圖
在圖7驅動電路原理圖中,FPGA控制器是電路的核心,提供E2PROM,外圍電路,S6C0655和S6C0671所需的控制信號,并完成數據的傳輸,工作流程如圖8所示。電路工作時,FPGA從E2PROM中讀取X字節數據經外圍電路傳給S6C0671,S6C0671芯片將數據存儲在數據寄存器中,FPGA控制S6C0655發出行掃描信號和Block信號,并給S6C0671輸人CLK1,CLK1上升前沿到來,數據寄存器中數據被鎖存并經D/A轉換后經輸出緩沖器傳輸給顯示屏,即完成了一幀的顯示,這個過程周而復始即形成了連續的顯示畫面[7]。
本文基于OLED的應用情況,對AM-LCD和AMOLED的驅動原理進行了深入的闡述,并結合理論進行了基于TFT-LCD芯片的AM-OLED驅動電路設計。本文對基于現有成熟完善的TFT-LCD驅動芯片進行改進應用于TFT-OLED的電路驅動設計方面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TFT-LCD驅動芯片經以少許改動后可以方便的應用于AM-OLED顯示屏的驅動電路中。實際應用中還有許多方法可以實現此類設計目的,本文中的闡述僅是這方面應用的一個簡單舉例,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李震梅,董傳岱.AM-OLED像素驅動電路的研究[J].電視技術,2004,28(12):49-54.
[2]程加力,司玉娟,李春星,等.用液晶驅動芯片驅動有機發光顯示屏的設計[J].發光學報,2004,25(5):597-601.
[3]才華,司玉娟,郎六琪,等.彩色有源OLED顯示屏上像素仿真及外圍驅動電路設計[J].發光學報,2006,27(4):618-623.
[4]鄭方,陳章進.高灰度級彩色OLED驅動電路的研究[J].電視技術,2006,30(8):47-50.
[5]朱艷菊,唐寧,駱揚.AMOLED屏上驅動電路的設計[J].電視技術,2011,35(7):66-67.
[6]程加力.有機發光顯示屏驅動電路的設計[D].吉林:吉林大學,2004.
[7]張輝,李黎國,趙志超.基于FPGA的OLED真彩色顯示的實現[J].電子科技,2012,25(5):4-7.